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霞
[摘 要] 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及調(diào)查結果分析,“古代漢語”實踐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對實踐教學的思想認識不夠,重視程度不高;對“古代漢語”的實踐教學缺乏了解,導致實踐內(nèi)容單一;實踐教學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評估機制。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希望可以進一步完善“古代漢語”的實踐教學。
[關鍵詞] 古代漢語;實踐教學;現(xiàn)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9) 06-0102-02
實踐教學是高等院校實現(xiàn)培養(yǎng)人才目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以及使學生成為一個復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然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卻容易忽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長期以來,實踐教學一直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并且存在著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反過來又制約了實踐教學的發(fā)展。為了保證“古代漢語”課程實踐教學的貫徹實施,我們在長治學院中文系學生中進行了該課程實踐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本文即以此次調(diào)查結果為基礎,分析高校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古代漢語”實踐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古代漢語”是一門傳統(tǒng)性很強的課程,在現(xiàn)代社會的實踐應用性相對較弱,因此,長期以來從教者固守傳統(tǒng),很少探討其潛在的應用價值。近年來,伴隨著我院實踐育人工作的加強以及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我們在教學中開始轉變觀念,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實效性并不明顯。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及調(diào)查結果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實踐教學的思想認識不夠,重視程度不高
開展實踐教學涉及認知問題,而認知是行動的先導。當前“古代漢語”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與教師觀念陳舊、認識不到位有關?!肮糯鷿h語”課目前的在崗教師均已從教多年,在教學中已形成了自己固有的一套教學模式,習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且也有一定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對實踐教學的興趣不大。加之“古代漢語”是一門傳統(tǒng)性很強的課程,有的教師認為其實踐性最大限度也只能體現(xiàn)在提升學生的古文閱讀能力方面,因此,實踐教學的開展模式只能是引導學生多閱讀古代文獻,在閱讀中加強古漢語語言理論的理解和學習?;谶@樣的認識,在“古代漢語”教學中根本沒有真正地貫徹實踐教學。
同時,從學生角度來說,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長期以來也具備了思維定式,除去一些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如“寫作”“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外,對其他的課程感覺就應該是教師進行文學和語言的理論教學、學生學習理論體系和知識結構的教學模式。這一點,從我們的調(diào)查結果即可看出。在對教師本學期采用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的調(diào)查中,參與者共計693人,認為教學手段很滿意的達到299人,占43%,認為還行的達到366,占53%;認為教學方式很滿意的達到405人,占58%,認為一般達到268,占39%??梢姡瑢W生對該門課程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至少是基本認同和滿意的,這對“古代漢語”課來說實屬絕佳的效果。
另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對“你最喜歡的教學方式”的調(diào)查中,有57%的學生認為是“教師講授”,24%的學生認為是“課堂討論”,7%的學生認為是“學生講演”;在對“本課程進行實踐教學有無必要”的調(diào)查中,有近20%的學生選擇了“無所謂”或“無必要”??梢?,不少學生認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更有少數(shù)學生對實踐教學根本缺乏認識,因此才會采取如是態(tài)度。
綜上所述,教學過程中的直接參與者教師和學生都缺乏對實踐教學的認知和重視,必然會直接影響實踐教學的實施和應取得的效果。
(二)對“古代漢語”的實踐教學缺乏了解,導致實踐內(nèi)容單一
“古代漢語”主要講授古代漢語的詞匯、文字、語法等知識,并精講若干有代表性的古代經(jīng)典范文,同時結合大量篇目的自讀,提升學生的古書閱讀能力。從講授的內(nèi)容和目的來看,表面上這門課程無法在現(xiàn)代社會中體現(xiàn)它的應用價值。因此,教師也立足于表象,沒有去認真思考這門課程的實踐應用價值,固守傳統(tǒng)觀念,認為其價值只是在于繼承傳統(tǒng)文化,那么只要做好理論教學工作,帶領學生閱讀古文即可。由此,基于教師的傳統(tǒng)觀念,“古代漢語”課程的實踐教學效果幾年來進展不大。
(三)實踐教學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評估機制
近幾年來,我院開始重視課程的實踐教學問題,設置了傾向于實踐教學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出臺了有利于實踐教學改革的各項政策。但是在有關實踐教學的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缺陷。首先,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并沒有真正意義上把實踐教學納入“古代漢語”的整體教學中。因總課時有限,實踐課只是在方案中設置了寥寥的幾個課時,對實踐教學的時間、計劃、實施方案等沒有任何具體的規(guī)定,是否開展實踐教學以及如何開展取決于教師本人的態(tài)度。其次,學校也缺乏獎勵機制。因受總課時所限,教師若在所帶班級開展實踐教學,需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而課余時間對學生的實踐指導又沒有報酬,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而且目前高校教師的評價體系中科研是主體,教學的好壞,實踐教學開展得成功與否,并不影響教師的職稱評定,因此極大地影響了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積極性。
