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寶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尤其是在初級對外漢語教學中,中介語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通常來說,學生的母語是最好的中介語,但有些學生的母語并不是世界通用語言,很多對外漢語教師也不能熟練運用這種語言。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也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說英語,只是水平不同而已。英語也是多數(shù)對外漢語教師所掌握的外語,因此英語就成為了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主要中介語。與學習者的母語相似,中介語的使用,也會對外語習得產生影響。共性特征可以引發(fā)正遷移,而差異性則會造成負遷移。英漢兩種語言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共性與差異,語序是其中一個主要方面。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也是語序錯誤。所以,理清英漢兩種語言在語序方面的共性與差異,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有所側重,對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意義重大。
語序就是句子中詞的不同放置順序,或者是語言單位的先后次序。根據(jù)美國當代結構主義語言學家Joseph.Greenberg的研究,全世界的語言大致可以分為三大結構類型,即“主語(Suject)+謂語動詞(Verb)+賓語(Object)”結構(簡稱SVO)、“主語(Suject)+賓語(Object)+謂語動詞(Verb)”結構(簡稱 SOV)、“謂語動詞(Verb)+主語(Suject)+賓語(Object)”結構(簡稱VSO)。多數(shù)語言學家認為漢語和英語屬于同一類型,即SVO結構類型,也就是說,在通常情況下,漢語和英語的主干部分(主語、謂語、賓語或表語)的語序是相同的。但由于英語和漢語屬于不同的語系,有著不同的民族與文化特點以及不同的思維模式,因此,其語法規(guī)則、體系和表達習慣都有很大的差異,體現(xiàn)在語序上,其附加成分或修飾語,包括定語、狀語、補語、同位語等的位置有很大的不同。
英語和漢語都是SVO結構,即“主語(Suject)+謂語動詞(Verb)+賓語(Object)”結構格式。因此,英漢兩種語言的基本句型和一些復合句語序是基本相同的。
1.基本句型。1981年,在研究英漢科技文章語序對應關系時,汪康懋、肖研指出,英語主干成分的語序與漢語語序是一致的。蘇留華認為,英漢語言中有五種基本句型是相同的。
1)SVP=主‖復合謂語(是+名詞結構)
(1)Iam a student.我是一個學生。
2)SV(+Adverbial)=主‖ 謂(+ 狀)
(2)He runs fast.他跑得快。
3)SVO=主‖謂+賓
(3)He studiesChinese.他學習漢語。
4)SVOO=主‖謂+間接賓語,直接賓語
(4)Igave hera pencil.我給她一支鉛筆。
5)SVOC=主‖謂+賓語(兼主語)‖補語。
(5)I found the question difficult.我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很難。
2.否定句與感嘆句。英語和漢語的否定句基本上都采用謂語否定的方式,例如:
(6)Mary isn’ta teacher.瑪麗不是老師。
(7)They don’t like dancing.他們不喜歡跳舞。
在表示感嘆的情況時,英漢兩種語言中都有使用無主句加感嘆號的方式,例如:
(8)W ish you success!祝你成功!
(9)No smoking!不準吸煙!
3.部分復合句。當英語中表達不同內容的狀語從句放在句子的某些特定位置時,英漢語序基本相同。
1)當英語中的時間、條件和地點狀語從句放在句首時,英漢語序基本相同,例如:
(10)W hen M r.Zhang entered the classroom,all the studentsstopped talking.
當張老師走進教室時,所有學生都停止說話了。
(11)If itdoesn’t rain,wew illgo to Nanjing.
如果天不下雨,我們就去南京。
2)當英語中的原因和目的狀語從句放在句首或句尾時,英漢語序基本一致,例如:
(12)Because John wasill,he didn’tgo to work.
因為約翰病了,所以他沒去上班。
(13)John didn’t go to work because hewas injured.
約翰沒去上班,因為他受傷了。
(14)In order to get scholarship,Tom studies very hard.
為了獲得獎學金,湯姆努力學習。
3)當英語中的結果狀語從句放在句尾時,英漢語序基本一致,例如:
(15)Tom didn’t study hard so that he failed the exam.
