甄小燕 徐冀寧
[摘要]中國共產黨整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黨的歷史上的三次全黨性整風運動中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內容豐富的寶貴精神財富,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七個方面:一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求實態(tài)度;二是解放思想、銳意革新的創(chuàng)新思維;三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不懈追求;四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團結理念;五是眾志成城、凝心聚力的統(tǒng)一意志;六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的責任擔當;七是聯(lián)系群眾、一心為公的宗旨意識。
[關鍵詞]實事求是;團結;創(chuàng)新;擔當;宗旨
[中圖分類號]D264?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274(2019)03—0069—04
[作者簡介]甄小燕,女,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員會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共黨史、執(zhí)政黨建設;徐冀寧,男,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員會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共產黨廉政建設史和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地區(qū)歷史。
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在黨中央的所在地——延安和各抗日根據(jù)地進行了一場全黨性的深刻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即“延安整風”,開創(chuàng)了以整風的形式加強黨的建設之先河。自延安整風之后,中國共產黨又先后于1950年和1957年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了兩次整風運動??v觀中共黨史上的這三次全黨性的整風運動,可以說是既取得了巨大成效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既有著成功的經(jīng)驗也有著慘痛的教訓。三次整風運動在產生了巨大歷史意義的同時也培育和形成了寶貴的整風精神。中國共產黨整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黨的歷史上的三次整風運動中所創(chuàng)造和凝練出來的內容豐富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黨在近百年以來的自我革命過程中所形成的重要治黨精神,在今天依然指導著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國共產黨的整風精神就是“實事求是,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fā)揚民主、開門整風”。
一、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求實態(tài)度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髓,是共產黨人為人處世的基本態(tài)度;而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求實態(tài)度也是中國共產黨整風精神中最重要的內容。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三次整風運動本身都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產物,黨發(fā)動這三次整風運動不是為了搞形式上的“面子工程”而是為了實事求是地解決黨自身存在的一些現(xiàn)實問題。第一,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是延安整風的主要目標和重要內容。作為一場思想教育運動特別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延安整風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徹底破除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和蘇聯(lián)經(jīng)驗神圣化的錯誤思想并真正確立起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其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和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是最重要的內容,而主觀主義(包括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與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是截然對立的,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即是要樹立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正如參加了延安整風的徐向前在回憶中所寫:“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即實事求是的原則,是延安整風解決的基本問題之一?!雹俚诙瑢嵤虑笫?、求真務實是延安整風的根本指導思想。從1941年5月19日毛澤東在延安干部座談會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這一報告時起到1945年4月20日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止,延安整風總共歷時1403天,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可以說是貫穿其間,成為了整個延安整風的根本指導思想。無論是毛澤東的三篇經(jīng)典文章——《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還是1941年下半年興起的調查研究之風、無論是整風期間對黨的歷史問題的討論還是在糾正“搶救失足者運動”中出現(xiàn)的偏差的過程中都充滿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據(jù)當時身在延安擔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部一局局長的伍修權回憶:“運動開始以后,我們每個人都檢查自己。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主要是怎樣克服主觀主義和教條主義?!冶容^實事求是地檢查了自己的主觀主義思想及其表現(xiàn)。”②當時身在蘇中敵后抗日根據(jù)地擔任蘇中區(qū)黨委副書記的陳丕顯也回憶了當時蘇中地區(qū)的情景:“勞動后、飯后的休息時間里,田頭小徑上、操場上,到處都是三五一簇的人群,談話的內容都是整風的學習心得、體會。……有的人對照文件,自覺地檢查自己在某項工作中所犯的主觀主義錯誤,……有的找自己思想作風上的毛病,分析它的危害。”③總而言之,延安整風因實事求是、求真務實而初起,又在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中走完了全過程,最終取得了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巨大成果——《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所以可以說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是延安整風當之無愧的根本指導思想。
