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曲
恩施市盛家壩鄉(xiāng)下云壩小學 湖北恩施 445000
孩子有“生活”能力,是每位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寄予的希望,這種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起的,他們是家庭的一分子,什么年齡?什么時候?他們該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都應該放手,讓他們大膽去做,我們主要是讓孩子動手動腦,在其過程中讓他們學會技巧,有所經(jīng)驗,提高能力,讓他們將來終身受益。
現(xiàn)在孩子是家庭的“寶貝”,生活中沒有什么活可做,就有少許很多家長也不讓他們?nèi)プ?,只需要他們好好學習就是了,所以許多高年級的學生都不會刷鞋、洗衣,甚至離開了父母或身邊的監(jiān)護人連飯都吃不到。這一切都是這些孩子的父母或監(jiān)護人把他們該做的事都“包辦代替”了,使他們沒有得到鍛煉!就是學習好在生活上也是不能自理的,將來走上社會后也就是一個“有知無能”的書呆子。社會的生活將會給他們帶來殘酷的挑戰(zhàn)!所以我們對孩子從小就要培養(yǎng)他們“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等將來長大后才能適應社會生活!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員,在做好自己的事之外,幫助父母適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是他們的義務,也是責任,但他們的社會主要責任是學習。好好學習是他們的本分,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有許多的家長還不能正確對待孩子的做事和學習,以“賄賂”為激勵機制。若讓孩子做一件事,就給多少錢,學習上論考分設置不同金額的獎金,來鼓勵孩子做事和學習,這些表面上看來對孩子有一定的積極效應,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手段則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當孩子受到多次“賄賂”后,就會變得依賴“賄賂”,甚至做點普通的事也會如此!“賄賂”將會成為孩子努力追求的目標,從而沖淡孩子的內(nèi)在動力,他們所做的事不是在自尊心、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求知欲的內(nèi)在動機下去完成的,當然,孩子在做事上、學習上需要“獎勵”,但我們一定要與“賄賂”分清楚?!百V賂”是以金錢物質(zhì)替代孩子做事和學習的主動性,而“獎勵”是以獎賞、激勵進一步調(diào)動孩子做事和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在原來的、過去的基礎上更加努力,更加進步,爭取更大更好的成績。
我們提倡對孩子的獎勵,應少用金錢和物質(zhì),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對金錢和物質(zhì)的淡化意識,應以精神獎勵為主,調(diào)動孩子做事、學習積極性,那才是永遠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