湯姆不好好學習,結果他沒能通過考試。
4)當英語中的讓步狀語從句和表示比喻、象征意義的方式狀語從句放在句首時,英漢語序基本一致。
(16)Even if he studied very hard,he didn’t pass the exam.
雖然他學習很刻苦,他還是沒有通過考試。
(17)They treated the girl as if she were their own.
他們待這個女孩兒像親生的一樣。
5)英語中的部分同位語的語序與漢語基本一致。如:
(18)M r.Zhang,my uncle,istalkingw ithme.
張先生,我的叔叔,正在和我聊天。
(19)Ihave known the fact thathe couldn’tcome.
我已經(jīng)知道了這個事實:他不能來了。
1.英漢語序差異的原因。盡管英漢兩種語言在主干語序上是一致的,但兩種語言畢竟產生于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中。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會導致不同的思維方式,而思維又是通過語言來實現(xiàn)的。因此,一維的語言在表達三維世界的時候,受不同思維模式的影響,其語序就會產生差異,其結果就會產生不同語言形態(tài)和擴展機制。
第一,思維模式的差異。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是螺旋式的,把思維發(fā)散后還要收回來,盡量委婉表達自己的想法,避免開門見山。另外,中國人的思維也是綜合性思維,注重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和整體平衡。用語言學術語表示這種思維模式就是“動作主體——動作標志——主體動作——動作客體”。本來一句話中,“主體動作+動作客體”才是要表達的重點,但中國人不喜歡開門見山,因此在說出重要信息之前,先說一些次重要信息“動作標志”,如時間、地點、方式等;同樣,把次重要信息放在重要信息之前,也就是句子中間,也避免了頭輕尾重,保持了句子的整體平衡。以英語國家為代表的西方思維是直線型思維,表達觀點開門見山,不用無關信息掩蓋真實觀點。另外,西方思維是解析性思維,任何事物都能分解成一連串的個體。這樣的思維方式使得他們在說話做事時,有一定的程序,步步為營,邏輯嚴密。用語言學術語表示這種思維模式就是“動作主體——主體動作——動作客體——動作標志”??梢钥闯觯@種語序保證了開門見山表達主要信息的同時,次要信息也按照一定順序表達出來,保證了句子的嚴密性。
下面我們就用具體例子來闡釋兩種思維的差異:
第二,語言形態(tài)的差異。從語言形態(tài)學角度來說,漢語屬于純分析型語言;而英語雖然總體上屬于分析型語言,但英語里也包含大量的綜合型語言,所以屬于分析綜合參半的語言。語序比較固定是分析型語言的重要特點,因此,在漢語中,除非想使用特殊的修辭,否則很少有主謂倒裝句。綜合型語言語序比較靈活,因此英語既有語序比較固定的一面,即主語在動詞之前,也有語序靈活的一面,即主謂倒裝頻繁發(fā)生。
(21)漢語陳述句:她是我媽媽。
漢語一般疑問句:她是你媽媽嗎?
漢語特殊疑問句:她是誰?
英語陳述句:She ismymother.
英語一般疑問句:Isshe yourmother?
英語特殊疑問句:W ho isshe?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陳述句與疑問句的相互轉換中,漢語的主語和動詞沒有發(fā)生位置的變化,語序比較固定;而在英語中,主語和動詞的位置則發(fā)生了變化,倒裝語序產生。
(22)英語句子:Under no circumstances should you see them again.
漢語句子:你無論如何不該再和他們見面了。
(23)英語句子:Rarely doesagrand jury publicly disagreew ith aprosecutor.
漢語句子:大陪審團很少公開反對公訴人意見。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在英語中,如果否定詞放在句首,句中的助動詞就會前移,形成結構性倒裝;而漢語則很少出現(xiàn)這種情況。
(24)英語句子:Out rushed the students.
漢語句子:學生們沖了出去。
(25)英語句子:Here comes the bus!Please get on it!