二、解放思想、銳意革新的創(chuàng)新思維
從發(fā)展的角度來講,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解放思想、銳意革新的歷史。與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求實態(tài)度一樣,解放思想、銳意革新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是中國共產黨整風精神的重要內容,在黨的歷史上的三次整風運動中均有所體現(xiàn)。延安整風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全黨范圍內的整風運動,其主要目標、重要內容、具體舉措等都充滿了創(chuàng)新的元素,其最終成果——《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也是解放思想、銳意革新的產物;1950年整風是新中國成立之后的第一次整風運動,這次整風沿襲了延安整風的一些正確的做法、繼承了延安整風的一些成功經(jīng)驗,但是和延安整風相比,這次整風運動在目標上、內容上和方式方法上都有很多的推陳出新之處,1950年整風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干部和一般黨員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錯誤,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驕傲自滿情緒,克服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改善黨和人民的關系”④,重點是整頓各級領導機關和干部,而且此次整風是在緊密聯(lián)系黨的各項工作任務的條件下進行的,采取了“由上而下地整頓領導同由下而上地檢查工作相結合”的方式;1957年整風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后開展的,其在目標、內容和方式方法上又有了很多創(chuàng)新之處,其目標是實現(xiàn)“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其主題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在方式方法上也采取了“開門整風”這種獨特的新方式,這些都是前兩次整風所沒有的。
三、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不懈追求
為追求真理而不怕傷及情面最終必將贏得“大情面”,而為了顧及情面而違背真理最終必將顏面盡失。共產黨人所講的情面不是那種低級庸俗的情面而是建立在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基礎之上的情面,在黨內同志之間更是如此。只講真理、不講面子是共產黨人一貫堅持的原則,也是中國共產黨整風精神的又一項重要內容,這一點在黨的歷史上的三次整風運動中都有體現(xiàn),特別是鮮明地體現(xiàn)在延安整風之中,而這其中最具體的體現(xiàn)就是實事求是、毫無保留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延安整風的重要方式方法之一。在延安整風期間,總的來說,從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到廣大的普通黨員都認真地開展了同志間的批評并認真地進行了自我批評,真正觸及了靈魂、震撼了心靈。以黨的高級領導干部群體為例,在1943年的“九月會議”上,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林伯渠等人紛紛發(fā)言,嚴肅地批評了王明、博古、張聞天等人在黨的歷史上所犯過的各種錯誤,而王明、博古、張聞天等人則作了自我批評和自我檢查,周恩來也嚴肅認真地檢討了過去所犯的一些錯誤、指出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延安整風末期的1945年2—3月間舉行的華北工作座談會上,很多與會者對彭德懷提出了尖銳甚至有些過火的批評,而彭德懷也以共產黨人的坦蕩胸懷作了實事求是的自我批評和自我檢查。這些都鮮明地體現(xiàn)了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只講真理、不講面子的博大胸懷。當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批評與自我批評也出現(xiàn)了一些過火的現(xiàn)象,但是共產黨人身上的這種只講真理、不講面子的博大胸懷是不能否認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這種博大的胸懷使延安整風最終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功,批評與自我批評也最終成為了共產黨人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之一。在1950年和1957年的整風之中,黨也都要求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在這兩次整風中也同樣發(fā)揮了其應有的作用。
四、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團結理念
黨開展整風的目的從微觀上講是弄清思想、團結同志,從宏觀上講是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這就內在地要求整風必須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在延安整風、1950年整風和1957年整風中都有所體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延安整風和1957年整風之中。第一,“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延安整風的宗旨。1942年2月1日,毛澤東在《整頓黨的作風》這一報告中指出:“有兩條宗旨是必須注意的:第一是‘懲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對以前的錯誤一定要揭發(fā),不講情面,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來分析批判過去的壞東西,以便使后來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但是我們揭發(fā)錯誤、批判缺點的目的,好像醫(yī)生治病一樣,完全是為了救人,而不是為了把人整死。”這就提出了延安整風的方針并為整風運動沿著正確的方向和道路前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第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1957年整風的重要“初心”之一。1957年4月27日,黨中央發(fā)出了《關于整風運動的指示》,該《指示》強調指出:“這次整風運動,應該是一次既嚴肅認真又和風細雨的思想教育運動,應該是一個恰如其分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運動,……應該多采用同志間談心的方式,即個別的交談,而不要開批評大會,或者斗爭大會?!瓕τ谠谡L運動中檢查出來犯了錯誤的人,不論錯誤大小,除嚴重違法亂紀者外,一概不給以組織上的處分,并且要給以積極的、耐心的幫助,這樣來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边@表明“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也是1957年整風的目的之一,盡管后來出現(xiàn)了轉向但是這一目的是不能否認的。
