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紅 王維濤 陳兆波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臨床治療中采用替吉奧、阿帕替尼聯(lián)合療法對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療效 果和影響。方法 52例晚期胃癌患者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 26例。實驗組 患者給予替吉奧化療聯(lián)合阿帕替尼靶向治療 ,對照組患者給予單一替吉奧化療治療。對比兩組患者 的治療效果及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jié)果 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 88.46%(23/2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1.54%(16/2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 P<0.05)。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毒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 義(χ2=0.0937, P=0.7595>0.05)。結(jié)論 在臨床治療中對晚期胃癌患者予以替吉奧、阿帕替尼聯(lián)合治療 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可有效緩解患者病情, 不增加毒副反應。
【關鍵詞】 替吉奧;阿帕替尼;晚期胃癌;臨床療效
【Abstract】 Objective ?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influence of tegafur combined with apatinib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Methods ? A total of 52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2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egafur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apatinib targeted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egafur chemotherapy only.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8.46%(23/26) than 61.54%(16/26)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reatment (χ2=0.0937, P=0.7595>0.05). Conclusion ? During clinical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combination of tegafur and apatinib shows good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it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without increas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Tegafur; Apatinib;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Clinical efficacy
胃癌作為消化道疾病診療中常見的惡性腫瘤, 近年來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增長, 且由于胃癌前期發(fā)展緩慢, 潛伏期較長, 早期癥狀不典型, 患者出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疾病相關癥狀, 導致臨床診出率較低, 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為胃癌晚期, 失去手術治療的最佳機會。目前, 臨床治療中主要采用化療實現(xiàn)對胃癌晚期患者的治療, 以延長其生存時間, 但單純化療所具有的不適反應較多, 且療效具有一定局限性[1]。因此, 為觀察分析臨床治療中采用替吉奧、阿帕替尼聯(lián)合療法對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影響, 故納入本院52例患者開展研究,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腫瘤科接受治療的晚期胃癌患者52例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2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7例, 女9例;年齡38~57歲, 平均年齡(47.62±6.47)歲;腫瘤分期:Ⅲ期患者17例, Ⅳ期患者9例。實驗組患者中男15例, 女11例;年齡35~59歲, 平均年齡(47.08±6.11)歲;腫瘤分期:Ⅲ期患者18例, Ⅳ期患者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臨床研究在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予以實行。納入標準:經(jīng)知曉研究內(nèi)容后患者及其家屬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經(jīng)病理及CT檢測后確診為胃癌Ⅲ期或Ⅳ期患者。排除標準:存在癌細胞轉(zhuǎn)移或擴散癥狀者;生存期預估<3個月者;存在嚴重心肝腎功能異?;蚣膊≌?參與研究前3個月內(nèi)未接受其他類別研究治療。
1. 2 治療方法 實驗組患者給予替吉奧化療聯(lián)合阿帕替尼靶向治療, 采用替吉奧(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40137)40 mg, 于每日早、晚餐后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商品名:艾坦, 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40103)0.25 g, 1次/d。對照組患者給予單一替吉奧化療治療, 服用方法同上。兩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21 d, 共治療6個周期, 治療期間于每2個周期治療結(jié)束后對患者病情進行一次評估, 且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予以相同消化道保護、護肝及護腎等輔助治療、護理措施[2]。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根據(jù)患者治療前和治療結(jié)束后的腫瘤CT掃描結(jié)果對治療效果進行判定:顯效:患者腫瘤直徑減少≥30%, 且各類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或消失;有效:患者腫瘤直徑減少25%~29%, 且癥狀出現(xiàn)一定好轉(zhuǎn);無效:腫瘤直徑未出現(xiàn)明顯改善或增生, 且患者癥狀加劇。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8.46%(23/2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1.54%(16/2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發(fā)生腹瀉3例, 嘔吐2例, 白細胞減少2例, 口腔黏膜反應1例, 毒副反應發(fā)生率為30.77%(8/26);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發(fā)生腹瀉2例, 嘔吐2例, 白細胞減少1例, 高血壓1例,?皮膚反應1例, 毒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92%(7/26)。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毒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937, P=0.7595>0.05)。
3 討論
胃癌是黏膜上皮細胞病變引發(fā)的惡性腫瘤疾病, 該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一直處于較高狀態(tài), 且在我國具有較為明顯地域性差異。目前醫(yī)學界對于胃癌的致病因尚無明確定論, 與患者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家族遺傳等因素均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 且均有較長的病情發(fā)展期, 患者在接受病情診斷時, 晚期胃癌的診出率較高, 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具有嚴重影響。且晚期患者手術治療擴散幾率較高、身體條件難以符合手術指征, 姑息通過化療延長患者生存周期[3]。
本次研究結(jié)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毒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替吉奧目前作為臨床一線化療中所采用的一類主要治療藥物, 通過其成分中替加氟、吉美嘧啶與奧替拉西鉀在人體內(nèi)迅速作用, 短時間內(nèi)增加患者血液內(nèi)的藥物成分濃度, 通過血循環(huán)到達病灶實現(xiàn)治療, 此類藥物毒副反應較大, 患者難以長期持續(xù)治療[4-6]。阿帕替尼作為新型癌癥靶向治療藥物, 通過對腫瘤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受體細胞內(nèi)酪氨酸激酶合成作用的有效拮抗, 并對其酶活性的有效抑制, 實現(xiàn)對患者腫瘤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受體因子合成轉(zhuǎn)導通路的有效阻斷, 從而降低腫瘤血管的增生活性, 減緩腫瘤生長速度, 從而實現(xiàn)治療, 且人體對該藥物的耐受度較高。但兩類藥物在聯(lián)合作用情況下隨著治療效果的提升, 毒副反應會發(fā)生相應累積, 增加治療難度, 需在臨床治療中根據(jù)患者體征謹慎選用[7, 8]。
綜上所述, 在臨床治療中對晚期胃癌患者予以替吉奧、阿帕替尼聯(lián)合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不增加毒副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晉軍. 阿帕替尼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晚期胃癌效果觀察.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 5(60):54.
[2] 張喜愛. 替吉奧聯(lián)合阿帕替尼與單藥替吉奧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對比. 罕少疾病雜志, 2018, 25(2):36-37, 70.
[3] 馬靚, 趙霞, 錢琦, 等. 阿帕替尼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觀察. 腫瘤藥學, 2018, 8(2):174-178.
[4] 黃毅超, 劉云軍, 何宛謙, 等. 阿帕替尼與替吉奧聯(lián)合治療晚期胃癌療效分析及對相關細胞因子的影響. 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消化雜志, 2018, 26(3):252-255.
[5] 田春艷, 彭仁, 白婷婷, 等. 阿帕替尼不同起始劑量治療晚期胃癌不良反應及療效觀察. 實用腫瘤雜志, 2018, 33(1):66-69.
[6] 樊鑫鑫, 呂慧芳, 陳貝貝, 等. 替吉奧聯(lián)合阿帕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效果觀察并文獻復習. 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7, 9(2):63-67.
[7] 周雷, 孫延沙, 王小龍, 等. 阿帕替尼聯(lián)合替吉奧在晚期胃癌二線及以上治療中的臨床療效觀察. 當代醫(yī)學, 2018, 24(5):52-54.
[8] 張亦芹, 王蕊. 替吉奧聯(lián)合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胃癌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護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18, 33(2):138-139.
[收稿日期: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