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娟 肖紅冰
摘? 要:在當前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專業(yè)教師不但要采取多樣化手段順利達成教學目標,還要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翻譯的積極性,實現(xiàn)學生英語翻譯綜合能力的提升,語塊化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能有效實現(xiàn)此類綜合目標。文章介紹了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語塊化教學模式的涵義及應用優(yōu)勢,針對當前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從知識學習、知識積累與知識運用三個維度探析語塊化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以此為高校英語翻譯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參考。
關鍵詞:高校英語翻譯教學;語塊化;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437(2019)01-0028-04
從本質上來說,英語翻譯教學是專業(yè)教師引導學生基于目的語特征針對源語言展開再創(chuàng)造的教學過程,目的在于通過翻譯將英語語言轉換為另一種語言,使譯文盡可能與原文保持一致。然而受譯者主觀因素影響,英語翻譯很可能出現(xiàn)欠妥或不準確現(xiàn)象。針對這一情況提出語塊化理論在英語翻譯教學中的融合運用。專業(yè)教師借助語塊化理論實施英語翻譯教學,將翻譯基礎建立在詞匯結構和語法特征上,對特定語塊的翻譯要求更為強調,以此強化學生英語翻譯綜合能力及實踐能力,實現(xiàn)英語翻譯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一、語塊化教學模式概論
(一)語塊化教學模式的涵義
作為一種特定的多詞語言,語塊在人記憶中的存在形式通常為固定或半固定的整體模塊。1975年,Becker教授首次提出語塊的相關概念及理論。Nattinger&DeCarrico從語言結構角度出發(fā)將語塊劃分為多元詞語塊(polywords)、句子構造型語塊(sentence builders)、限制性短語語塊(phrasal constraints)、習語語塊(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四類[1]。
若干英語單詞通過一定的組合方式共同構成語塊,相較于單個獨立詞匯,語塊這種語言結構既具有詞匯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語法特征及話語功能。人們對記憶材料的熟悉程度會隨著頭腦中語塊儲存量的增加而增加[2]。近些年來,語塊翻譯及寫作是語塊理論研究的主要內容??茖W研究顯示,模塊的有效輸入及輸出過程能夠顯著提升英語寫作與翻譯能力。在長時間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了語塊,可通過對語塊的迅速提取實現(xiàn)語言文字表達。和語塊相對應的是語法,語法在進行語言文字表達時是以組合單個詞的方式實現(xiàn)的,語塊相較于語法不但能夠更為流利準確地表達語言,而且具有便利性特點。
(二)語塊化教學模式在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
第一,強化學生英語文化知識學習
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要實現(xiàn)學生翻譯水平的提升,教師首先要在課堂教學中合理融入語塊理論,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英語文化知識。一方面,學習英語文化知識能幫助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有更深入的了解,使其突破自身母語限制,基于目標文化學習英語翻譯基礎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學習英語文化知識能使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實現(xiàn)英語翻譯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在進行英語翻譯之前如果未能系統(tǒng)掌握英語文化知識,不了解該民族的歷史文化發(fā)展背景,學生的翻譯水平很難上升到較高層次。因此教師在開展英語翻譯教學時,應當基于語塊理論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將語塊的應用原則與基本功能系統(tǒng)完整地教授給學生,使學生在英語翻譯的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一理論的指導性功能。
第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意識
在英語翻譯教學中教師應當明確,翻譯不但要對原文的概念類信息進行表達,還要將其中的形象類信息呈現(xiàn)出來。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語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在學習英語文化知識的基礎上鍛煉自身形象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若只在課堂講解理論知識、提供翻譯練習材料,很容易使學生喪失英語翻譯學習熱情,還會造成語言錯誤等一系列翻譯問題。語塊化模式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的合理應用能在較大程度上避免上述問題。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原文展開再創(chuàng)作,可有效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
二、高校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學生英語翻譯能力很難提升