五、眾志成城、凝心聚力的統(tǒng)一意志
作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嚴密的組織和嚴明的紀律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力量所在,與之緊密聯(lián)系的眾志成城、維護核心是中國共產黨整風精神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在延安整風和1957年整風中均有體現(xiàn),而最主要是體現(xiàn)在延安整風之中。在1927年9月之后,各個革命根據(jù)地和敵后抗日根據(jù)地長期處于被敵人分割包圍的態(tài)勢之中,這就在客觀上形成了一個個的小山頭、小團體,從而在黨內造成了一些鬧派性和鬧不團結的現(xiàn)象,雖然遵義會議之后宗派主義現(xiàn)象已經(jīng)不占統(tǒng)治地位了但是其殘余如向黨鬧獨立性、個人第一主義等依然存在,故“反對宗派主義以加強黨內的團結統(tǒng)一”就成為了延安整風的又一項重要內容。正如毛澤東所講:“一切宗派主義思想都是主觀主義的,都和革命的實際需要不相符合,所以反對宗派主義和反對主觀主義的斗爭,應當同時并進。”而從結果上來看,延安整風和緊隨其后的黨的七大實現(xiàn)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下全黨新的團結和統(tǒng)一,取得了反對宗派主義的勝利,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為后來領導全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在1957年整風中,由于“不從團結六億人民出發(fā)、不從團結各民族各黨派和廣大的黨外群眾出發(fā)、不從團結全黨出發(fā)”的宗派主義在革命取得全國勝利后的幾年中又有了新的滋長,故反對宗派主義、維護團結統(tǒng)一又一次成為了整風的主要內容之一。
六、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的責任擔當
在黨歷史上的三次整風運動中,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的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的責任擔當也均有所體現(xiàn)。延安整風的重點就是“黨的高中級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①,此外延安整風也是從黨的高級干部特別是黨的中央政治局開始并逐漸擴展到全黨的,也就是說在延安整風中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們率先投入了整風,隨后整風才在全黨范圍內開展起來。1950年整風和1957年整風也是如此:1950年5月由黨中央發(fā)布的《關于在全黨全軍開展整風運動的指示》指出此次整風“首先是整頓干部作風”②;1957年4月由黨中央發(fā)出的《關于整風運動的指示》指出:“這次整風運動,應該首先從縣級以上、軍隊團級以上的黨的組織以及大的廠礦和大專學校的黨的組織開始,并且應該首先從檢查領導干部的思想作風開始。”由此不難看出,1950年整風和1957年整風的切入點和重點也是黨的干部。
七、聯(lián)系群眾、一心為公的宗旨意識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宗旨,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之一,“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理念,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局部執(zhí)政階段是如此、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全國執(zhí)政階段也是如此。而聯(lián)系群眾、一心為公的宗旨意識也是中國共產黨整風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歷史上的三次整風中也均有重要體現(xiàn)。首先,延安整風本身就是一次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群眾的思想教育運動,反對宗派主義、密切與群眾的聯(lián)系是延安整風的重要內容之一,正如毛澤東所講:“一切脫離群眾的行為,并沒有任何的根據(jù),只是我們一部分同志自己造出來的宗派主義思想在那里作怪?!逼浯?,1950年整風也鮮明地體現(xiàn)了聯(lián)系群眾、一心為公,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以及驕傲自滿的情緒是主要針對目標,雖然此次整風的持續(xù)時間較短但是經(jīng)過此次整風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加強了,整風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最后,1957年整風在內容上和方式方法上都體現(xiàn)了聯(lián)系群眾、一心為公:在內容上,1957年整風要“檢查那些脫離工人群眾、農民群眾、士兵群眾、學生和知識分子群眾的官僚主義現(xiàn)象”;在方式方法上,1957年整風采取了“開門整風”的形式,歡迎黨外知名人士和廣大的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以及黨員干部在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提出批評和意見建議,雖然后來出現(xiàn)了波折但是“開門整風”本身的價值和意義是不能否認的。
從革命戰(zhàn)爭年代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和平年代,中國共產黨在全黨范圍內總共開展了三次整風運動,其中一次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次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一次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jīng)進入了新時代,和當年相比,今天的黨情已是“斗轉星移世事有新說”,三次整風運動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已經(jīng)不適用了,但是其留下的經(jīng)驗啟示特別是整風精神卻沒有過時,整風精神淵源于整風運動但是其歷史意義卻不僅僅局限于整風運動本身,對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這一新的偉大工程依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責任編輯: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