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舒若
摘 要:從法律意義上講,幼兒園是具有法人資格的從事學制系統(tǒng)內保育、教育活動的社會組織。幼兒園聘請法律顧問是依法奉法的需要,也是依法循法的準繩,更是依法宣法的參照。專業(yè)法律顧問能及時發(fā)現幼兒園存在的法律隱患,提供精準的法律服務,為幼兒園掃除法律屏障,推進幼兒園辦學治園良好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關鍵詞:幼兒園;法律顧問;依法;法律責任
中圖分類號:D922.16;G61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2-18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15-0125-02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核心議題是“依法治國”,是“法治”,這也是我國首次以全會的形式專題研究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治國方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培養(yǎng)和造就未來的花蕾,根本上要靠法治、制度保障;教育改革和發(fā)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要求更多地運用法律手段予以調整、規(guī)范和解決。因此,幼兒園也必須按照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要求,進行深刻的觀念更新與制度變革,全面實行依法辦園。
一、依法奉法,管理有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幼兒園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這三部法律法規(guī)中列明:“幼兒園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保育、教育活動的經營實體,在法律上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多重性的特點”,也就道明了幼兒園的法律地位。
依法辦園不是機械式的復制,也不僅僅是觀念或理念上的粘貼,而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的體系,聘請專業(yè)的法律顧問是依法辦園的第一步。而法律事務的處理是理論性、技術性都非常強的專業(yè)活動,客觀上要求法律事務由法律專業(yè)人士來處理。隨著社會各項改革的深入,幼兒園聘請法律顧問時機已成熟,既必要也可行。幼兒園聘請的法律顧問應是具備一定法律知識和工作經驗的律師,專崗專職,既可從法律角度規(guī)范幼兒園各項管理制度與條例,也可有效地保障幼兒園教職工、家長和幼兒的合法權益。法律顧問可從幼兒園依法依規(guī)招生情況、對外簽訂的合同或協(xié)議、教師職務行為、師幼權利和信息公開等方面發(fā)揮積極有效的作用,并利用法律咨詢、法治宣傳、法律事務處理等方面深化“依法辦園”的社會監(jiān)督作用。
二、依法循法,處置有方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fā)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法律意識有了較大提高,特別是近些年國家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幼兒園一旦有任何事件,家長乃至這整個社會都廣泛關注并高度審視,甚至放大。若產生民事訴訟,領導及相關部門疲于奔波,不僅嚴重影響到正常的教學管理工作,還會間接有損園所聲譽。如何從法律角度規(guī)范幼兒園管理,做到依法循法,處置有方呢?結合以下兩個事例中法律顧問的作用談起。
(一)案例一
為了迎接主題環(huán)境評比,某間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教師利用午休時間加班。配班教師和隔壁教師突然聽到教室傳來聲響,只見該名教師已經側倒在地,扶著右手無法舉起。學園教師馬上組織保安及家長幫助,第一時間送往就近醫(yī)院,拍片后簡單固定包扎轉地市級大醫(yī)院就診。醫(yī)生診斷后需進行手術,該名教師在醫(yī)院術后一星期出院,三個月后右手功能恢復。期間,該名教師的家屬多次向幼兒園提出賠償事宜,并要求幼兒園今后不再開展類似活動。
該園法律顧問給予建議:第一,按照國務院的《事業(yè)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等規(guī)定,教師與幼兒園的法律關系可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認定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關系;第二,教師利用午休時間加班做班級活動室吊飾工作,應屬于《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中第(二)點列明的:“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應認定為工傷;第三,申報工傷認定應在發(fā)生工傷1個月內,由園所負責人向當地社保局申報工傷;第四,申請認定、拿到認定工傷決定書后,做勞動能力(傷殘等級)鑒定;第五,《工傷保險條例》及相關配套政策對傷殘等級與計算賠償金額都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
法律顧問強調: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但《工傷保險條例》及配套的相關法規(guī)對賠償標準都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賠償金額是法定的。
