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功
文? 題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覜Q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p>
(莫懷戚《散步》)
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顯得更誘人、更美麗/……啊,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弗羅斯特《未選擇的路》)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故鄉(xiāng)》)
你對“路”有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有哪些關于“路”的經(jīng)歷和感悟?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與要求】
(1)自擬題目,自選文體;
(2)文中不要出現(xiàn)泄露個人身份的信息;
(3)抄襲是不良行為,請不要照搬別人的文章。
寫作點撥
題目中的“路”,有實有虛。羊腸小道,寬闊大道,青石板路,柏油馬路,都屬于實;人生之路,奮斗之路,創(chuàng)業(yè)之路,閱讀之路,都屬于虛。
其實,只要精心構思,就能寫出精彩篇章。
1.關愛之路。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父母師友之愛一直陪伴前行。比如測試考砸了,讓爸爸簽名時,爸爸用嚴肅而略帶怒氣的眼神盯著“我”,告誡“我”要認真,不能粗心大意,從而懂得“嚴是愛,寬是害”的道理。
2.路的變遷?!拔摇奔议T前有一條路,祖父說曾經(jīng)是黃土小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非常不便;父親說曾經(jīng)是石子鋪成的公路,路旁的排水溝又臟又臭,污水橫流;現(xiàn)在,政府撥款,這條路變成了水泥路,干凈、整潔、平坦,由此反映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
3.開拓之路。要有開創(chuàng)精神,敢于另辟蹊徑,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還要有忍耐的精神,要有堅定的信念,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說:在布滿荊棘的道路上,唯有信念和忍耐才能開辟出康莊大道。
佳作展示
路的變遷
李婉瑩
每個禮拜六,我都會和爸爸一起去鄉(xiāng)下探望奶奶。自從去年年底走了N年的石子路成了柏油馬路以后,我們只需要一刻鐘就能到達奶奶家,買的早餐到家后依然熱氣騰騰。
這條公路寬約15米,雙向車道,寬闊平整,暢通無阻,我坐在車上絲毫感受不到晃動。公路兩旁是叫不出名字的綠化樹,高高低低,錯落有致,一路走來,讓人感到神清氣爽。尤其是到了晚間,兩排明亮的路燈交相輝映,把夜晚照得猶如白晝。
大概六七年前,我們還住在奶奶家,騎車去城區(qū)要穿越好幾個村莊。3米寬的石子路坑坑洼洼,一路顛簸,到了城區(qū)我的屁股都坐麻了。更麻煩的是每次出去,必須趕在天黑前回家,因為小路上沒有燈,漆黑一片。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外婆家,帶了一大袋螃蟹放在踏板上,沒想到,車子的震動讓螃蟹來了個乾坤大挪移,到了外婆家我們才發(fā)現(xiàn)螃蟹不翼而飛了,我和媽媽心疼不已,抱怨路太難走。回家把這件事說給爸爸聽,爸爸說:“你猜我們小時候是什么路?”
“難道是土路?”我?guī)е幌嘈诺恼Z氣,試探著問。
“對了,就是土路,出去基本是步行,最怕遇到下雨天,穿膠鞋走路會陷進去很深?!?/p>
“對對,奶奶跟我說過,你上小學的時候,她給你買了一雙新膠鞋,你好不容易盼到下雨天,興奮地跑出去玩,走到路中間時,陷在泥里拔不出來,急得大哭,哈哈……”我和媽媽笑起來。
然而,短短幾年的時間,家鄉(xiāng)的道路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了通往省會合肥的高速公路,有了去阜陽的城際高鐵,還有正在修建的通往楊橋的柏油路。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便捷。
爸爸說,我們每個人的路也一樣,只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路總會越來越好的!
點 評
作者沒有泛泛地談論中國的發(fā)展變化,而是把從前坑坑洼洼的泥土路與現(xiàn)在平整結實的柏油路進行對比,從一個很小的側面折射出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fā)生的巨大變化,謳歌了黨的富民政策,抒發(fā)了“我”的真切感受。以小見大構思精巧,令人拍案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