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蕓嬌
摘? ? 要:根據教育部最新《中等職業(yè)學校土木工程識圖(房屋建筑類)教學大綱》的要求,作為今后的工程技術人員,職業(yè)教育在土木工程制圖的教學中多以識圖為主。中等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能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那么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且能懂圖就是必須具備的技能。所以本課程在建筑工程職業(y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應用直接決定了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土木工程識圖;教學方法;微課
1? 引言
《土木工程識圖》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建筑工程施工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建筑工程專業(yè)必備的土木工程圖識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習后續(xù)專業(yè)技能課程打下基礎;對學生進行職業(yè)意識培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教育,使其形成嚴謹、敬業(yè)的工作作風,為今后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和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為了更好地提高《土木工程識圖》教學效率及質量,對教學方法展開初步的分析和探討。
2? 《土木工程識圖》大綱解析及課程分析
《土木工程識圖》的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兩大模塊:一方面是基礎模塊,包括投影的基本知識、形體的投影繪制與識讀、軸測投影的繪制等;另一方面是專業(yè)制圖知識,包括有建筑施工圖的識讀與繪制。根據中職培養(yǎng)圖目標,將土木工程建筑制圖調整為土木工程識圖,按照培養(yǎng)高素質勞動者的要求,強化以識讀為主的教學要求,加強工程實例圖樣識讀,增強實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突出學生識讀建筑圖紙的技能訓練。
3? 主要的教學方法淺析
3.1? 傳統(tǒng)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普遍是以板書教學為主,并輔助以一定的掛圖、模型來組織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通過教師在黑板上一步步的板書繪制,直觀的理解繪圖的步驟和方法。教師結合圖紙進行講解,可以鍛煉學生的識圖能力,雖然形象具體,但是形式單一,教學效率低,耗時長;利用模型講解,更有助于學生對于立體感的建立,更好地理解三面正投影。
3.2? 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采用課件的形式圖文并茂,描述出集聲音、文本、圖形圖像、工程實例、動畫于一體,生動逼真的立體模型,增強了幾何圖形的直觀性和立體性,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加強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彌補了傳統(tǒng)板書教學的不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采用多媒體教學會導致一些教師的教學活動變成“讀課件”,同時多媒體教學的形式信息量往往過大,學生也會出現難以抓住內容的重點的現象。
3.3? 任務驅動法
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課堂體系,以行為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以工程案例為載體組織教學,教師通過給出一系列的任務,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設計與實施,教師參與其中進行指導與評價。這種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及創(chuàng)造精神,通過識讀工程圖實例的典型活動強化識圖技能訓練。
3.4? 互動教學法
互動式教學就是通過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環(huán)境,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進而激發(fā)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達成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方法主題明確,條理清楚,探討深入,能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但缺點是組織難度大,學員所提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會影響教學進程。
3.5? 微課教學
微課教學指的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把教師關于某個知識點,尤其是某些教學重點和難點、疑點問題的講解,或是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記錄下來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微課作為互聯網時代下的一種新型教育信息資源形式,以短小精悍、主題突出、交互性好、趣味性高等特點被廣泛認可。在“土木工程制圖”課程中,由于課程的難度較高,如果在一堂課中推出很多個知識點,學生難以消化掌握,而如果將這些知識點進行切割,細分成幾個獨立的小知識點,不但讓學生比較容易掌握,而且也避免了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這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微課教學,一方面增強了課程的趣味性、形象化,提高了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學生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反復觀看學習,有針對性地查缺補漏,同時,也減輕了教師授課和輔導壓力。在“互聯網 +”大發(fā)展的時代下,微課教學模式在中職教育中將得到更多的實踐和研究。
4? 教學方法的應用
“土木工程識圖”課程教學方法較多,教學時可以以圖文并茂、動畫演示的電子課件為主體,輔以尺規(guī)板書作圖和模型觀察,課前課后利用微課進行重難點的強化,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機結合。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綜合各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4.1? 合理利用多種教學方法
板書教學雖然靈活但是效率低、工作強度大,教師可以以身作則,在授課初期為學生示范時采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徒手繪圖習慣。對于三視圖的繪制、形體的投影,可以采用實物模型展示,學生在看、摸、觀察和討論中學習知識,掌握重點。對于較難理解容易遺忘的難點、重點、例題、習題等內容制作成微課,通過各種校內教學平臺、網絡公共平臺(如 QQ、微信、微博、公眾號)等形式發(fā)布,供學生反復觀看學習以強化記憶。
4.2? 教學組織方面
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優(yōu)劣結合”分組,通過互促互進、互相監(jiān)督、共同進步的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將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向以學生為主體轉變。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在房屋建筑工程圖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精選教學案例,針對一年級學生還未學習專業(yè)知識的特點,建筑類型主要是選用學生宿舍樓和學校教學樓,結構形式以磚混結構、框架結構為主,其次要組織學生進行現場參觀,使學生先接觸所學專業(yè),了解房屋構造,增加對建筑工程圖樣表達方法的閱讀和理解,使教學與工程實際完美結合。從熟悉的建筑物入手看圖、讀圖、識圖,與老師、同學相互交流,教師在整個過程中主要起到引導作用,盡量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5? 結束語
《土木工程識圖》 課程作為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有客觀存在的教學難點,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易被學生認可。 因此,應針對培養(yǎng)目標及課程特點,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深化改革,逐步完善教學模式,通過實踐探索與時俱進的新策略、新方法,從被動的教到主動的學,讓學生從學習中既獲得知識又體會到快樂。
參考文獻:
[1] 中等職業(yè)學校土木工程識圖教學大綱,2009,
[2] 吳舒琛.土木工程識圖教學參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于建新,劉煥春.“土木工程制圖”教學方法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