漢語句子:公交車來了!請上車吧?。?6)英語句子:Lucky is she who has got a job in the famouscompany.
漢語句子:她真幸運,在一家有名的公司找到了工作。
從上面例子可以看出,為了強調或加強語氣,英語采用了完全倒裝結構,即動詞在主語之前;而漢語則依然保持正常語序,即動詞在主語之后。
(27)英語句子:Inscrib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monument are thewords:“Here’s to Great Ideas!John”.
漢語句子:“愿奇妙思想不絕!約翰”這句話被刻在了紀念碑內墻上。
(28)英語句子: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me to achieve the goal.
漢語句子:對我來說,實現(xiàn)這個目標很難。
從上面例子可以看出,英語語序是頭輕尾重,所以有時為了避免頭重尾輕,就會出現(xiàn)倒裝情況;而漢語語序則是頭重尾輕,所以不需要倒裝。
第三,擴展機制的差異。思維的發(fā)展導致句子結構延伸,思維方式不一樣,句子延伸方向就會不同,從而導致語序的差異。例如,在是否把從屬詞或修飾詞放在核心詞左邊還是右邊的問題上,英語和漢語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把從屬詞或修飾語放置于核心詞之前,我們稱之為左分支結構;如果把從屬詞或修飾語放置于核心詞之后,我們稱之為右分支結構。英語既有左分支結構,又有右分支結構,相比之下,右分支結構種類更多,使用頻率也更高;而漢語屬于句首開放,句尾收縮語言,因此在漢語中只有左分支結構??聪旅娴睦颖容^:
英語左分支結構與漢語左分支結構
(29)an absolutely rightdecision
一個絕對正確的決定
(30)rapidly developing country
快速發(fā)展的國家
(31)a seriously wounded soldier
一位嚴重受傷的士兵
(32)Jack’steacher’spen
杰克老師的筆
英語右分支結構與漢語左分支結構
(33)This is the third case of smallpox to occur in the town.
城中出現(xiàn)的天花
(34)Tony ate up the cakemade by hismother.
他媽媽做的蛋糕
(35)The most popular sports in the U.S.A is football.
美國最受歡迎的運動
2.英漢語序s差異的具體表現(xiàn)。從上面的闡述可以看出,英漢兩種語言的主干成分語序基本上是相同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附加成分或修飾語上,尤其是定語和狀語上。下面我們主要比較在定語和狀語上兩種語言語序的差異。
第一,定語。英語既有前置定語,又有后置定語,其中后置定語更多,使用更頻繁;而漢語則通常使用前置定語。
(36)something difficult 困難的事
(37)everything easy 一切容易的事情
(38)the studentsabsent 缺席的學生
(39)the baby alive活著的嬰兒
(40)Climate there那兒的氣候
(41)those bettereducated 受過良好教育人士
(42)abuilding of twentymetershigh 二十米高的建筑
(43)themethod to teach Chinese 教漢語的方法
(44)the lady sitting in the armchair坐在扶手椅中的女士
(45)the only dressavailable唯一可有的禮服
(46)I like the gift that you posted me yesterday.我喜歡昨天你寄給我的禮物。
第二,狀語。英語中狀語的位置比較靈活,可以放在句首、居中,也可以放在句尾,當狀語較長時,通常放在句首或句尾;而在漢語中,狀語通常要放在所修飾的中心語的前面,不能在中心語的后面。
(47)Iusually cleanmy house once aweek.
我通常一星期打掃一次屋子。
(48)I eat an apple every day./Everyday,I eat an apple.
我每天吃一個蘋果。
(49)He readsEnglish aloud everymorning.
他每天早晨去大聲朗讀英語。
(50)I’m notastudent.
我不是一個學生。
(51)He readsaloud in the garden everymorning.
他每天早晨在院子里大聲朗讀。
(52)They w illhave ameeting at 6 on the 5th of M ay,1999.
他們將在1999年5月5日下午6點開會。
(53)At last,they have done that out of concern for the children.
