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
企業(yè)為了生存與發(fā)展,會不斷地進行長期投資。長期投資需要大量的資金,投資決策的好壞會影響企業(yè)未來的經營狀況。長期投資決策成為企業(yè)管理的重要部分,金額大、風險高,一旦決策失誤,必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一、資本預算的應用與過程
(一)資本預算涉及企業(yè)管理的很多方面,例如為擴大業(yè)務而購置機械設備的擴張性項目,為確保環(huán)境保護與工作場所安全的強制性項目,更換現有設備的重置性項目。
(二)資本預算的編制要考慮項目維度與時間維度,確認預算支出與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保持一致,發(fā)掘備選投資項目,比較每一個方案的收入、費用、現金流,選擇收入超過成本的差額最大的項目,通過內外部渠道融資,并保持監(jiān)控,使項目始終保持在資本預算范圍內。
二、現金流計算
(一)現金流分析注意事項
要考慮會計期間所有影響項目的現金流入與流出,沉沒成本是不相關成本,而機會成本是相關成本。折舊本身不影響現金流量,但要考慮其帶來的稅盾影響?;I集資金未來支付的利息不需考慮,凈營運資本發(fā)生在期初與期間,期末都會收回。
(二)現金流的時間假設
項目開始的現金流包括新設備購置成本與資本化的費用、凈營運資本的增減、替換舊設備的現金流入與流出。營運期間的現金流包括投資產生的現金流入、材料與人工等現金流出、額外凈營運資本的追加,基本的計算公式有兩種:稅后凈利潤+折舊,稅后經營現金流+折舊稅盾。處置期的現金流包括營運資本釋放的現金流入、資產處置的收益。
(三)案例分析
HB公司打算購入新設備,設備的成本是9萬元,安裝費和運輸費2萬元,使用4年后的殘值是4.3萬元,購入后每年帶來營業(yè)利潤4萬元,期初應收賬款6000元,應付賬款2000元。采用加速成本回收制度計提折舊,折舊率第一年33.33%,第二年44.45%,第三年14.81%,第四年7.41%,稅率40%。分析期初增量現金流:資本化支出9萬+2萬=11萬,凈營運資本追加6000-2000=4000,現金總流出11.4萬元。分析營運期間現金流:采用公式營運期間現金流=稅后經營現金流+折舊稅盾,以第一年為例,現金流為4萬*60%+11萬*33.33%*40%=38665.2元,其余三年同理,現金流分別為43558元、30516.4元,27260.4元。分析期末增量現金流:除了考慮第四年營運期間30516.4元的現金流,還要計算期初4000元凈營運資本的收回,處置資產2.52萬(4.2*60%)的凈收益,所以期末總現金流為59716.4元。
三、長期投資決策分析方法
(一)分析方法的計算
使用NPV(凈現值)法首先確定每年的凈現金流與必要報酬率,進而確定每年的貼現系數,計算出未來現金流的現值,最后減去初始投資額,若NPV大于0,接受投資項目,小于0,則拒絕。IRR又稱內含報酬率,是一個能將NPV等于0的折現率,將IRR與企業(yè)預先設定的最低回報率對比,若IRR低于最低回報率,拒絕該項目。評估單一項目時,NPV與IRR得出“拒絕或接受”的結論是一樣的,即NPV>0,則IRR>最低回報率。但對于互斥項目,兩種方法會得出矛盾的結論,NPV下可以接受項目,IRR下項目會被拒絕。例如,海倫公司正在評估兩個互斥的投資項目,貼現率為10%,A項目第0年投入資金100元,第1年凈現金流為0,第2年為400元;B項目第0年投入資金100000元,第1年凈現金流為0,第2年為156250元。使用IRR,計算出A項目為100%,B項目為25%,會接受A項目。使用NPV,計算出A 項目為231元,B項目為29132元,會接受B項目。不同的投資結論是因為互斥投資方案的年限、規(guī)模、現金流模式存在差異,這時候NPV應成為唯一有效的評估依據。
(二)NPV與IRR的比較
NPV優(yōu)點:具有廣泛的使用性,理論比其他方案更完善;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能夠反映不同投資方案的凈收益;可用于互斥項目的比較。缺點:絕對數值不能用于比較不同規(guī)模的投資方案;不能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報酬率;可以根據風險的大小對折現率進行調整,但折現率的不同會導致錯誤的決策。
IRR優(yōu)點: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相對數值可用于比較不同投資規(guī)模的項目;反映期望回報率,對投資者來講更淺顯易懂。缺點:當現金出現多次波動時,會出現多個IRR;不可以用于評價某種可能的項目組合所產生的效果;IRR假設公司將資本預算項目的現金流入進行再投資,再投資利率等于IRR,這一假設不易實現。(作者單位:河北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