作為一門系統(tǒng)、復雜的專業(yè)性學科,翻譯并非兩種語言互相轉換的簡單過程。高素質翻譯人才的知識體系必須是多元化的、系統(tǒng)連貫的。因此,高校應基于綜合性、全面性原則設置英語翻譯專業(yè)課程。然而,現(xiàn)階段大部分高校在設置英語翻譯課程時缺乏統(tǒng)籌考慮,課程設置合理性不足,具體表現(xiàn)為:第一,英語翻譯課時量不夠。多數(shù)高校并未獨立設置翻譯課程,僅在英語教學中穿插翻譯教學的相關內容。部分高校盡管單獨設置了英語翻譯課程,但課時量根本無法滿足教學要求,師生普遍不重視英語翻譯的教與學,導致教學工作很難取得進步;第二,英語翻譯課程設置多元化不足。僅將語言學習類課程囊括其中,包括翻譯技巧、英語語法、句式結構等等,文化類課程未被納入英語翻譯課程體系中。學生很難將英語語言的精髓很好地呈現(xiàn)出來,導致翻譯內容呆板空洞。除了文化類課程外,實踐類課程也是翻譯課程體系的薄弱部位?,F(xiàn)階段,書面翻譯是英語翻譯練習的主要形式,學生無法在實際交際交流活動中鍛煉翻譯能力,其就職能力與崗位適應力也就得不到良好培養(yǎng)[3]。
(二)教學內容陳舊落后導致翻譯靈活性較低
高校英語翻譯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內容的選擇?,F(xiàn)階段多數(shù)高校沿用陳舊、落后的翻譯教學內容,具體表現(xiàn)如下:首先,教師在開展英語翻譯教學時僅關注語言的轉化,以翻譯技巧的傳授、詞匯語法講解為教學重點,只提供給學生語言轉換方面的練習,未能從整體上把握全篇文章,也沒有對英漢這兩種文化的差異性進行考慮,導致學生翻譯靈活性與融合性不足;其次,教師語言轉換教學中采取逐字逐句的翻譯方法,學生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性受到遏制,導致翻譯內容生硬而不靈活、刻板而不豐富,很難從根本上強化學生翻譯能力、提高學生翻譯質量;最后,作為英語翻譯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教材對教學效果有著根本性影響。但是現(xiàn)階段大部分高校不重視英語翻譯教材的及時更新,導致教材內容不適應當前社會需求及就業(yè)形勢,很難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的英語翻譯應用能力。
(三)教學方法統(tǒng)一化抑制學生個性發(fā)展
“溫習舊知識-傳授新知識-鞏固練習”這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普遍存在于高校英語翻譯課堂上,這種機械而單一的教學模式靈活性不足,無法根據(jù)學生情況展開針對性教學[4]。翻譯作為一門專業(yè)學科具有綜合性、復雜性特點,再加上每個學生又具有不同的知識基礎與學習能力,采用統(tǒng)一教學方法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chǎn)生不良影響。傳統(tǒng)英語翻譯教學未能結合學生學情與發(fā)展要求展開針對性教學,而是將相同的知識內容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習基礎好的學生認為簡單的內容對于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而言難度偏高,很容易導致學生英語翻譯學習熱情降低,英語翻譯教學效率、教學質量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三、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語塊化教學模式的應用途徑
(一)基于語塊化理論構建英語翻譯教學模式
第一,基于知識學習的英語翻譯語塊化教學模式。語塊知識學習是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應用語塊化教學模式的首個環(huán)節(jié)。缺乏語塊知識會大大增加大腦語言編碼壓力,英語翻譯的準確性及流利度必然受到影響。一直以來,國內高校英語翻譯教學對單詞及語法知識過于關注,而對語塊方面的知識重視不夠,使得學生很難有效識別語塊知識,更無法將語塊知識靈活運用到翻譯過程中。在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語塊和語法具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前者是基于后者所構成的語言單位。然而,如果教師對語法知識教學過于關注,反而不利于強化學生的翻譯能力;而將語塊知識滲透到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對于提高學生英語翻譯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在對語塊知識熟練掌握以后,學生很容易將英語翻譯的切入點放在語塊知識上,根據(jù)原文語言作出較為精準、流利的翻譯;而在將漢語翻譯為英語的過程中,學生基于語塊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能夠迅速地找出漢語原文中的語塊知識,以此為基礎進行句子成分的添加,在順利、高效完成翻譯任務的同時減少頭腦中語言編碼壓力。在英語翻譯活動中有效運用語塊知識,學生無需考慮太多語法規(guī)范,語法不再成為學生翻譯效率和翻譯質量的限制性因素。究其原因,語塊本身具備語法特征,學生在翻譯時往往只需將主語或者賓語添加到語塊中就能保證翻譯語言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無論是常用句式還是習語都屬于語塊,認真學習語塊知識能夠大幅度提升英語翻譯質量,使譯文更為地道。英語中存在大量經(jīng)典的語言搭配,在翻譯中靈活運用這些經(jīng)典語言既能提高翻譯的流暢性和靈活性,又能在摸索中逐步形成自身翻譯風格。
第二,基于知識積累的英語翻譯語塊化教學模式。在完成語塊知識的學習后,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學生積累語塊知識,從而更為靈活地選擇翻譯語言和翻譯形式,做到得心應手。對于不同的語塊來說,其語用功能往往存在差異性,然而,在積累了大量的語塊知識后能夠發(fā)現(xiàn),語塊可在特定語境下實現(xiàn)互換。學生通過不斷積累語用功能類似的語塊知識,能夠在英語翻譯中基于文體、語境和場合的變化進行語塊的靈活選擇,使翻譯出的文章語言生動形象、流暢靈活。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記憶語用功能類似的語塊。例如在學習語塊lose one,s temper(發(fā)脾氣)時,可引申出lose one,s head(慌亂)等結構形式類似的語塊。通過總結歸納,使學生在掌握單詞的同時就能掌握語用功能類似的語塊群,實現(xiàn)學生語塊知識積累速度的大幅度提升,同時能夠牢固記憶、不易忘卻[5]。在英語語塊知識的積累學習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集中記憶形式結構類似的語塊,還要注重引導學生積累意義相似但結構用法不同的語塊。