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輝
祁東縣職業(yè)中專 湖南 衡陽 421600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方式還是以傳統(tǒng)的課堂教授為主,學生的參與相對較少,致少有許多對理論知識學習興趣相對較低,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升學生對本門課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習效果是值得盡快改善的教學方法。BOPPPS教學模式以有效教學著稱,以建構主義和交際法為理論依據,是教師用于分解課程的一種方式,是一個課堂教學組織過程中強調學生參與式互動和反饋的閉環(huán)教學活動模型。BOPPPS模型主要由課堂導入、課堂目標、課堂前測、課堂參與、課堂后測和課堂總結在內的六個元素組成。實施BOPPPS模型教學,要遵循主動性與目標導向原則,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綜合采用多種教學活動組織策略,注重學生深度參與。
課程導入:主要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專注于即將學習的內容。起好步,開好頭。具體做法:了解計算機系統(tǒng)的基本知識,計算機的基本組成與工作原理,計算機軟件與硬件的基本知識與相互關系,掌握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基本配置與主要性能指標,了解計算機維護與計算機安全的基本知識。達到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強烈求知欲的目的,使其帶著問題進入新知識學習。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工作方式、掌握Windows環(huán)境下常規(guī)漢字的操作方法并熟練掌握一種漢字輸入法;掌握中文Windows的基本操作、文件管理方法。掌握文字處理軟件Word、電子表格軟件Excel及文稿演示軟件Power Point的使用方法,具有使用計算機處理常用文檔的能力;了解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了解多媒體技術的基礎知識、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配置與基本操作;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與基本組成,局域網的特點、組成及網絡連接設備,掌握Internet的基本知識與使用,具有從互聯(lián)網上獲取信息資源的能力。
本課程涉及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操作系統(tǒng)基礎、多媒體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基礎與Internet技術、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和演示文稿軟件等。這些知識和技能對于信息時代的大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在信息化社會中工作、學習和生活所必須具備的計算機基本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系統(tǒng)地、正確地建立計算機相關概念和微型計算機的操作技術;熟練地掌握在網絡環(huán)境下操作計算機及常用應用程序的使用方法;具備在網上獲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和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專生的文化素質不高,計算機基礎普遍偏低,對計算機的認知程度和掌握水平參差不齊。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由于目前農村鄉(xiāng)鎮(zhèn)中學計算機教學設施的不完備,許多學生在初中學習時還沒有接觸過計算機,更談不上操作和運用了。其次是計算機又是一門比較難學的學科,它不但具有理論的抽象性,也具有實際操作的復雜性。為了能夠牢牢吸引學生思考問題,并且將其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對后面的內容講述做出調整,如果學生回答正確,則直接進入新知識學習。反之,則需對以前基礎知識、工作原理的知識點進行回顧。
讓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中最大限度的獲取知識。本課程的參與式學習方法: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采用講授與課堂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內容插入視頻、圖片等素材吸引學生學習興趣,計算機的特點、分類和發(fā)展,計算機系統(tǒng)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硬件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性能指標,計算機信息編碼、數(shù)制及其轉換,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計算機系統(tǒng)軟件、應用軟件、程序設計語言與語言處理程序,計算機傳統(tǒng)應用及現(xiàn)代應用,常用應用軟件。
檢驗教學是否達到學習目標,主要通過習題測試或案例分析來完成。熟悉Word的基本界面;掌握建立和編輯文檔、文檔版面設計、圖形操作、表格操作的方法和文件格式的一般轉換方法。自動更正和自動圖文集、項目符號和編號、題注、注釋和書簽、分欄、樣式和模板等的使用。
結合課堂學習內容,反思教學結果,幫助學生整合學習到的專業(yè)知識,舉一反三,對所學的專業(yè)知識進行整理。并預告下次學習內容。具體方法:可以由教師講述本堂課的主要內容和知識點。也可以用提問或者意見紙片的方式讓學生陳述一下本堂課學習到的知識點,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并指出下堂課講述excel,請同學們注意預習這章內容。
授課結束后,本人對計1803班進行了匿名問卷調查,并對學生進行了學習成績的對比。討論結果。在喜歡的教學模式上,80%的同學喜歡BOPPPS模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只有不超過10人喜歡;在上課專注時間上面,BOPPPS教學模式能夠一直吸引學生30分鐘,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只能使學生專注學習15分鐘左右;在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上,60%以上的學生認為BOPPPS教學模式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明顯較差。通過這三個問題的調查,我們可以明顯得到以下結論,BOPPPS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較明顯更受學生歡迎,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BOPPPS教學模式雖然能夠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該教學模式也有一些缺點:
第一,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模塊太多,設計復雜,特別是參與式學習模塊,設計比較繁瑣;并且該模塊對學生的主動性要求較高,要求學生在預習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參與式學習,而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預習的習慣,這直接導致上課過程中要陪同學生預習一遍;而講授時間過多又脫離了BOPPPS教學的理念;
第二,BOPPPS教學模式更適合25人以下的小班上課,這樣在小組討論、分組學習過程中比較容易控制課堂進度。而我校最小班級也有50人以上,都是大班上課,難以控制課堂進度。
第三,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較多,而大多數(shù)學生長期接受被動式教學,對參與式課堂的適應性較差。如何使學生更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互動中,是BOPPPS教學模式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同時也是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總之,BOPPPS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確實較傳統(tǒng)課堂教學更為高效、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質量更高。但還需要在實踐過程中逐步完善,使之發(fā)揮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