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連奇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HCY)合并心力衰竭(心衰, HF)患者采用葉酸干預的臨床療效。方法 6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利用數(shù)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葉酸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腦尿鈉肽(BNP)含量及6 min步行距離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清HCY、BNP及6 min步行距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6 min步行距離(313.6±91.2)m長于對照組的(261.6±93.5)m, 血清HCY(15.65±3.14)μmol/L、BNP(512.8±271.5)pg/ml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85±4.76)μmol/L、(786.6±324.8)pg/m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力衰竭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葉酸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且費用低廉, 對遠期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關鍵詞】 葉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心力衰竭;同型半胱氨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50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臨床終末期常見疾病及第一致死因素, 全球患病率近2.0%, 其中慢性心力衰竭5年生存率<20.0%, 對心力衰竭患者及時干預, 精準用藥顯得尤為重要 [1]。近來研究發(fā)現(xiàn)血液中HCY含量與心腦血管疾病呈現(xiàn)正相關性, 且與糖尿病、周圍血管疾病密切相關。而葉酸是目前公認降低HCY最為有效的手段, 在心力衰竭治療中是否能夠利用葉酸達到改善心功能仍在探討中, 故開展本次研究, 為今后心力衰竭治療積累經(jīng)驗, 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7~12月在本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療的6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符合相關診斷、納入標準。將患者利用數(shù)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30例。兩組患者原則上不在同一病室。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1. 2 診斷標準 參照Framingham的《心力衰竭診斷標準》(1971年)及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內科學》(第8版)進行心力衰竭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診斷[2]。
1. 3 納入標準 ①符合診斷標準;②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Ⅳ級;③年齡35~75歲(含75歲);④患者有自主行為能力, 無精神障礙等相關疾病;⑤患者同意治療方案, 自愿參加本次觀察。
1. 4 排除標準 ①合并嚴重的神經(jīng)、呼吸、消化、免疫、血液等系統(tǒng)疾病與惡性腫瘤者;②2周內發(fā)生感染未能控制, 6個月內進行過手術治療;③來院前已開始系統(tǒng)使用藥物或葉酸進行治療者;④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⑤對本次觀察所使用藥物, 有明確過敏史者。
1. 5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 其中口服氫氯噻嗪片25 mg, 螺內酯20 mg, 地高辛片0.125 mg, 1次/d, 并根據(jù)病情調整其他用藥。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葉酸治療, 葉酸片(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2020215)5 mg, 3次/d, 口服。兩組患者均進行12 d的治療。
1. 6 觀察指標 在入院當天及出院前檢測兩組患者的血清HCY(采用循環(huán)酶法測定)、BNP(采用熒光免疫法測定)含量, 利用6 min步行測試患者活動能力, 分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指標變化情況。
1. 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清HCY、BNP及6 min步行距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6 min步行距離長于對照組, 血清HCY、BNP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認識的不斷深入, 發(fā)現(xiàn)其與心腦血管疾病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每降低血清HCY 3 μmol/L,?卒中發(fā)病率風險可降低1/4, 而缺血性心臟病發(fā)病率可降低19.0%, 而血清HCY>17 μmol/L時, 冠心病發(fā)病風險升高3倍以上, 且隨著不斷升高風險按比例增加[3]。在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CY超過正常值時, 5年死亡率達到1/3;而控制在<9 μmol/L時死亡率不足3.5%[4]。在我國有近50.0%的冠心病患者出現(xiàn)過心力衰竭, 且最終多因心力衰竭導致死亡;而病理機制上認為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導致代謝紊亂以至于出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有關[5-7]。而HCY可激活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 引發(fā)1、3型膠原蛋白表達增加, 導致心肌結構改變及重構, 出現(xiàn)纖維化導致收縮與舒張功能障礙。另一方面HCY可氧化生成過氧化氫與氧自由基, 促進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 導致總膽固醇大量合成并沉積, 出現(xiàn)脂代謝異常, 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 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葉酸正是維持體內氧化還原與甲基化平衡的氨基酸, 維持蛋氨酸與HCY循環(huán)的平衡, 保證正常的攝入狀態(tài)[8, 9]。在本次臨床觀察中也發(fā)現(xiàn), 加用葉酸的觀察組患者治療后BNP水平明顯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 且6 min步行距離長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P<0.05), 說明降低HCY, 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且在臨床中發(fā)現(xiàn)補充5 mg與10 mg、3次/d葉酸, 臨床療效上無差異。作者在隨訪部分患者后, 發(fā)現(xiàn)觀察組預后優(yōu)于對照組, 可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且長期服用效果更加突出。綜上所述, 在臨床心力衰竭治療中如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加用葉酸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及患者生活能力, 且對中遠期收益明顯。>65歲人群、無明顯禁忌證患者可配合B族維生素使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4, 42(2):3-10.
[2] 葛均波, 徐永健. 內科學. 第8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166-176.
[3] 程絲, 馮娟, 王憲.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治療研究進展. 生理科學進展, 2011, 42(5):329-334.
[4] 那開憲, 余平, 張桂云, 等. 應高度重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心力衰竭的關系. 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 2014, 42(8):4-7.
[5] 劉沙沙, 田祥, 李放, 等. 葉酸干預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6, 31(7):649-653.
[6] 李俊, 李彬, 齊娟飛, 等. 聯(lián)用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薈萃分析.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5, 43(6):554-561.
[7] 邱艷, 洪鷺蓉, 林娟. 葉酸、B族維生素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者心室重構及心功能的影響.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2, 20(2):244-245.
[8] 蔣慶淵, 陸銘, 李錦玉, 等. 冠心病心力衰竭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者葉酸和B族維生素治療的臨床價值研究.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7, 16(11):1096-1099.
[9] 余木生, 熊春霖, 許通文. 葉酸、維生素B12治療對慢性心力衰竭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者心功能的影響. 海南醫(yī)學, 2017, 27(8):1237-1239.
[收稿日期: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