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光
【摘 要】新課程的理念提出以后,我國教育體系自上而下掀起了一陣改革的浪潮。在此背景下,以難學、難教著稱的高中物理學科也對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期望各位老師能夠按照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和目標組織學生參與課堂,對學生的知識、技能與科學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然而,由于深受傳統(tǒng)教育體制的影響,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品質難以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了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問題分析與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111-01
1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1.1 課堂教學仍是以教為主、以師為主的模式
根據(jù)筆者的走訪調查,至少有80%的高中物理教師沿襲了傳統(tǒng)教學理念,在課堂中仍舊側重“教”的部分。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是物理知識的輸送者,學生則是知識的接收者,也就逐漸形成了教師教多少學生學多少的局面,致使學生的學習行為永遠都在教師的教學行為之后,個人對于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被消磨殆盡,物理教學質量不升反降。當學生長久處于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時,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探索精神都會受到壓制,對于物理知識也總是一知半解,無法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自己的物理成績很難有所提高,對于物理學科的厭惡和排斥心理也會越來越嚴重。
1.2 教師講解時間遠遠超過學生的思考時間
經(jīng)過了解,高中物理教師在每一節(jié)課上都花費了60%左右的時間來講解知識,再加上布置作業(yè)、提問、做實驗,剩下的留給學生思考和研究物理問題的時間所剩無幾,有時候為了在下課之前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老師還會直接跳過學生思考問題的環(huán)節(jié),強行干涉學生的思路和思維,打亂其解決物理問題的步驟[1]。無論是老師在課上講解時間太長,還是老師對學生獨立思考過程的擾亂,都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難以保持清醒的判斷能力,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難以發(fā)展。
1.3 忽略了物理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
物理實驗是幫助學生了解知識形成的前因后果、加深學生理解的有效方式,然而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高中物理教師很少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做實驗的時間和空間,大多都是憑借口頭傳授理論知識和分析各種知識形成的過程來強化學生的記憶,不僅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還拉低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1.4 過于重視教學結果
高中物理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按照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來設置課堂流程,很少關心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也就因此減少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計劃性,弱化了三維教學目標的地位。在這種功利性極強的學習氛圍中,高中生對于物理公式、實驗、理論等的掌握全靠死記硬背,導致自身的基礎知識不牢固,一旦遇到極具靈活性的題目便找不到合適的方法來解決。
2 解決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有效策略
2.1 教師的教育理念應當與時俱進
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加強學習,既要深入學習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內容,也要認真研讀新時期的物理課本,將教學與現(xiàn)代教育觀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還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讓物理課堂與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保持一致。
2.2 善于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打造高效課堂
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立體、多元、有聲有色的物理課堂,在教學中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和諧互動,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2]。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方案,用豐富的教學形式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指導學生獨立思考和實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相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而言具有十分消極的影響。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及時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重視培養(yǎng)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抽象和形象思維、動手實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及物理核心素養(yǎng),以實際行動踐行新課改的核心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林鋒.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22).
[2]高源.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