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麗 梅桂靜 魯麗梅
?
積極心理學對學生黨員“兩學一做”網絡教育影響
孟祥麗梅桂靜魯麗梅
(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 河北遷安 064400)
文章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態(tài)度以及應對方式進行社會調查。其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反感排斥>心甘情愿>無可奈何,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行為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退避>自責>問題解決。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的指導下,以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的方式進行的干預,結果發(fā)現,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行為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問題解決>退避>自責。
心理學;高校微文化;學生黨員;教育
為了解遷安學院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的現狀、特點,與學校心理輔導老師合作,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 ),選取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為調查樣本,材料與化工系,機械與自動化系,人文與商學系,建筑與礦業(yè)系,電氣與信息系五個系發(fā)放調查問卷400 份,收集398 份,比率占99.5 %。其中,可利問卷326 份,有效率81.5 %。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 )進行測量,結果顯示:88.04 %得學生心理處于正常范圍內,6.44 %的大學生具有輕度心理問題,4.29 %的大學生有中度心理問題,1.26 %的大學生有重度心理問題。從學生心理問題的種類分析,達到中度以上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因子:(1)焦慮:中度占22.09 %,重度占2.34 %;(2)強迫癥狀:中度占15.03 %,重度占0.61 %;(3)人際關系敏感:中度占10.74 %,重度占1.84 %;(4)偏執(zhí):中度占6.44 %,重度占0.61 %;(5)恐怖:中度占5.83 %,重度占1.53 %。(6)抑郁:中度占5.52 %,重度占0.31 %。
用孟萬金、官群編制的該問卷《大學生積極品質自評量表》[1],對大學生在的積極心理品質分為6個維度,共有62道題目。學生根據問題所描述的積極心理品質進行“非常和我不一樣”、“基本和我不一樣”、“不可以確定”、“基本和我一樣”、“完全和我一樣”五級評分。
表1 大學生積極品質自評量表平均分、標準差、最大值、最小值
結果顯示,大學生積極品質自評量表,均分最高的是“智慧”這個維度,表明了當代大學非常看重智能與知識兩項積極心理,均分最低的是“自我約束”和“自我超越”這兩個維度,這就表明當代大學生對自我的管理和約束不夠,以及通過自我努力得到自我超越的能力不夠。從表3可以看出,齊維度平均位大小的順序依次為:智慧>道德>理性>合作>自我約束>自我超越。
為了解遷安學院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態(tài)度以及行為方式,有效問卷326份,有效率81.5 %。自編的《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態(tài)度問卷》,該問卷共個10題目,問卷的Cronbacha系數為0.766,說明該問卷的信效度都比較理想。對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態(tài)度從反感排斥、心甘情愿、無可奈何三個維度上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態(tài)度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反感排斥>心甘情愿>無可奈何。說明大學生普遍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態(tài)度呈現排斥狀態(tài)。采用自編的《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行為問卷》,該問卷共個10題目,總問卷的Cronbacha系數為0.793,驗證性因素的相關指標都達到了統計學的相關要求。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行為具體的維度和為問題解決、退避、自責三個維度。結果發(fā)現,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行為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退避>自責>問題解決。說明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行為以退避和自責行為為主。
在2018年3月~2019年1月兩學期內共開展積極心理學輔導4次,學生逐步地對網絡宣傳“兩學一做”有了更加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并轉化為行為。發(fā)放調查問卷400份,收集395份,比率占98.8 %。其中,可利問卷371份,有效率92.7 %。其中女性189 份,男性182 份,學生黨員62 人。發(fā)放《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態(tài)度問卷》和《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行為問卷》。
對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態(tài)度三個維度分別為主動積極、逃避、自責。根據書記分析進行了描述性統計處理,研究結果表明,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態(tài)度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心甘情愿>反感排斥>無可奈何。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行為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問題解決>退避>自責。結果表明,大學生想具備的積極心理品質智慧和道德道德醫(yī)院,大學生積極品質整體方向趨勢向上,能看到自身的長處和優(yōu)點,也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為了提高大學生對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的態(tài)度并提高其實效性,通過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學們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避免逃避和自責行為,趨于解決在微文化下“兩學一做”教育中的實際問題。
[1]孟萬軍,官群.中國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編制報告[J].中國特殊教育,2009(8):71-77.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4.55
2018年河北省高校黨建研究會課題(NO:GXDJ2018B057)。
G642
C
2095-1205(2019)04-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