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晶
摘要:小學數學是打好基礎的階段,不僅要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概念,而且要加強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都處于智力發(fā)展的時候,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有助于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獲得更多的自信。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問題解決方法的引導,能夠改變學生比較固定的思維模式,積極調動大腦,進行問題解決措施的挖掘?;诖?,對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問題的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能力培養(yǎng);問題研究
數學教育在于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素養(yǎng),并能借助于這些素養(yǎng),來解決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數學問題,進而可以用數學解決的其他問題,就是運用“數學化”的思維習慣去描述、分析、解決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收集并提供一些源于實際的學科知識素材,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的情境,引導學生能以數學的眼光,從現實生活中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數學的價值,在本文的論述中,小學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管理化教學、小組化教學以及競賽化教學的方式,提升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的教學效率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一、設計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問題解決
數學是一門探究型學科,其對知識內容都具有一定的探究意義,能夠促進學生時候思維從直觀向抽象轉變,提高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促使學生以飽滿的學習熱情去思考數學問題。在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的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中去思考數學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進一些生活中的場景:小明每周一到周三都要到畫室學習繪畫。周一時,小明直接沿著一條垂直的馬路從家里走到畫室;周二時,小明先繞道去了去吃了早餐,然后才去了畫室;周三時,小明繞道去吃了早餐,然后發(fā)現忘記帶畫板,回家里拿了畫板沿著垂直的馬路去了畫室。教師引進情境后,提出問題:周一到周三,哪一天小明走的路程最短?問題提出后,教師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聯系情景條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探討,學生會得出答案:周一時,小明走的路程最短。這時教師再提出引進“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的數學理論,學生便能夠有效地對其進行理解和記憶。問題情境的提出,可以促進學生將知識與自身經驗進行聯系,擴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
二、競賽化教學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競賽化教學的方式,來提高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競賽化的教學,讓學生在競賽制度中產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自主性。例如,在三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搶答,教師在課堂上隨機出一些三位數乘一位數的題目,學生舉手搶答,答對者得一分,最后下課的時候教師將這些分數相加,評選出優(yōu)勝者并且給予獎勵。如此一來,學生搶答的過程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平常小學生沒有認真思考過的問題,在搶答的過程中,由于其處在那樣一種高壓的環(huán)境下,小學生的頭腦會加速運轉,其對數學問題的思考深度也會增強,這樣一來,小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相對來說也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三、更新教育觀念,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在小學課程標準要求中,可以看出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而不是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對于小學數學教學這門課程而言,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這時需要教師在依據教材的基礎上,完善教學設計,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興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并提供潛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認識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重要性,充分與學生交流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在面對問題解決方法的教學,教師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展開,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來總結出每個小組的解題方法,然后教師統(tǒng)一進行整合和評價。這樣學生們之間的思維火花互相碰撞,進一步提高學生問題的解決能力。
四、教材實際結合,生活中解決問題
教師的教學方法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并與教材進行有機結合。將教學內容刪繁就簡,減少教材難度是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可視化,具體化,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教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入了解本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以他們的生活實際為依據,運用他們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作為教學案例,將其與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融合,練習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活動,這個策略能有效推動學生的數學解決問題的培養(yǎng),使學生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全面、通透的理解,繼而達到學生數學問題解決的培養(yǎng)目的。
五、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低年級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需要老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要積極地研發(fā)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完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