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爽
【摘要】當前,國家和各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而音樂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前音樂教育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等,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主要探討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性,以期對各教學單位進行學前音樂教育有幫助作用。
【關鍵詞】學前音樂教育;幼兒素質;培養(yǎng);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13.5?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貫徹深入,幼兒素質教育越來越成為家長和社會關注的問題,其中音樂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孩子們的音樂素養(yǎng),有利于幼兒的全面健康發(fā)展,然而當前的學前音樂教育還沒有真正發(fā)揮它的作用,需要社會和各教育機構重視起來。
一、當前學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過于重視音樂技巧
進行學前音樂教育主要是通過提高幼兒聽力來開發(fā)智力,這與幼兒階段的教學目標一致,也與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相一致,然而在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老師們過度重視傳授音樂技巧,教導學生們怎么發(fā)音、怎么唱歌,而忽略了教育孩子們以歌聲來表達情感[1]。
(二)音樂教育功利化
學前教育是啟蒙教育,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是教育的主要目標,所以在這個階段要注意培養(yǎng)幼兒興趣。很多家長受到過去落后的教育理念影響,將學習音樂作為促進孩子以后發(fā)展的助力板,用大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去看待幼兒學前音樂教育,這樣是不正確的。學前音樂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對孩子們進行情感啟蒙,讓他們能感受音樂,通過音樂表達自己,一旦將音樂教育功利化,就偏離了音樂教育的軌道,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們的音樂素質[2]。
二、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一)能激發(fā)幼兒感知力
音樂是一種借由旋律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通過韻律的起伏變化與聽者產生情感共鳴。學前音樂教育是主要針對幼兒的音樂教育,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還比較幼稚,對世界的認識有局限性,對他們進行生動有趣的音樂教育,容易使他們投入其中,產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幼兒階段進行學前音樂教育有利于借助音樂讓他們更好的感知外界,通過感受音樂的魅力促進他們的情感表達,啟發(fā)智力。比如通過不同的音樂節(jié)奏讓孩子們有不同的音樂感受,快節(jié)奏的音樂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快樂,慢節(jié)奏的音樂可以讓他們放松,感受音樂帶來的安寧感覺。
(二)提高幼兒對音樂的鑒賞力
對幼兒進行學前音樂教育,可以讓孩子們在感受音樂的魅力之余產生積極的心態(tài),對孩子們正確三觀的養(yǎng)成也具有重要意義,能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此外,還可以提高孩子們對音樂的鑒賞力,讓他們能夠發(fā)現音樂的魅力,培養(yǎng)積極勇敢的心態(tài),為未來更好的成長打下基礎。
(三)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就要先激發(fā)他們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對學前期孩子進行音樂教育,能夠利用音樂的感召力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從而使他們積極勇敢地在音樂世界里探索,提高孩子們探索求知的能力。知識的海洋是無邊無際的,只有在幼兒時期激發(fā)出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他們才會在未來積極探索,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四)陶冶情操
音樂具有能陶冶人情操的作用,幼兒時期學習音樂也能陶冶情操,讓孩子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聆聽音樂時,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不同的音樂類型能讓人們產生不同的聽覺體驗,比如如果是一首悠揚舒緩的音樂會讓人覺得輕松愜意,而曲調高亢的音樂會讓人斗志昂揚。對學前期幼兒進行音樂教育時,可以用音樂來凈化孩子們的心靈,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并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有利于促進孩子們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五)鍛煉肢體協(xié)調能力
老師們在進行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教孩子們邊唱邊跳,一方面可以讓他們更全面感受音樂的魅力,還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鍛煉身體,讓孩子們在活動的過程中慢慢打開自己,勇敢表達自己,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六)促進幼兒注意力集中
通過在學前期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可以提高他們感知音樂的能力,促進他們集中注意力,還能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在給孩子們進行學前音樂教育時,引導他們集中注意力,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借助不同的音樂類型,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音樂之美。老師們也可以采取自彈自唱的音樂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讓孩子們對音樂更有興趣。
(七)鍛煉幼兒聽力
老師們在對幼兒進行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目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幼兒年齡比較小,聽力沒有發(fā)育完全,所以他們唱歌有時候發(fā)音不準,但是可以通過進行音樂教育得到提高,通過提高聽力來提高他們的音樂水平,然而對幼兒的音樂聽力提高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老師們訓練孩子在節(jié)奏和旋律方面的把控力。
三、學前音樂教育的教學實踐
(一)創(chuàng)造學習音樂的良好氛圍
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力有極大的發(fā)展空間,老師們可以通過在學前音樂教學中使用情景教學法來激發(fā)他們發(fā)揮想象力,這有利于促進他們的智力發(fā)育。情景教學法主要是運用豐富的語言、有樂趣的音樂為孩子們營造一個生動的音樂氛圍,以此來調動孩子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陶冶情操,讓他們感受音樂的魅力。在進行學前音樂教育時,要營造一個安靜的、適合聆聽的環(huán)境,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歌詞中的情境。比如在教《下雨歌》時,老師可以給孩子們用語言描述一個情境,晴朗的天空突然烏云密布、狂風大作,引導孩子們想一下下面會出現什么情境,隨后讓孩子們模仿雨滴的聲音,再來教授歌曲。也可以將孩子們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表演,一名組員通過搖動鈴鼓來模仿雨滴滴落,并用敲擊三角鐵的聲音來模仿滴答聲,其他組員演唱歌曲。在這種情景教學中,激發(fā)孩子們學習音樂的興趣,讓他們在參與過程中增強實踐動手能力。
(二)進行體驗式教學
進行學前音樂教育主要是為了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樹立健康正確的審美觀,所以在整個音樂教育過程中,要讓孩子們通過欣賞音樂產生情感體驗,與音樂產生共鳴,感受音樂的魅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所以老師們在進行音樂教學時,要注意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讓孩子們參與到教學活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三)運用互助探究的教學方法
進行學前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一味給孩子灌輸音樂知識和技能,而是要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音調等,鼓勵運用音樂表達自己。在對幼兒進行學前音樂教育時,可以運用互助探究的教學方法,老師們?yōu)橛變簞?chuàng)造特殊的教學情境,鼓勵他們進行自主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開放性是互助探究教學法的一個特點,有利于調動孩子們學習音樂的積極主動性。
(四)重視合作
一首好的音樂是各方面綜合的成果,需要各個參與者協(xié)調合作。在進行學前音樂教育中,老師們可以用合作學習的模式來進行教學,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在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時要注重對幼兒進行學前音樂教育,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心理等因素的差異性,組織形式多樣的音樂教學活動,使學前音樂教育在提高幼兒綜合素質方面真正發(fā)揮作用。老師們在進行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音樂情境教學方法,調動孩子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進寶.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性分析[J].黃河之聲,2015(2):86-87.
[2]王晨.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性探究[J].藝術評鑒,2016(9):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