最終,出于對孩子們的關懷,他們這樣做了。
(54)They did everything they could to save the worker’s life./To save the worker’s life,they did everything they could.
為了挽救工人的生命,他們做了一切他們能做的事。
(55)W hen Iwas young,Iwanted to be a famous w riter./Iwanted to be a famousw riterwhen I wasyoung.
小時候,我想成為一個有名的作家。
綜上所述,英漢語序的最大差異在修飾語上,尤其是定語和狀語上。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學生受母語的遷移影響,常常說出一些定語和狀語語序偏誤的句子來。
漢語與英語定語的最大不同在于位置。在漢語中,無論是單個詞語作定語,還是短語或句子作定語,通常都要放在核心詞的前面。在英語中,單個詞語作定語時,一般情況下也要放在核心詞的前面,這與漢語一致,但在特殊情況下,則需要定語后置;而短語和句子作定語時,則都要放在核心詞的后面。因此,受英語語序的影響,在對外漢語學習中,很多學生會把漢語的定語也放在了核心詞的后面??聪旅娴睦樱?/p>
(56)醒著的孩子
*孩子醒著的
(57)一個穿著黑色大衣的男孩
*一個男孩穿著黑色大衣的
(58)在夏季的節(jié)日
*節(jié)日在夏季
(59)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
*奧運會舉辦在北京
(60)我喜歡這個超市里的各種各樣的東西
*在這個超市里我喜歡各種各樣的東西
(61)我羨慕她出生的時候就有的這個家庭
*我羨慕這個家庭她出生的時候就有的
另外,如果句子中有多重定語排列時,漢語和英語的位置是有差異的,英語定語的排列順序一般是由次要到重要,由專有到一般,由小到大,而漢語則正好相反。看下面的例子:
(62)一個白皮膚的英國小女孩
*一個小的英國的白皮膚女孩
(63)一件中式短裝羊毛外套
*一件短裝中式羊毛外套
(64)一個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強國
*一個工業(yè)化的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與定語相似,漢英狀語的最大區(qū)別也在于位置。在這里,位置既包括狀語與謂語的位置,也包括多個狀語之間的位置。在漢語中,狀語通常放在謂語之前;而在英語中,狀語通常放在謂語之后。因此,受英語語序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對外漢語學習中也容易把狀語放在謂語之后??聪旅娴睦樱?/p>
(65)我非常喜歡我的數(shù)學老師。
*我喜歡我的數(shù)學老師非常。
(66)石油資源遲早會枯竭。
*石油資源會枯竭遲早。
(67)大家?guī)е淇斓男那閼c祝這個十一長假。
*大家慶祝這個十一長假帶著愉快的心情。
(68)這個假期她去上海。
*她去上海這個假期。
(69)她星期三回來。
*她回來星期三。
(70)在這個討論會上,她講得很好。
*她講得很好在這個討論會上。
在漢語中,同類狀語的排列按從大到小、從寬到窄、從遠到近的順序排列,被稱之為倒金字塔式排列;而英語正好相反,按從小到大、從窄到寬、從近到遠的順序排列,被稱之為金字塔式排列。因此,受英語語序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對外漢語學習中也容易按英語的順序排列漢語狀語??聪旅娴睦樱?/p>
(71)中國遼寧省沈陽市沈陽師范大學商學院
*商學院沈陽師范大學沈陽市遼寧省中國
(72)運動會將于5月4日上午7點舉行。
*運動會將于7點在4日5月的上午舉行。
(73)她出生在山東省西部的一個小城市里。
*她出生一個小城市里,在西部的山東省。
在漢語中,多重狀語的排列順序是“時間狀語+地點狀語+方式狀語”;而英語通常是“方式狀語+地點狀語+時間狀語”,而且在使用中也比較靈活。因此,受英語語序的影響,在對外漢語學習中,很多學生也容易把時間狀語放在地點狀語后面??聪旅娴睦樱?/p>
(74)她每天晚上在校園里唱歌。
*她唱歌在校園里每天晚上。
(75)我于1978年在朝陽出生。
*我出生在朝陽于1978年。
(76)她星期六在自己家和朋友們一起慶祝生日。
