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爽
摘 要:現代教育要求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fā)展的人才,音樂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本文以高中音樂教學為研究視角,針對高中音樂活動設計展開分析討論,從目標設計、形式設計、內容設計三個維度探討如何提高音樂活動課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音樂;活動設計
前言:高中音樂教學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得學生在音樂藝術的熏染與感召下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所以高中音樂教學實踐中體驗式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就凸顯了音樂活動的重要性,如何設計出滿足高中生價值訴求的音樂活動已經成為廣大教師集中思考的問題。
一、高中音樂課活動目標設計:整體性與可操作性
活動目標是活動的指南,活動的有效性很大一部分由活動目標所決定。在音樂活動課目標設計的過程中,音樂教師一定要從音樂教育的核心與宗旨出發(fā),考慮到高中生的基本特點,確定可操作性的音樂活動。如果我們設計的活動不具備極強的可操作性,那么在其指導下的音樂活動組織實施起來就會比較困難,對于課業(yè)負擔本就比較重的高中生來講就不會激發(fā)他們的參與興趣,最終也就無法實現活動目標。基于此,教師設計活動目標的過程中,一定要本著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見機行事的基本原則,避免大張旗鼓、流于形式[1]。
例如,針對音樂欣賞課《非洲音樂》的教學實踐中,一般教師的活動思路都是要求學生準備鼓,并將其帶到班級,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準備環(huán)節(jié)的難度,不利于提升活動的有效性。所以教師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可以要求學生將課本平放在自己的雙腿上,之后利用雙手去敲擊課本,雖然無法發(fā)出比較逼真的鼓聲,但是有利于學生進行節(jié)奏練習,最主要的優(yōu)勢在于取材及其便利。由此可見,我們設計活動目標的過程中,不要過于程式化,而是應該換個思路、換個方向,有時也需要站在高中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一方面要將提高活動的可操作性為目標,另一方面也要方便取材。
二、高中音樂課活動形式設計:互動性與審美性
教學需要有方法,但是教學的方法始終不是固定的,而是要與時俱進。很多時候一節(jié)高效的音樂課只需要一個趣味性的音樂活動就可以使得課堂變得魅力四射、生機勃勃;但是也有很多時候我們竭盡全力的去設計了很多音樂活動,但是卻沒有收獲自己想要的效果。對于后者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音樂教師在設計音樂活動的過程中缺少巧妙變通、靈活機動的思想[2]。
例如,高中音樂教學中欣賞少數民族民歌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如果利用常規(guī)的教學活動設計理念,都是引導學生分析中國主要少數民族的特點,之后引導學生總結各個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地理環(huán)境與宗教信仰等,之后開始為學生介紹民族典型的樂器和比較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民歌,中間也可能穿插一些舞蹈、服飾、表演風格的內容。在這種常規(guī)的教學活動中,很難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有效性也就無從談起?;诖?,我們應該認識到新時期中的高中生受到多元文化價值與審美取向的影響,基本都不愿意聽民歌,而是對周杰倫等流行音樂比較熱衷,也有一部分學生喜歡日韓音樂。所以在教學活動形式上,我們不妨換一個思路,順著學生的意愿去設計音樂活動,在課堂中利用分組競猜的方式將學生的思維貫穿起來。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降央卓瑪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韓紅的《家鄉(xiāng)》、刀郎的《懷念戰(zhàn)友》三首歌曲,之后引導學生分析聽到的歌曲中囊括了哪個民族的音樂風格,并且說出理由。在學生發(fā)表完自己的見解之后,學生已經對蒙古歌曲、藏族歌曲充滿了興趣,此時趁熱打鐵,為學生播放一些比較典型的純民族音樂,引導學生體會民族音樂的魅力,教會學生如何欣賞民族音樂,如何感知民族音樂當中表達的情感。這種設計方式使得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在多重感官模態(tài)的刺激下,學生可以對音樂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高中音樂課活動內容設計:層次性與適度性
第一,音樂活動內容要具備層次性。也就是說在設計音樂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換言之就是教師要了解班級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技巧能力情況,并且結合具體問題做出具體分析。例如在民族音樂欣賞這一教學中,教師設計的民族音樂曲目一定要契合現代高中生的審美取向以及性格特點,要一開始就將那些難以接受的民歌強加給學生。第二,音樂活動的內容必須要具備適度性。依舊以民族音樂欣賞一課為例,我們引導學生感知到各民族音樂的風格與特點即可,不要過分的去填鴨式的輸入一些理論知識,避免對學生帶來過重的負擔,影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偠灾詡鬟_美、認知美為目標設計活動的內容。
結語:進一步提高音樂活動有效性是實現音樂教育目標的需要,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審美取向、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需要,是推動素質教育健康發(fā)展的需要。希望文章的闡述,可以為廣大高中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實踐工作帶去參考與借鑒,推動音樂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曉東.創(chuàng)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J].學周刊,2019(14):140.
[2]梅潤清.微探高中音樂課活動設計的有效性[J].北方音樂,2012(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