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凌云 韓馨慧
作為臨床常見內分泌疾病之一, 糖尿病存在損傷人體多個器官、多個系統的可能性, 大大加劇患者自身痛苦, 影響其生活質量。即便臨床尚未出現根治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但是胰島素泵能有效緩解患者病情, 是目前臨床最為理想的治療方法[1,2]。同時, 由于攜帶胰島素泵不同程度影響患者日常生活, 遭到患者心理層面排斥, 存在限制胰島素泵治療效果的可能性。如何保證胰島素泵治療效果, 是護理人員日常工作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本研究重點分析優(yōu)質護理方法的使用價值,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科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患者個人意愿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8例, 女23例,男女比例28∶23;年齡最大72歲, 最小51歲, 平均年齡(69.4±5.7)歲;平均病程(2.1±0.3)年。觀察組患者中男27例,女24例, 男女比例27∶24;年齡最大71歲, 最小50歲, 平均年齡(69.5±5.6)歲;平均病程(2.2±0.4)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行胰島素泵治療,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采取優(yōu)質護理, 具體如下。
1.2.1 心理疏導 護理人員予以患者精神層面安慰及鼓勵,耐心解答患者內心疑慮, 了解胰島素泵治療的重要性, 適當列舉攜泵控制血糖的病例, 減輕患者內心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 尤其是克服日常生活不便的方法, 促使患者精神層面始終處于愉悅狀態(tài), 不受外界環(huán)境干擾, 有助于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 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
1.2.2 飲食調整 為了控制血糖指標始終處于正常范圍,護理人員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調整日常飲食方案, 嚴格控制總體熱量攝入, 不得過多、不宜過少, 確保膳食方案規(guī)劃合理性,并且提前分類各種食物, 有針對性、有計劃性攝取各種食物,治療期間戒煙、戒酒,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吃瓜果蔬菜,有助于保持體重。
1.2.3 建立護理服務的操作指引 緊緊圍繞患者需求, 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科室全體護理人員共同學習、查閱大量胰島素泵治療護理相關標準、指南、文獻等, 聯系實際工作經驗, 并多方咨詢、請教, 制定一系列胰島素泵使用、管理制度、標準及工作流程等, 建立科室胰島素泵規(guī)范化手冊,作為優(yōu)質護理服務實施過程中的操作指引等。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根據本院自制調查問卷, 將患者對護理服務工作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護理滿意度=滿意率+基本滿意率。②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不滿意12例、基本滿意22例、滿意17例;觀察組患者不滿意3例、基本滿意21例、滿意27例。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4.12%高于對照組的76.4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護理前,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本組護理前, 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s, mmol/L)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s, mmol/L)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51 9.54±1.27 6.87±1.03a 12.61±1.68 8.92±1.37a觀察組 51 9.55±1.28 6.35±0.85ab 12.57±1.67 7.51±1.12ab t 0.040 2.781 0.121 5.690 P>0.05 <0.05 >0.05 <0.05
有研究資料顯示, 糖尿病致病因素相對復雜, 例如:激素代謝紊亂及內分泌失常等, 造成機體糖代謝失衡, 以血脂高、血壓高及血糖高為典型臨床癥狀。機體長時間處于高糖狀態(tài), 存在引發(fā)其他并發(fā)癥的可能性, 促使患者飽受疾病摧殘。伴隨社會進步及經濟發(fā)展, 醫(yī)療水平日趨成熟, 臨床對于糖尿病的治療效果要求日趨嚴格[3-5]。胰島素泵作為目前臨床最為先進的糖尿病治療手段, 主要通過模仿人體胰島素排放生理模式取得令人滿意的血糖控制效果, 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領域, 但是受大多數患者疾病認知不足的影響, 往往無法接受長期攜帶胰島素泵, 促使其治療依從性普遍偏低,反而限制治療效果[6-8]。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 優(yōu)質護理主張利用健康宣教、疾病指導、規(guī)范管理等手段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 大大增強患者及其家屬對于疾病認知, 糾正其原有的抵抗心理, 能充分發(fā)揮護理手段的作用, 最大限度減輕患者痛苦, 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9-11]。除治療疾病外, 優(yōu)質護理以向患者提供精神、心理層面安慰及鼓舞為切入點, 促使患者始終處于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積極配合后期治療。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4.12%, 高于對照組的76.4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本組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實行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良好, 可大大提高護理滿意度, 并確保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因此, 具備推廣及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