另外,對于實踐教學中學生的表現(xiàn)也沒有任何考核評估機制。比如我們曾在個別班級嘗試讓寫實踐調(diào)查報告、小論文等文字的東西,也讓學生進行名言警句的宣講和課堂教學,然而由于缺乏考核評估機制,最后的成績考評顯得相對隨意了一些。筆者個人感覺,在初始階段,因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新鮮,會受到多數(shù)學生歡迎,學生也會積極參與,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當它不再新鮮時,學生的積極性會大受影響,這樣必然會影響實踐教學效果。因此,實踐教學的順利實施必須有一套詳細完整的實踐教學管理實施方案,才能保證理論性強的課程的實踐教學效果。
二 加強“古代漢語”課實踐教學的對策
(一)提高思想認識和重視程度
認識是行動的先導。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是專業(yè)教學的兩種基本形式,二者之間是相互統(tǒng)一的,并不存在孰重孰輕、相互割裂的狀況。因而,作為“古代漢語”課的專職教師,要充分提高對實踐教學的思想認識,及時更新觀念,將現(xiàn)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納入“古代漢語”的教學中;更要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在“古代漢語”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古代漢語”自身的內(nèi)容和性質本就使學生感覺該課程與時代割裂,在現(xiàn)代社會無任何實用價值,作為教師,應該立足于課程的現(xiàn)實性,抓住其在現(xiàn)代社會的應用價值,引導學生了解“古代漢語”不僅具有傳承文化的作用,也具有提高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與表達能力的作用。而無論前者抑或后者,只依靠書本上的內(nèi)容去達到了解和提高的目的必然是有局限的,必須要在實踐當中鍛煉和培養(yǎng)自己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與表達能力,以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亦可借以認識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諸多領域的留存,提升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充分意識到實踐教學對課程的意義和價值所在,自然會提高重視程度。只有師生共同提高思想認識和重視程度,“古代漢語”的實踐教學才有可能具有實效性。
(二)重新審視“古代漢語”的實踐問題
作為教師,必須摒除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重新審視“古代漢語”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認真考慮“古代漢語”實踐教學的開展方式。近年來,筆者思考該課程的實踐教學模式,摸索出一套適應“古代漢語”教學的較為系統(tǒng)的實踐教學體系,并在本系2016級三個漢語班進行了初步嘗試,教學效果明顯,學生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以增強,課堂氣氛較之前幾屆學生活躍,不再是教師“滿堂灌”的教學形式;而且,最后的期末測試中,在試題難度不變的情況下,本屆學生的完成情況要好很多,優(yōu)秀率、及格率都比之前的學生要高。
該體系中,實踐教學內(nèi)容分為兩大塊:一是古漢語基本語言知識和理論訓練,二是專業(yè)技能訓練與實踐。前者主要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使學生掌握古漢語的語言知識和理論。后者側重于學生專業(yè)技能的提高,即專業(yè)能力如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大學生必備基本能力如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主要有古文原典閱讀、文言文、對聯(lián)或近體詩創(chuàng)作訓練、漢字聽寫比賽、調(diào)查報告、古文名言警句宣講等內(nèi)容。具體實施過程中,把以上內(nèi)容循序漸進、由淺及深地逐步貫徹于“古代漢語”全學年的教學過程中。
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要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并結合專業(yè)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科學論證和設計。以上的實踐體系只是初步的構想,在今后具體實施過程中,將會不斷地進行完善和系統(tǒng)化。
(三)加強對實踐教學的統(tǒng)一管理,完善考核評估機制
如前所述,如果實踐教學僅是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安排幾個課時,而沒有一套完整的開展計劃和方案,必然會流于形式。因此,要提高實踐教學的實效性,讓實踐教學在教學中切實地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需要學院管理部門制定一套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該體系應包括實踐教學組織管理、運行管理兩個方面。組織管理方面,應由學校對實踐教學進行宏觀管理,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措施,具體負責實踐教學的組織與實施工作。運行管理方面,各專業(yè)課程要制定獨立、完整的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的實踐教學大綱,并針對實踐教學大綱編制實踐教學計劃,編寫實踐教學指導書,規(guī)范實踐教學的考核辦法,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
另外,要提高“古代漢語”課實踐教學的實效性,還必須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己藱C制既針對學生也針對教師。學生考核方面,主要根據(jù)實踐活動要求達到的目標,制定考核標準,并給予相應的學分;教師考核方面,把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作為教師工作業(yè)績的一部分,給予必要的肯定,進而制定相關的評價準則。
“古代漢語”課實踐教學的開展和完善是一項艱巨而緊迫的任務,既需要一套完善的實施方案的支持,又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集思廣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實踐教學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進而促進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周家興.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現(xiàn)狀分析[J].理論觀察,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