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花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語言性質(zhì)的學科,必須要注重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朗讀作為閱讀教學的—個環(huán)節(jié)和手段,它起著其它學習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文探討指導朗讀的方法:教師范讀,以情披文;注重形式多樣的練習,促進學生感情朗讀成長的紐帶;聯(lián)系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感情朗讀訓練。
關鍵詞:語文教學;朗讀訓練;有效運用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diào)朗讀,表現(xiàn)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币虼?,恰當?shù)?,充分地進行朗讀訓練的有效指導,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和陶冶學生情操。下面就語文朗讀訓練指導的有效運用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教師范讀,以情披文
一篇文章,在教師聲情并茂朗讀的基礎下,學生能快速的把握文本的思想感情,從而快速奠定了學生對學習文本的感情需要。那么學好文章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所以,教師標準的普通話范讀,準確傳達作品的情感,加上學生的模仿性極強的特點,學生就能以聽助讀,在模仿中糾正自己的發(fā)音、語氣及句讀等方面的錯誤,掌握朗讀方法,提高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力。因此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
二、注重形式多樣的練習,促進學生感情朗讀成長的紐帶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提高學生的感情朗讀,學生應在開展形式多樣的的朗讀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
(一)利用課前五分鐘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情懷。學生通過朗讀分享的形式,讓學生朗讀自己收集來的美文,來鍛煉學生的膽量,與人合作的思想,這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效提高朗讀水平。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資源。通過播放錄音讓學生模仿聆聽,找準朗讀感情基調(diào),在模仿中提高朗讀水平。多媒體技術(shù)信息發(fā)達,錄音效果聲情并茂,節(jié)奏鮮明,音樂伴奏悠揚,意境鮮明,能讓學生在有聲的朗讀訓練中陶冶情操。如:教學《三峽》這一課,在訓練有感情朗讀、理解課文時,我便采用給畫面配音的方法,播放課文動畫,讓學生對照課文給畫面配音,嘗試做配音演員的樂趣,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朗讀訓練中,讀出了文中的美,文中的趣,文中的情。
(三)注重合作,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根據(jù)文本需要進行設計朗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互助互贏的前提下提高朗讀水平。如教《皇帝的新裝》這一課時,為了讀出不同人物的個性,我以分角色朗讀法、邊演邊讀的訓練方式讓學生深入角色,把人物個性讀活起來,從而有效的通過朗讀的訓練方式增強了學生合作意識。
(四)大膽激勵學生,讓學生放聲朗讀訓練。不同文本,所需要朗讀的訓練方式不同。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朗讀的訓練方式的指導,這樣才能加強學生的朗讀技巧。所以在朗讀的過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引導。大膽鼓勵學生愛讀、喜歡讀。學生可以讀篇、讀段、讀句、讀詞;自己讀、同桌之間讀,分組讀、分組比賽讀;大聲讀小聲讀、暗暗讀,以講話方式等訓練方式,激勵學生投入文本,讀出感情,讀出韻味。如我在教《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課時,我大膽引領學生以講話的讀書方式來訓練學生。在有效的訓練下,學生很快的把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益,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興趣。
三、聯(lián)系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感情朗讀訓練
在語文朗讀訓練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jié)合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體驗、學習體驗、提取和重組生活信息,讓學生與文本的作者達到情感共鳴,達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我在教《金色花》這一課時,其中有一句是媽媽嗔怪兒子是壞孩子的話,原句是“你去哪了,你這壞孩子”,無論學生怎么讀,都讀不出媽媽那種特有嗔怪的語氣來。我引導學生,閉上自己的眼睛,想象一下,當自己不在母親身邊,母親想念自己渴望自己馬上出現(xiàn)時,當她尋找你或大聲喊叫你時,你突然朝著媽媽做一個夸張的鬼臉,便出現(xiàn)在媽媽面前。媽媽這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這時說這句話“你去哪了,你這壞孩子”時,會是怎樣的語調(diào)?學生馬上意會到了。便有個學生站起來說:“你這個小鬼,你知道媽媽找你多著急嗎?真是的!”我趁熱打鐵,忙對學生們說:“對,你就用這種語氣讀一讀媽媽說的話?!碑斏婕暗缴?,學生朗讀批評的語氣、表情、動作便水到渠成了。通過聯(lián)系生活體驗的訓練方式,學生能在閱讀中見文生義,見義生情,讓學生在生活經(jīng)驗中去感受生活實際,讀出感情。
總之,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情況,靈活地采用多種朗讀方法指導,運用多種形式進行訓練。只要在指導的設計上多花一些工夫,突出“巧”字,就能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感情,提高朗讀技巧,從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皼]有朗讀的課只是一般的‘課,它不是美的語文課?!蔽覀儜撟尷首x訓練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使之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熱點和亮點,成為語文課堂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的切入點,在課堂教學中,使朗讀教學得到充分的有效的運用。
參考文獻:
[1]丁珍霞.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淺析[J].魅力中國,2017.
[2]陳秀美.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訓練之我堅見[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