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賽平
摘 要:當前中國正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個領域都在日新月異地發(fā)展著。小學教育作為教育產業(yè)的前瞻,其發(fā)展態(tài)勢也在積極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福建省福安市實驗小學富陽校區(qū)在結合和吸收國內外從古至今優(yōu)秀教育教學理論的前提下,開創(chuàng)了小學教育新的實踐,走“自能教育”辦學之路,在短短的兩年踐行時間里實現了學校發(fā)展質的飛躍。
關鍵詞:自能教育;內涵;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1-06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15-0009-02
一、“自能教育”的內涵
“自能教育”的精神詮釋為“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提升、自我覺悟”[1]。所謂“自能”,從“自”和“能”兩個層面把握其內涵。在“自”的層面,強調主體的主動性;在“能”的層面,強調主體內部因素的功能,即在學習和實踐中形成自能,具有發(fā)展的無限潛能[2]。簡單說,“自能”就是“自己能夠”?!白阅芙逃鞭k學主張強調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的內在潛質得到開發(fā)和展示,促進人的最優(yōu)發(fā)展。為此,福建省福安市實驗小學富陽校區(qū)(以下簡稱“我校”)確立了“145”學生發(fā)展目標,即一個核心主題——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定基礎;四個培養(yǎng)目標——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創(chuàng)新;五大學校特色品牌——美麗富陽、書香富陽、人文富陽、足球富陽、藝術富陽。并將辦學主張體現在校訓、校風、教風及學風之中:校訓——做更好的自己;校風——崇德明禮,自主自律;教風——立德樹人,求實創(chuàng)新;學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校辦學主張的確立,實質上是全體教師的育人思想和行為準則的確立,滲透在學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內化在教育內容、教育模式之中,引領學校健康發(fā)展。
二、“自能教育”的實踐
(一)管理層面:構建自能管理的美好學校
(1)建章立制,培育團隊自覺文化。《福安市實驗小學富陽校區(qū)章程》和《自能教育圓夢幸福——福安實小富陽校區(qū)文化制度讀本》,涵蓋了“文化篇”“崗位篇”“教師篇”“學生篇”“家長篇”五大篇章,開學伊始就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并進行考試,結合學校例會不斷互動,將學校制度文化在最短的時間里得以貫徹落實,讓“自能教育”成為全體教職員工共同的教育追求。
(2)“動車理論”,年段“小學?!背删痛蠓铰?。學校管理策略上實施年段小學校管理,每個年段設立年段長、語數備課組長、年段輔導員、學習委員、生活委員、體育委員、年段財務等,年段長相當于這個年段的小校長,班子成員管理重心下沉下段指導。年段中人人是管理者,人人又是被管理者,年段的評價全員參與,涵蓋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評出優(yōu)秀年段,以形成一種良性競爭。由此年段中的每個成員都被激活,內在潛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很好地助力團隊凝聚力。
(二)教師層面:引領自主發(fā)展的幸福教師
(1)呵護健康,工會小家樂融融。科學制度與人文關懷是學校管理的兩條腿。教師的工作性質決定給予教師人文關懷十分重要,教師的家庭生活問題、健康問題、在校生活問題都應是學校的工作議程,具體分析、具體幫助;學校經常性邀請專家舉辦講座或團輔,進行心理疏導;成立溫馨的“年段工會小家”,年段里備上教師工作之余鍛煉的器材、小書吧、杯具、綠植等。定期開展教職工運動會、郊游、趣味活動,讓教師們在愉悅的氛圍中緩解工作壓力。
(2)關注成長,構建學習型教師組織。學校倡導“閱讀工程”——“同讀一本書”“經典誦讀”“圖書推薦”“讀教育專著”,每兩周的例會進行讀書交流、閱讀活動?;顒幼屆课唤處煻枷硎艿介喿x的快樂,收獲了他人的智慧。學校的每間教室都配備了專著、雜志,以讓教師們隨手即可閱讀,讓書香浸潤教師的職業(yè)生活。實施“青藍工程”——以老帶新,以骨干帶薄弱,師徒同臺,同教研,保證“傳、幫、帶”落到實處?!懊麕煿こ獭薄贫ń處熖菁壈l(fā)展方案,使一部分教師先成長起來,學?;ù罅Χ取疤衢L板”成立并推進“名師工作室”活動,讓名師產生更大效益,很好地輻射、帶動其他教師,使不同層次的教師脫穎而出,享受成功。教師專業(yè)發(fā)展“264”模式中,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包括專業(yè)精神、專業(yè)能力、專業(yè)發(fā)展三個層次,“2”:理論類知識、學科類知識(豐富的專業(yè)知識),“6”:文本解讀、教學設計、課堂實施、語言表達、現場板書、媒體運用(出色的教學技能),“4”:現場上課、評課、課題研究、教學主張(過硬的研究水平)?!?64”模式是學校為教師提供的良好的互相學習和展示的平臺,能使教師們不斷去追求自身的提高與專業(yè)成長。教師們“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推進了師資隊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3)聚焦課堂,打造自能課堂教學模式?;趯W生的終身成長,指向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推進課堂行為的轉變,提升課堂效率,圍繞學校的“自能教育”辦學思想,形成自能課堂“三段四環(huán)五步”教學模式?!叭巍笔菍⒔虒W過程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四環(huán)”是在教學中充分滲透“先學后教、合作學習、學習策略、充分實踐”四大要素;“五步”即課堂流程的五個步驟:情境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訓練拓展。“自能課堂”的“新五步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自主式課堂,主要培養(yǎng)懂學習的學生。這種教學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界定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學習者”和“學習條件提供者”的角色關聯,促進師生的和諧、共生。