*她慶祝生日和朋友們一起在自己家星期六。
在漢語中,多個狀語通常都放在一起,使句子產生“頭重腳輕”的感覺;而在英語中,為了避免“頭重腳輕”,有時把多個狀語分開。因此,在對外漢語學習中,學生也容易把狀語分開??聪旅娴睦樱?/p>
(77)最終,由于來自政府的壓力,這家公司與工人們就工作條件方面達成了一致。
*最終,這家公司與工人們就工作條件方面達成了一致,由于來自政府的壓力。
在否定句方面,漢英語序也有差異。在英語中,否定詞通常放在謂語部分;而在漢語中,否定詞通常放在被否定成分之前。因此,受英語語序的影響,對外漢語學習者也容易把任何否定都放在謂語部分??聪旅娴睦樱?/p>
(78)五年前,我沒在中國學習。
*五年前,我沒學習在中國。
(79)我不是1982年出生的。
*我不是出生在1982年。
(80)我沒坐公共汽車來學校。
*我沒來學校坐公共汽車。
在英語中,詞組、短語或句子作狀語時,既可以放在中心詞之前,也可放在中心詞之后;而在漢語中,通常都要放在中心詞之前。因此,受英語語序的影響,對外漢語學習者也容易把作狀語的詞組、短語或從句放在中心詞之后。看下面的例子:
(81)因為他有事兒,所以李雷不能來上班了。
*李雷不能來上班了,因為他有事兒。
(82)如果你不太忙,我們出去散散步。
*我們出去散散步,如果你不太忙。
(83)如果她不來,我絕不會原諒她。
*我絕不會原諒她,如果她不來。
英語和漢語都有主語補語和賓語補語。對于主語補語的位置,漢語和英語基本相同,差異主要在賓語補語的位置上。在英語中,賓語補語通常放在賓語之后;而在漢語中,賓語補語則可放在兩個地方,即賓語之后或謂語之后。但漢語習慣上使用“把”字句,把賓語補語放在謂語動詞之后??聪旅娴睦樱?/p>
(84)格林先生把他的朋友本叫作萬人迷。
*格林先生叫他的朋友本萬人迷。
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漢英兩種語言在語序上的共性與差異,同時了解了由于差異所導致的語序偏誤,那么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側重差異性,在容易產生偏誤的語法點上重點練習。在以往的語言教學中,教師多重視知識的講解,但知道規(guī)則并不能保證學生在交際中自如地運用語言。認知心理學認為,要想獲得程序性知識,必須經(jīng)歷三個階段,即規(guī)則學習階段、變式練習階段和自動化階段,下面就從這三個方面探討對外漢語教學中語序教學的策略。
規(guī)則學習就是學習陳述性知識階段。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學生應該首先了解漢語中基本的語法規(guī)則和基本的句型,對于與英語句型語序相同的部分,教師不必過多強調;但與英語句型語序不同的部分,教師應該重點講解,并與英語句型比較,讓學生知道漢語與英語的不同之處,對于高級別的學生,甚至可以告訴學生為什么漢語與英語的語序不同,即漢語民族與英語民族的思維差異,幫助學生融入漢語思維。如在講到“漢語狀語一般放在謂語之前”這個語法規(guī)則時,就可以和英語比較,同時可以告訴學生中國人說話比較委婉,而英語民族的人們說話一般比較直接,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加透徹地理解這個規(guī)則。但規(guī)則的講解不宜過長過多,一是規(guī)則本身枯燥乏味,二是規(guī)則的掌握并不意味著學生就學會了使用這個規(guī)則,也不意味著學生在練習和交流中就不犯錯誤。要想把陳述性規(guī)則轉化為程序性知識,句型的練習與運用才是最重要的。
變式練習就是通過大量的句型練習與模仿,把學生掌握的陳述性規(guī)則轉變?yōu)槌绦蛐灾R。如學生在掌握了“漢語狀語一般放在謂語之前”這一語法規(guī)則后,但還是會說出“我看書在圖書館”這樣的句子。因此,要經(jīng)過變式練習這一階段,使學生真正掌握這一規(guī)則,把這一規(guī)則內化為自己的程序性知識。在這個階段,教師除了要給學生看大量的正確例子外,還要給學生不同形式的練習,如可以把句子拆開,讓學生自己組合;也可以給出錯誤的句子,讓學生改正;還可以給學生英文句子,讓學生翻譯。如果學生能夠按照漢語的語序組合句子,能夠把錯誤語序的句子改正,能夠按照漢語語序翻譯英語句子,那么就說明規(guī)則已經(jīng)開始支配學生的思維,已經(jīng)開始成為學生的技能。這時候,我們只需要最后一個階段——自動化階段——讓規(guī)則成為學生的正常思維習慣。
