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浩 彭艷
【摘要】 目的:分析采用后路手術內固定方法,對脊柱骨折患者治療的效果及對VAS評分的影響。方法:使用隨機平行方式,將筆者所在醫(yī)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2例脊柱骨折患者,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1例。觀察組經(jīng)后入手術內固定治療,對照組經(jīng)傳統(tǒng)手術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治療優(yōu)良率為94.1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47%,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VAS評分、Cobb角、傷椎前高壓縮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上述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脊柱骨折患者治療中,采用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可達到較好的臨床效果,并且能改善患者的脊柱生理角度、疼痛癥狀,值得在脊柱骨折治療中應用并推廣。
【關鍵詞】 后路手術內固定; 脊柱骨折; 臨床效果; VAS評分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3.06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13-0-02
脊柱骨折,屬于臨床方面常見的病癥。這一病癥多在男性中發(fā)生,直接暴力、間接外力,均為主要引發(fā)病癥的原因[1]。臨床癥狀:脊柱畸形、皮下淤血、局部疼痛、活動受限等。脊柱骨折在任何年齡段均可發(fā)病,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生活質量[2]。針對于此,本次研究擷取近年來收治的102例脊柱骨折患者,作為試驗對象,分析采用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傳統(tǒng)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jīng)隨機平行方法分組,將筆者所在醫(yī)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102例脊柱骨折患者,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51例。兩組均通過X線檢查、CT檢查確診,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對本次研究手術治療禁忌者、精神障礙者、溝通障礙者。觀察組男33例,女18例;年齡14~80歲,平均(47.5±4.4)歲;車禍傷者35例,高空墜落傷者12例,壓砸傷者4例。對照組男35例,女16例;年齡18~79歲,平均(48.5±4.6)歲;車禍傷者33例,高空墜落傷者15例,壓砸傷者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通過傳統(tǒng)手術治療,實行外側植骨融合術治療,手術準備時,做好降壓工作,消除骨折位置關節(jié)突四周關節(jié)囊,然后進行自體骨骼/異體骨移植治療。治療后,利用生理鹽水充分清理傷口部位。治療后3 d內,將引流管拔除,給予抗感染治療。手術后3個月內,告知患者禁止下地走動,需要絕對臥床休息,再結合患者的傷口恢復狀況,制定康復方案即可。
觀察組通過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實行全身麻醉,取患者俯臥位,手術前拍攝X線片,以便明確脊柱側位狀況。然后,在傷椎棘突上,注射0.5 ml美藍溶液。拍片后將針頭拔出,結合針頭位置,明確傷椎的具體位置。將后正中位置作為切口,將傷椎作為中心點,完全顯露上、下椎體棘突、橫突、椎板等部分。這時,可進行椎弓根定位工作,確保進釘?shù)姆较?、角度,將椎體撐開。針對需實行椎管探查減壓者來講,建議在后路半椎板切除術后,對椎管加以探查,充分清除水腫部分后,以橫向方式安裝連桿,將后外側植骨融合,分層縫合切口。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優(yōu)良率、治療前后VAS評分和臨床相關指標(Cobb角、傷椎前高壓縮比)。參照Prolo功能評分評判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評分范圍4~20分。評分17~20分為優(yōu);評分13~16分為良;評分9~12分為可;評分4~8分為差。經(jīng)視覺模擬(VAS)評分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疼痛狀況進行評判,評分范圍0~10分,分數(shù)和患者疼痛嚴重程度呈正比。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優(yōu)良率對比
觀察組治療優(yōu)良率為94.12%,對照組治療優(yōu)良率為76.47%,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兩組VAS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治療前后兩組臨床相關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Cobb角、傷椎前高壓縮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上述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脊椎,屬于人體解剖結構中的重點部分,和四肢為連接狀態(tài),存在較多作用,如:負重、身體平衡、保護內臟等。如果受到外力作用,會對機體脊柱的穩(wěn)定性、脊髓神經(jīng),構成嚴重的影響,所以形成脊柱骨折[3]。脊柱骨折,因為受到直接暴力、間接外力的作用,而引發(fā)病癥。結合脊柱骨折患者受傷時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成屈曲型骨折、屈曲旋轉型骨折、垂直壓縮型骨折等。在暴力作用下,脊柱骨折患者會出現(xiàn)局限性疼痛癥狀、運動障礙、壓痛、畸形等表現(xiàn)[4-6]。情況嚴重的患者,還會威脅其脊髓部分,使得臨床方面治療存在較大的挑戰(zhàn)性。針對于此,及早治療非常關鍵,以便有效改善脊柱骨折患者的預后情況。
