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春
【摘? 要】 適宜的身體活動能使中學生的感知覺敏銳,觀察力增強,促進注意力和記憶力的提高,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能培養(yǎng)愉快、樂觀的情緒,增強自信心、義務感、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等情感;能培養(yǎng)機智、靈活、果斷、頑強的意志;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關系。
【關鍵詞】 體育教學? 中學生? 心理健康
一、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競爭的日趨激烈,社會上越來越需要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質又是人的全面素質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方面可能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例如孤獨、焦慮、憤怒、失望等。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將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會使學生出現(xiàn)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當然,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可通過學校適當的醫(yī)療監(jiān)督、恰當的思想教育和有效的家庭教育等多種途徑和方法改善和解決。其中,學校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其他任何方法手段不能代替和無法比擬的。
二、心理健康的內涵及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1. 心理健康的內涵
心理健康有時又稱精神健康,指的是人能積極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順應環(huán)境(包括自身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有效地、富有建設性地發(fā)展和完善個人生活。根據國內外學者的論述和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會環(huán)境中的個體,在高級神經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智力正常、情況穩(wěn)定、行為適度、人格完整與協(xié)調,能順應社會,具有較強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并與社會保持同步,是一種適應良好的狀態(tài)。
2. 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國內外眾多心理學專家、學者根據有關心理健康標準的論述和研究成果,結合中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普查的結果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中學生心理健康標準。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大致如下:一是保持對學習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正確的自我意識、接納自我;二是協(xié)調與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經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滿足的心情,善于從行動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三是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四是保持完整統(tǒng)一的人格品質。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五是保持良好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包括正確認識環(huán)境及處理個人和環(huán)境的關系;六是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地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xiàn)。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
我們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二是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困擾,改變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fā)展自我的能力。
四、體育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
德國學者施特勞岑貝格認為:“體育課、體育鍛煉和體育比賽能培養(yǎng)人的勇敢精神、毅力、紀律性、自我批評和克制自己的能力,能激勵人們向往美好的東西,他們是同不誠實和卑鄙齷齪勢不兩立的?!痹趯W校體育活動中,教師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運用,加強心理指導,能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與積極性,并能有效地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使學生表現(xiàn)出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消除緊張情緒;每天堅持參加一個小時以上的體育活動,學生身心愉快,對生活的滿意程度提高,自信心加強,并表現(xiàn)出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心理狀態(tài)。從體育教育的特點與功能分析,體育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作用與效應,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使人的感知覺敏銳,觀察力增強,促進注意力和記憶力的發(fā)展,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體育是一種積極、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給予一定方向的教育,使練習者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觀察、記憶和思維。在運動的環(huán)境中,體育活動有助于學生對事物做出迅速、正確的判斷,提高認知能力。因此,學校體育活動的多樣性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智慧與實踐能力。
2. 培養(yǎng)愉快、樂觀的情緒
中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肯定會遇到不如意的事,長期悶在心里,會對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可以通過適當合理的方法宣泄掉,再通過正確的方法來培養(yǎng)和保持樂觀的情緒和積極健康的情感,體育教育就有這種功能。如在投中練習中,讓學生把靶子看成是自己憎恨的“事或物”,投中、打倒,盡情發(fā)泄,可以消除敵對、偏執(zhí)、強迫等心理,排遣不良的情緒。在體育教學中,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教育,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充實精神生活。在運動中尋求最佳心境,感受運動的快樂,陶冶情操、開闊心胸,形成豁達樂觀、開朗的心境。
五、結語
在體育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到體育活動所具有的特殊性,特別是體育活動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是與其他教育活動不完全相同的。學校應充分發(fā)揮體育活動特有的優(yōu)勢,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適合中學生身心特點的體育活動,使學生通過體育活動克服一些心理障礙,獲得良好的心理體驗,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中學生整體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賢峰.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1(7).
[2] 馬啟偉主編.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1.
[3] 劉殊芳.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寧德師專學校,2001(1).
[4] 陳家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