在經(jīng)過變式練習之后,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規(guī)則,并且能夠保證在一般練習或測試中遵循漢語的語序規(guī)則,但是在日常交際和寫作中,學生還是難免會犯一些錯誤,出現(xiàn)語序問題。因此,學生還需要自動化階段,把規(guī)則高度內化,使之成為學生的思維習慣,自如運用。在這一階段,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語感教學。語感就是對語言的感覺,就是自覺不自覺地按照目標語的正確形式理解與運用語言,這是語言使用者對目標語高度內化的結果。語感要經(jīng)過大量的聽與讀的輸入和說與寫的輸出,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視覺與聽覺以及口頭的多重刺激才能獲得。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語感教學,在規(guī)則講解和變式練習的同時,為學生提供難度適中的聽說和閱讀材料,在聽與讀的過程中體會規(guī)則,內化規(guī)則,同時為學生提供口語練習的機會,并適當?shù)貙懸恍┒绦〉淖魑摹W畛蹩梢砸哉勗挼姆绞骄毩暱谡Z,氣氛輕松,教師可以隨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最初寫作時,可以要求學生寫一些短句子,一小段即可,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漸加長,循序漸進。在大量的聽說讀寫練習之后,學生的語感加強,規(guī)則逐漸變成了習慣。
2.加強語用教學,教學生活化,注重實踐性。語言除了表達意義之外,還要注意使用的條件和場合,也就是得體性,這就是語言的語用含義。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語用教學也很重要。如何實現(xiàn)語用教學呢?那就是交際。語言交際也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目標。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讓學生“學即所用”,去生活中掌握語言。對于在國外教授漢語的教師來說,因為國外的漢語環(huán)境有限,在課堂上模擬生活情境非常重要。而對于在中國學習漢語的留學生來說,除了課堂模擬生活情境外,教師可以加強學生的課下實踐訓練,給學生留一些實踐作業(yè),如購物、租房、餐館點菜、問路等。加強教學的實踐性可以一舉多得,既練習了語言,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3.加強文化教學。語言和文化是載體和內蘊的關系。任何民族的語言都蘊含著該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羅常培在《中國人與中國文》中說:“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結晶?!蔽幕粌H生成語言的特殊語義成分,而且影響著語言的構詞和構句模式。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根據(jù)學生漢語水平的不同,循序漸進地增加中國文化的內容,對學生理解漢語的句式結構,內化漢語語法知識,形成自動化的語言輸出,都很有益處。
從語言哲學角度講,思維就是使用語言,因此沒有語言就沒有思維,語言是思維的具體體現(xiàn)。人類思維的共性決定了語言的共性,但不同的思維產生于不同的生活和文化環(huán)境中,使得人類思維具有差異性。英漢兩種語言產生于不同的民族與文化環(huán)境中,屬于不同的語系。兩者既有共性,又有差異。體現(xiàn)在語序方面,主干語序相同,修飾語語序差異大。這種差異體現(xiàn)了漢語民族和英語民族不同的思維模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理解漢語與英語語序的共性與差異以及由此導致的語言偏誤,并在教學過程中有所側重,能夠提高對外漢語教學的質量,同時有效地促進中外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