(三)學生層面:培養(yǎng)自覺發(fā)展的快樂學生
(1)德育為首,培養(yǎng)善“自治”的學生。自治就是指學生學習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就如魏書生老師所說:“人人有崗位,人人有治理權,人人又得承擔相應的責任。”并把它細化成三個子目標:自護、自理、自律。
自護實施策略:通過開學第1課、“與法同行”講堂、輕聲慢步、課間志愿者行動、“最美路隊評選”、踐行《中小學生守則》、網絡安全平臺等活動,以專題教育為主,以師生活動為載體,以家校社區(qū)聯動交通安全教育體系,深入開展安全伴我成長活動,扎實推進學生安全教育普及活動,使之常態(tài)化,從而培育安全意識、懂得自護的學生。
自理實施策略:自理能力從小事做起。學校倡議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回家每天三堅持:堅持鍛煉、堅持閱讀、堅持勞動。對每個班級的日常事務管理進行細致分工,如禮儀監(jiān)督員、眼睛小衛(wèi)士、桌椅規(guī)劃師、門窗管理員、黑板督察員、護花小使者、閱讀管理員、文明導航員、愛心小管家、課前小貼士、綠色通道衛(wèi)士等。學校的樓層導護、課間操評比、進校閱讀都由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督,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每周都有學生進行反饋,在點滴的學校及家庭工作生活中,培育有自理、自治能力的富陽學子。
這個過程的實施使學生們個個是管理者,同時又是被管理者。在逐步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們的意識得到內化與提升,從而達到“自律”。
(2)多元課程,為學生快樂成長提供保障。以“大單元、大課程”的視角建立了涵蓋三大方面的“自能教育課程”體系: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探究型課程?;A型課程: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藝術(音樂、美術)、信息技術。拓展型課程:校本課程、陽光體育、46項社團活動、校園六大節(jié)。探究型課程:六大主題大單元活動、雛鷹假日小隊、快樂農場、社會公益活動課程等。多渠道的校本課程,豐富了學生的生活,不斷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體驗中感悟,漸漸塑造學生的完整人格,培育出懂做人、懂生活、懂學習、懂創(chuàng)新、有責任感、有擔當的社會小公民,真正落實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
(四)家庭層面:喚醒自發(fā)參與的美麗家長
(1)成立家長學校。我校是一所新校,農民工家庭多,家庭教育觀念比較淡薄,喚醒、提升家庭教育理念是學校的一項大工程。學校通過系列開展“家校建設工程”,即家長代表大會、優(yōu)秀家長表彰大會、家教講壇、家長讀書沙龍、家教微信平臺等方式喚醒家長,讓大部分家長意識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更重要,提高家長的榜樣作用,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開展家長志愿者行動。學校開展“家長志愿者行動”計劃以來,許多家長加入這個團隊中來,家長的主人翁意識和服務意識越來越強。上學、放學時段,家長護學隊志愿者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在大門口幫助學生過馬路、疏通車輛;有專業(yè)、有才藝的家長積極為學生開設知識講座或參與我校的社團班教學,補充了師資的不足;有的家長還積極搭建平臺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家庭、社會和諧共育,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五) 環(huán)境層面:打造自能文化潤物無聲
“借山光以悅人性,假湖水以靜心情?!蔽倚1叭宋男浴⒔逃?、審美性”的原則,以美化、綠化、凈化、亮化、知識化為載體建設校園環(huán)境文化,全面提升學校文化品位。學校以單元板塊文化構建而成的“一亭兩樓三園”,即逐夢亭、啟智樓、藝馨樓、墨香園、集芳園和陽光園,區(qū)域特色分明?!爸饓敉ぁ獙W生休閑區(qū)”:寓意學生在校園里逐漸實現理想,學校逐步實現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夢想;“啟智樓——教學中心區(qū)”:顧名思義是學生們在教師的引領下啟迪智慧;“藝馨樓——專用功能區(qū)”:整座樓集美術、音樂、舞蹈于一體,學生們在這個平臺里盡情舒展才藝;“墨香園——師生閱讀區(qū)”:師生閱讀與休閑的好去處,環(huán)境優(yōu)雅,書香濃濃,讓師生暢游知識的海洋;“集芳園——花木景觀區(qū)”:一年四季鮮花不斷,瓜果飄香,是學生的觀察實踐基地;“陽光園——活動場地區(qū)”:建設了塑膠跑道、各種球類訓練場,再配上充盈的綠植,學生在這里盡情奔跑,享受健康。學校主干三條樓道分別以自能管理、學科目標、自能學生為板塊,各有文化側重,“讓每一面墻壁都能說話,讓每個角落都散發(fā)著教育的智慧”,走進校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愿景、學生箴言、教育方針、校訓、自能教育培養(yǎng)目標等呈現在校園的各個區(qū)域,充分發(fā)揮了環(huán)境潤物細無聲的育人功能,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
我校經歷兩年的實踐,切實改變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了學校的辦學質量與品質,就讓“自能教育”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參考文獻:
[1]樓宇烈.中國文脈的根本精神及其傳承[J].人民教育,2017(Z2):12-19.
[2]陳智文.“自能語文”的理論與實踐——以閱讀教學為例[J].新課程研究,2016(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