幼兒園處置方案:根據法律顧問專業(yè)建議,結合園所及當事人實際情況,綜合各方考量,由鄉(xiāng)鎮(zhèn)勞務站介入協(xié)調,進行勞動能力傷殘鑒定后根據級別賠償;并在該名教師住院期間多加慰問,法律顧問到場與其家人交談;另召開學園教師會議,提醒教師合理安排事務,注意作息時間,不從事任何危險動作;再邀請急救護理專業(yè)人員來園普及意外傷害救助處理辦法。幼兒園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處理該事件,法律顧問協(xié)調,在保障職工權利的同時履行園方義務。
(二)案例二
某市直幼兒園小×班某名男孩特別調皮,教師聯(lián)系家長配合教育,收效甚微。某日餐前準備,該名幼兒為搶奪同伴書籍用牙齒咬了其(女)臉頰。該班教師立即將受傷幼兒送往保健室清洗傷口并送醫(yī)院觀察(該女童臉頰上齒痕明顯,現些許血絲);同時教師馬上通知雙方家長。女生家長見到孩子臉上的傷口,氣憤難耐,指責幼兒園要負看護責任,并提出要對男生及幼兒園提起民事訴訟,強烈要求將該名幼兒調離本班。
該園法律顧問給予建議:針對該名家長主張“幼兒園要負看護責任”,幼兒園是不是不管幼兒因何原因意外受傷(先天性等例外),在園時間內發(fā)生任何事件,都應該承擔一定的過失責任?從法律角度來說,答案是肯定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p>
其一,男孩作為學齡前幼兒來說,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理應由其監(jiān)護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其二,幼兒在幼兒園期間,其父母的監(jiān)護職責履行受到限制,對其的管理和教育主要由幼兒園實施。幼兒園及教師雖針對該男孩情況聯(lián)系家長配合教育,但收效甚微。如果幼兒園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已對男孩履行法定的安全教育、管理義務,若該名家長執(zhí)意提起民事訴訟,將有可能由幼兒園承擔主要責任,監(jiān)護人承擔次要責任。
幼兒園處置方案:幼兒園聽取法律顧問的建議,先安撫雙方家長情緒,進行第一階段說明立場。由于事發(fā)有因,雖處理及時,但應體諒家長的心理,從道義上給予女方家庭慰問和致歉。第二階段進行雙方調解。由法律顧問作出協(xié)調,盡力緩和園所與家長的沖突與矛盾,在闡述園方立場的同時保證家長及幼兒應有的利益。第三階段就是工作調整。園方針對此事件對當班教師及保育員口頭訓誡,并開展家長培訓工作,征得男方家長、教師同意之后將該名幼兒調整班級。女方家長也撤回民事訴訟想法,三方和解。
兩個案例都體現幼兒園管理的教職工權利及家園糾紛方面,足見依法辦園、依法管理的重要性,也正因為幼兒園管理涉及太多的方面,紛繁復雜,事無巨細,只有依法辦園、配齊法律顧問,才能從法律專業(yè)角度實現幼兒園的發(fā)展,保護幼兒及相關工作人員的權益。那么,應該如何依法辦園呢?道路只有一條:任何事件的處置都應循法而為,處置有方。
以上事件取材真實事件,出于保護事件當事方及園方隱私權利,模糊處理并細節(jié)霧化,有關法律條文的解釋對照,來自某律師(某幼兒園現職法律顧問)的專業(yè)指引。
三、依法宣法,人人有責
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教育法制建設的意見》文件精神:“加強教育普法工作,為依法治教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幼兒園應該借助聘請法律顧問這個平臺和契機,宣法講法,普法大眾。法律顧問作為專業(yè)人士,可以從領導干部依法治園意識培養(yǎng)、法治宣傳教育開展普及、教職工和幼兒的合法權利方面維護保障等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法律之下,明確“人人有責”。
(一)利用平臺普法宣傳
普法宣傳要立足園本,面向全體,結合實際開展??衫萌珗@教職工會、教代會及宣傳媒介(QQ群、微信群、公眾號)等展開“法律顧問教學法”主題宣法活動;根據幼兒園教育的本質特點,借由集中、游戲、體驗、安全演練等活動形式增強幼兒從小自我保護觀念和意識,結合園所教育工作實際,利用周六例會時間進行法治教育宣傳活動。
(二)邀請入園普法咨詢
邀請法律顧問入園,以家長會、法律顧問進班級等形式向家長群體宣傳法律知識和教育方法,增強家長的遵法、用法意識,從而讓法律走近每個家庭,讓知法、遵法的家長成為孩子們身邊最直接的榜樣,達到向幼兒言傳身教的目的。
(三)監(jiān)督保障普法代理
聘請專業(yè)法律顧問,有助于建立、健全和完善學校重大事務的議事、決策與監(jiān)督程序,為學校內部管理中的法律問題提供法律意見,草擬、審查、見證各類合同和協(xié)議書;代理園方參與各類經濟糾紛的調解、仲裁、訴訟;運用司法手段解決各種教育糾紛。
隨著幼兒園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其與社會各市場主體的經濟交往也不斷擴大與深入,市場行為、法律行為也將越來越多,聘請法律顧問是實現依法治校的硬件保證。依法辦園是幼兒園治理方式的一場重大變革,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聘請并落實法律顧問制度,充分發(fā)揮法律顧問的職責和作用,將構成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法律網絡。健全幼兒園法律顧問制度,有助于完善幼兒園依法決策能力,也必將譜寫幼兒園法治化水平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Z].1995-03-18.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幼兒園管理條例[Z].1989-09-11.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Z].2003-09-01.
[4]國務院.事業(yè)單位人事管理條例[Z].2014-04-25.
[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Z].2009-12-26.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加強教育法制建設的意見[Z].199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