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祗宏
學習困難生,是每個教師在職業(yè)生涯中都會遇到的特殊學生類型。這類學生給教師帶來巨大挑戰(zhàn),更會讓教師背上沉重的包袱,產(chǎn)生強烈的挫敗感。教師會覺得自己不行,沒有能力教好學生,再遇上類似的學生,就會避而遠之,以免“自討苦吃”。于是,“學困生”就成了某些教師心中的負累和遺忘的對象。長此下去必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造成他們學習動機扭曲、學習目的不明,還嚴重干擾和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研究和分析學困生的成因,以及探究促使其轉化的策略,無疑具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也因此筆者開始思考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矯治方法。
1. 學困生的出現(xiàn)有許多原因,歸納一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種:
1.1 外界的誘惑
很多學生因為迷戀網(wǎng)絡游戲、網(wǎng)絡聊天、交友,在網(wǎng)絡的世界里他們找到了很多的刺激和樂趣。在這樣的學生眼中,書本看上去很枯燥無味;老師看上去像面目可憎。
1.2 家庭的影響
有的學生家庭困難,必須幫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來解決家庭的困難,做不到家學兼顧,學習中的問題越來越大,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從而導致成績不佳;有些學生恰恰相反,在家嬌生慣養(yǎng),在校不思進取,完全沒有向上的勁頭,而落于學困生的行列。
1.3 學習中的挫折
有少數(shù)的學生因對教師的教育方法不認同、不接受,而導致對英語厭惡,從而使學習成績下降,慢慢滑進學困生的行列。
2. 英語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針對英語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筆者對癥下藥,采取以下幾點方法進行矯治。
2.1 思想工作走在前
學困生中大部分是由于基礎薄弱、方法不當造成的,他們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學好,因而學習無動力、應付。對這種學生應給與更多的關愛,先動之以情,幫助他們克服心理上的障礙,然后曉之以理,使其重新?lián)P起“愛”的風帆,愛上這門課。同時,要號召全體同學團結友愛,與學困生結對子,成立一幫一小組,互幫互助、共同提高。
2.2 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學困生的出現(xiàn)并不僅僅是學生單方面的原因,教師的教法是否恰當?英語課是否活潑有趣?……這些問題都會對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因此要轉化學困生,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課本,調動學困生的參與意識。只要教師多下功夫、多動腦,改變陳舊的教法,課堂活潑有趣,減少學困生也就不難了。
2.3 施以“偏心”,感受成功
轉化這些學困生得有點“偏心”,課堂提問多設計些簡單基礎問題給他們,小組討論時讓他們分擔容易完成的工作,作業(yè)布置時讓他們做基礎題,一旦他們完成了這些任務,就大力表揚和獎勵;課外輔導時給他們更多時間和耐心,量分時采用低起點另加進步分的辦法肯定他們的進步。這樣能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保護和培養(yǎng)學習積極性,提高自信心,最終逐步融入中游學群之中。
2.4 教學分層策略:面向全體,培優(yōu)補差
分層教學策略,即在原班級不變的前提下,根據(jù)考試成績和個性特征、學習動機、興趣、習慣、接受知識的能力等方面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為優(yōu)等生,基本功扎實,學習主動、學習興趣濃厚、接受能力強。B層為中等生,學習上有一定的進取心、接受能力稍差、基礎不扎實,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潛力。C層為學困生,學習不自覺、基礎差、思維反映慢,學習上有障礙,需要教師時刻關心和督促。將學生分好層次后,再將備、講、批、輔、考各環(huán)目標分層落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目標,這樣既可以使優(yōu)者更優(yōu),也使學困生有一個短期內可以達到的小目標,使他們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教師也順理成章地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了“因材施教”。
2.5 英語教學生活化
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僅靠45分鐘的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筆者提出“英語學習生活化,或稱之為‘浸潤式英語教學”。以聽、說、讀、寫為中心展開多種形式的學習和練習活動,創(chuàng)設最佳學習環(huán)境,比如充分利用外教創(chuàng)設英語角,用英語聊天;多聽錄音、英文歌曲,看英語短片電影;開展英語書法、朗誦、閱讀理解等比賽活動,讓學生始終處于英語氛圍中。
3. 英語學困生的預防措施
對于學困生筆者花費了很大的精力進行轉化,但教師扮演的是“消防員”的角色,出現(xiàn)火情才到達現(xiàn)場,盡管“火勢”得到控制,但也造成一定的損失。因此我們更應該成為“預防員”,提前計劃未雨綢繆,盡量減少或杜絕學困生的出現(xiàn)。對此筆者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來預防。
3.1 從起始年級入手,不放棄、不拋棄任何一個學生
首先擺正位置,教師不僅是“學優(yōu)生”的老師,也是“學困生”的老師,尤其對于學習吃力、接受能力差、學習興趣低下的學生更要無微不至地關懷和幫助。在承認學生有差距的同時又不放棄、不拋棄任何一個學生。
3.2 建設溫暖的大集體,消除心理上的“學困生”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盡量創(chuàng)設條件,照顧每個學生尤其是學習能力差的,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建設溫暖的大集體,學生之間互幫互助,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師生之間的關懷,從而在心理上消除壓力,輕松面對學習,最終減少或杜絕學困生的出現(xiàn)。
每個學生都蘊藏著極大的學習潛能,都有自己豐富而獨特的內心世界,學困生也不例外。因此,如何預防學困生的出現(xiàn),最大限度地挖掘學困生的學習潛能,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困生的興趣,是成功轉化他們的關鍵所在。經(jīng)過多年摸索,筆者已經(jīng)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果,但這還遠遠不夠。筆者將繼續(xù)努力,力求找到更好、更快、更有效的英語學困生預防和轉化的方法。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外國語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