通過列表的形式使學生一一記住這些語塊,由于這些語塊意義相似,因此學生只需掌握其用法即可,不需要重復記憶大量意義相似的語塊知識,從而減輕記憶壓力,通過理解記憶而非機械記憶的方式牢固掌握語塊知識,并將其更好更準確地應用到翻譯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的是,語言學習不可一蹴而就,語塊知識的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持有耐心,從簡單的常見語塊入手開展教學工作,然后逐步過渡到復雜語塊,決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會影響學生自我效能感,導致翻譯教學效果不盡理想。在語塊積累教學過程中,可引導學生在整個句子中學習某一特定語塊,便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語塊知識,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布置學生朗誦與背誦經(jīng)典文章段落,使學生在積累語塊知識的基礎上對同一語境下不同語塊的應用形式加以了解,從而實現(xiàn)語塊知識學習和翻譯學習的融會貫通??偠灾?,教師在英語翻譯教學中運用語塊化教學模式時,應注重總結歸納語塊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更科學、更高效地積累語塊知識。
第三,基于知識運用的英語翻譯語塊化教學模式。在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語塊知識的學習還是語塊知識的積累,其最終目的都要落在語塊知識的運用上。學生對語塊知識運用的熟練與否是衡量語塊化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的一項根本標準。教師可采取多樣化手段實現(xiàn)學生語塊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新課文學習之前,教師可展示質量較高的不同版本的譯作,由學生在分析比對的過程中探求這些譯作的優(yōu)點及不足。此外教師還可布置學生對文中經(jīng)典句子、段落進行自行翻譯,學生可將自己的習作和范文對比,在此過程中學生對英漢兩種語言思維的差異性就會有更透徹的體會,更加清楚自身翻譯存在的薄弱部位,盡可能降低母語負遷移帶來的不良影響。就母語負遷移而言,根據(jù)認知語言學習理論可將中介語學習途徑分為兩種:規(guī)則學習(rule-based learning)、范例學習(exemplary-based learning),英語翻譯語塊化教學模式與后者關聯(lián)程度更高,范例學習對學生強化學習效果、有效運用語塊知識具有很大的積極影響[6]。表1針對母語負遷移對英語翻譯日常教學的影響列舉了幾個具體例子。
通過分析上表可以得知,學生在英語翻譯過程中受母語思維影響較大。漢語環(huán)境及思維會對學生英語翻譯效果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翻譯不夠地道?,F(xiàn)階段,“中式英語”普遍存在于高校英語專業(yè)學生中,導致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發(fā)展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在英語翻譯語塊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式思維及跨文化交際意識,使學生更地道更靈活地將語塊知識應用到英語翻譯任務中。
(二)語塊化教學模式下的英語翻譯技巧
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采用語塊化教學模式,教師應注重將多種翻譯技巧通入其中。一是增加法。在介紹詳細的英語名詞時采用增加法較為合適,針對故事產(chǎn)生背景、發(fā)展歷程以及人物背景進行翻譯時,引導學生采用增加法可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詞匯含義用法。二是縮減法。該種技巧亦能幫助學生有效掌握和應用語塊知識。直接性是英語表達的主要特征,與之相反的是漢語中往往引用較多,如引用名人名言或經(jīng)典名句來增加文章內涵,使文章更有說服力。在翻譯此類引用較多的漢語文章時應適當進行縮減,以免導致文章過于冗長,從而影響人們閱讀和理解。比如當翻譯對象為外國游客時,譯者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部分華麗的辭藻進行縮減,僅表達關鍵意思和重要內容即可,這樣外國游客可在較短時間內對中國景觀有所了解。教師在采用語塊化模式開展英語翻譯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jù)實際語境進行增加翻譯或縮減翻譯。三是比較法。文化對于翻譯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通過對比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翻譯效果。比較法的應用能幫助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探尋到翻譯切入點,既能使對方深刻了解詞匯內涵,又能使對方感覺到母語的親切感。無論是句式、段落還是篇章結構,英語和漢語之間都存在許多不同之處,學生在整體翻譯工作結束后可從某角度切入展開綜合性論述,從而對譯文作出有效整合。
參考文獻:
[1]于莉.多視角探究英語翻譯教學改革[J].教育評論,2018(09):166.
[2]趙青.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與翻譯技巧——評《當代商務英語翻譯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18,38 (10):258-259.
[3]陳美華,陳祥雨.“一帶一路”背景下英語與非英語語種教育問題探討[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8,50(05):738-743.
[4]葉翠英.翻譯式二語預制語塊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6,35(05):170-173.
[5]佟敏強.英語翻譯教學與漢語言文化素養(yǎng)——以語言知識結構為側重點[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5,23(03):112-115.
[6]王玉西.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翻譯,2010,31(06):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