本次研究,采用了后路手術內固定方式對脊柱骨折患者進行治療,這種手術治療方法具有入路簡單、術中出血量小,以及不會對患者機體構成較大創(chuàng)傷等特點,臨床效果顯著[7]。考慮到椎弓根的位置,后路經(jīng)中通過,可將螺釘置于患者前方椎體部位,經(jīng)三柱中方式貫穿。這種處理方法,能夠從根本上減輕患者的疼痛癥狀[8]??勺龊脺\部柱體、中部柱體、后部柱體的固定工作,復位效果非常理想。椎弓位置操作時,能在第一時間固定脊柱骨折患者的受損位置,不會受到運動因素的影響。與此同時,難以復位患者均可達到解剖復位的效果,短節(jié)段性固定方法,可防止活動受到長階段脊柱融合因素的威脅,在早期校正及后凸畸形、前后移位等情況,減輕椎管側前方椎體壓力、椎板壓力的效果同樣比較明顯,充分顯露受損位置,操作簡便、有效,并能保證治療的安全[9-10]。脊柱骨折,主要為因脊柱變形、椎管變窄、受壓等影響,所以發(fā)生損傷狀況,和外力作用存在直接的聯(lián)系。故此,椎管受損會導致原三維療效被影響,及時修復脊柱部位迫在眉睫,旨在及早恢復患者的脊柱位置、平衡。椎弓根位置放置固定器,能調節(jié)并固定環(huán)椎體性狀、椎體位置,減輕脊柱對神經(jīng)構成的擠壓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脊柱骨折手術的最佳時機為受傷后7 d內,實行骨折纖維連接前接受手術治療,從而獲得最佳的臨床效果。如果傷口合并脊髓位置,手術的最佳時機為手術后8 h內,以此加強對脊柱骨折患者脊髓位置的保護[11]。需要注意的事項:脊柱骨折患者使用椎弓根內固定器械治療的過程,為提高手術的成功率,置入椎弓根螺釘最為關鍵。因此,手術前需要制定手術方案,手術中按具體流程要求操作,合理使用椎弓根內固定器械,進而降低手術失誤所致的不良影響[12]。主要需仔細觀察患者的椎體大小、椎弓根大小、椎弓根受損程度等情況。
本次研究結果,觀察組治療優(yōu)良率為94.1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47%,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VAS評分、Cobb角、傷椎前高壓縮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上述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表示,脊柱骨折患者治療中,運用后路手術內固定方法處理,臨床療效確切,操作安全系數(shù)較高,減輕患者痛苦的同時,還能夠促使患者及早恢復身體健康,改善其生活質量。
綜上可知,采用后路手術內固定方式,對脊柱骨折患者實行治療,能夠獲得非常理想的臨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椎功能、減輕患者的疼痛癥狀,建議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療中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閆偉,楊莉,郜建茗.脊柱骨折行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的療效評估及分析[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7,38(8):927-928.
[2]馮龍慶.脊柱骨折患者經(jīng)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29):73-74.
[3]尉建.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脊柱骨折的臨床探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5):31-32.
[4]聶晶鑫,尚靜波,姜麗.后路手術內固定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6,24(18):29-30.
[5]胡代靈.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脊柱骨折的臨床研究[J].醫(yī)藥前沿,2016,6(13):135-136.
[6]相勝利.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脊柱骨折的療效觀察及評估[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0):1872-1872.
[7]谷韶平,倪海平.后路手術內固定方法治療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6,22(1):57-58.
[8]呂俊生.后路椎弓根內固定聯(lián)合傷椎植骨在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36):21-23.
[9]官丙剛,韓燕,鄧樹才.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釘固定聯(lián)合植骨手術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24(23):29-30.
[10]宋作成.后路手術治療脊椎胸腰段骨折臨床解析[J].中外醫(yī)療,2016,35(10):1-3.
[11]楊帆,楊雯,侯煜,等.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術在脊柱結核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6,13(24):3473-3474.
[12]郭小波.后路單節(jié)段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療效評價[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32):4537-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