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兵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對初中學生的德育教育越來越重視,并且根據(jù)現(xiàn)階段的教學現(xiàn)狀,對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和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實際情況,將德育教育應用其中,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還能夠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實效性操作策略
引言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具有不穩(wěn)定的情緒和極端的思想,如果班主任在這時沒有進行有效的引導,就會導致學生誤入歧途,嚴重者還會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初中班主任要給予德育工作高度的重視,并且將其應用在日常的教學和管理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其進行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將學生的不良習慣和錯誤心理進行改變,提升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健全學生的人格和品格,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1]
一、初中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所存在的問題
1.班主任德育教育觀念落后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沒有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體差異性,依舊延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只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育,而不列舉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發(fā)揮自身的主觀動能,從而降低了學習效率。并且在面對問題學生時,班主任并沒有掌握溝通藝術和技巧,而是不停的對其進行說教,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在面對老師教育和職責的時候,難免會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甚至還會出現(xiàn)頂撞老師的現(xiàn)象,對老師大打出手,不僅無法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還會“助紂為虐”。[2]
2.班主任的德育理論水平偏低
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和學習情況與班主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班主任的德育理論水平的高低,對德育教育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有著直接的關系。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學中,過于注重班級管理,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由于不是專業(yè)的德育教師,使得班主任的德育理論水平偏低,無法滿足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問題。并且在進行德育教育時,缺少一定的針對性,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體差異性實施針對性的教學,無法有效的將學生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解決,從而對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產(chǎn)生了不利的影響。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操作的有效策略
1.將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改變
班主任要想有效的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首先就要積極響應教育體制改革的號召,將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改善和創(chuàng)新,并且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對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并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從而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例如,在實際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可以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其中,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案例視頻,并且讓學生進行分析;班主任還可以舉辦德育知識競賽,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搜集德育知識,并進行匯報;還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實案例,讓其通過舞臺表演的形式來學習德育知識等。
2.加大互動力度,與學生架起溝通的橋梁
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對班主任存在著一定的畏懼心理,在進行德育教育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夠勇敢的提出質(zhì)疑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無法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不能夠?qū)W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對開展德育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因此,在今后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加大與學生溝通和互動的力度,要用學生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并且要和學生成為朋友,其實能夠?qū)Π嘀魅纬ㄩ_心扉,吐露自己的心聲,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還能夠與班主任產(chǎn)生深厚的感情。例如,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不要一上來就傳授學生理論知識或者是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而是要對學生上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并且要建立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還能夠使班主任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和掌握,從而實施針對性教學。
3.在實踐中開展德育工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想充分的發(fā)揮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對德育教育學習有正確的認識,除了要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外,還要開展實踐教學,只有將二者進行有效的結合,才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烈士紀念館,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帶領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等,將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美德對學生進行滲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還能夠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再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愛護公物,不亂丟垃圾、等習慣,教師要以身作則,帶領學生去清理校園內(nèi)的垃圾,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家庭作業(yè),讓其回到家中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父母分擔家務,體會父母的辛苦,讓學生學會感恩。[3]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要想有效的開展德育工作,就要對德育教育相關的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并且實施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有效的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不僅如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體差異性進行有效的教學,在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燕.潤物無聲用愛心播種希望――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新課程,2011,(06):123-125.
[2]韓光文.如何開展對初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J].科技致富向?qū)В?011,(02):166-167.
[3]肖善香.“師生領航”引導知性德育的生活化轉型[J].萍鄉(xiāng)學院學報,2016,33(01):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