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娟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大家越來越重視特殊學生的教育問題。教育作為一項社會活動,主要是以人為核心進行的,且接受教育是每個人的基本需求。而音樂教學作為特殊教育學校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其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特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發(fā)揮教學育人的作用,使學生形成健康的道德觀。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并加以反思,對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 特殊教育 音樂教學
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音樂教學的意義
音樂教學作為特殊教育學校中的一項重要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在學生道德品質的完善和健康成長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音樂教學不僅能夠滿足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心理需求,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自信的生活態(tài)度;并且,音樂能夠使人類產生共鳴,通過將身體與音樂配合,可以為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建立自信、向上的態(tài)度提供保障,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除此之外,在特殊教育學校進行音樂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擺脫孤僻的心理狀態(tài),進一步促進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特殊學校音樂教學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對學生的心理輔導
現(xiàn)階段,在特殊教學學校開展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缺少對學生心理活動的輔導。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78所工讀學校中,只有32所學校配備了專業(yè)的心理教師,甚至還有一些學校沒有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同時,很多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注重課本內容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實際情況,導致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難以發(fā)揮出實際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在工讀學校教育過程中,很多“問題學生”的問題主要來源于心理障礙,在心理問題得不到糾正的情況下,行為問題的塑造難以發(fā)揮出實際效果。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無法了解學生問題行為背后的原因,深入到“問題學生”的心靈世界中,就很難發(fā)揮出教學的實際效果。
(二)教師缺乏一定的研究意識
我國工讀學校普遍采用“24小時封閉式值班管理”模式,而值班管理在工讀學校教育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教師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往往會忽略學生的心理教育和個案研究,缺乏對學生問題的關注和研究意識。久而久之,教師就會產生一定的懈怠心理,缺乏教學激情和人文關懷,進而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不讀書、不寫作、不研究”的局面。
(三)學校特殊音樂設備的缺失
通常情況下,特殊學校的音樂教學應該配備音樂教室、樂器和一定的音樂場地。但多數(shù)學校由于缺少充足的資金,導致很多學校往往將普通教室作為音樂教室,且只有少量的樂器。與此同時,學校由于缺少寬敞的音樂場地,無法為學生提供表演和實踐的機會,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
三、發(fā)展特殊學校音樂教育的優(yōu)化措施
(一)做好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
通常情況下,工讀學生都有自身的性格和特點,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家長把學生送來工讀的原因,通過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等方式,消除學生與家長之間的矛盾,并鼓勵學生通過打電話等方式加強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同時,教師也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緩解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系,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除此之外,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應深入學生內心,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尊重和愛護學生。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擺脫心理負擔,還能夠使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使教師和學生形成和諧的關系,進而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二)改進教學觀念
現(xiàn)階段,我國特殊學校教育中的音樂教學模式往往是以娛樂為目的,這樣雖然為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快樂,但卻無法充分發(fā)揮出音樂教學的目的。因此,相關教育部門應該充分認識到特殊學校音樂教學的目的,充分發(fā)揮音樂教學在學生健康成長中的作用,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特點,樹立良好的教學理念,并加大資金投入,為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同時,教育部門應當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相應的培訓活動,不斷學習,豐富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能力。教師應該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生活狀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特殊學校音樂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保障。
(三)轉變教育模式
特殊學校教育要想改善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必須加強對教學模式的改革,不斷適應社會的多元化發(fā)展需求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社會的發(fā)展狀況,積極轉變教學模式,逐漸由“粗放、單一”的教學模式向“精細、多維”的教學模式改善。同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比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該將學生作為音樂課堂的主體,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興趣愛好等進行課堂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同時,由于工讀學校的學生性格比較孤僻,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自身狀況,選擇科學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關心,建立融洽、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為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社會經濟的快速進步,大家越來越重視特殊學校的教育,而音樂教學作為特殊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教育部門必須加強對其重視程度。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應該順應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需求,并加強對學生問題、教學理念、教學手段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劉蕊.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學方法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3):112-113.
[2] 龔格.工讀學校學生音樂教學活動干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
[3] 薛玉娟.淺談工讀學生音樂興趣的激發(fā)[J].新課程:教師,2008(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