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宏
【摘要】“學講方式”講究自主學習。隨著“學講方式”教學模式改革的推行,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再次被提高到一個更高的高度。讓我們做一個教學的有心人,用心去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自主學習;學生;有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的使命不只是教給學生知識,更該是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更是一種有效的教與學的方式,是教育教學中“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隨著“學講方式”教學模式改革的推行,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再次被提高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教師潛心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有法可依,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快樂。
一、扣文題 曉審題之法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靈魂和精髓,抓文眼,是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方法。學會從文眼入手,讓學生學會從題目知文章內容。如何教會學生從文題入手呢?
首先,從文章的題材入手。小說類的文章,例如《三打白骨精》,讓學生知道小說的三要素——環(huán)境、人物、情節(jié),讓學生預習是了解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故事的情節(jié)如何發(fā)展,從故事情節(jié)和環(huán)境描寫中,讀到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說明類文章,如《秦兵馬俑》,讓學生在預習時能找出文中所用的說明方法有哪些,這些說明方法的運用交代事物的什么特點;如課文《說勤奮》,作者提出什么觀點,選取哪些事例論證觀點,最后又得出什么結論。優(yōu)美的散文,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找出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想想這些句子運用什么修辭手法,寫出了景物的什么特點。寫人的文章中為了把人物寫好,寫了哪些事;寫事的文章,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分別是什么。不善于歸納總結,不善于教給學生方法的老師,所帶出的學生又怎能會閱讀短文分析呢?這就是為什么學生學了多年的課文,拿到閱讀短文還束手無策的原因。用課文教語文,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學生的自主學習不是教者隨便把課文讀幾遍,而是給出學生學習的綱要以及所要達到的目標。
二、找抓手 學預習之法
多年的高年級語文教學經驗告訴我:剛接到一個班級,學生的各個方面都不能達到相應年級段所達到的水平。表現最為突出的是:課前不預習,預習也只是將學習輔導用書的知識盲目抄寫在書上,有的甚至連抄寫都不做,只是對課文應付性讀一遍。如何讓學生的“被動”學習變?yōu)椤爸鲃印睂W習?如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自主學習究竟該如何實施“自主先學”在不斷地嘗試中我推翻了以前“放養(yǎng)式”的預習,重新將以前的預習任務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和整理,教給學生五步預習法:
1.讀課題,你知道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2.初讀課文,勾畫字詞,標清自然段。
3.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精讀課文,你還有什么不知道的?
5.課外閱讀,搜集資料。
由于我校地處郊區(qū),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兒童,學習習慣相當不好,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我將這五步學習法針對每節(jié)課的不同,制定成相應的導學單,每天讓學生有任務、有步驟、有方法去實踐。
1.我掌握了 ________ 等生字。
2.我理解了 ________ 等詞語。
3.我最喜歡的句子是 ________ 原因是
4.通過預習,我知道了 ________ 。
5.我還知道和課文相關的知識是 ________
任務分配好以后,讓各小組長充分發(fā)揮作用,及時進行督促和檢查,真正讓學生的自主先學落到實處。而每節(jié)語文課的第一課時第一板塊就是讓學生交流課前自主學習所得,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堂匯報的內容分難易。
在教學《煙臺的海》這一課時,學生依次交流了氣勢洶洶、前赴后繼、鍥而不舍、蔚為壯觀(并且對蔚的形近字進行舉例區(qū)分)、崇山峻嶺、呢喃細語等詞語的識記、理解。緊接著交流課文內容:有的說這篇課文主要講煙臺海四季特點各不相同;有的說這篇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記敘的;有的又說這篇課文春天和冬天寫得最為詳細;還有一個學生提出這樣的質疑:為什么課文沒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進行介紹,而先把冬天放在開始,多么有價值的發(fā)現!接著我就說,本節(jié)課我們就圍繞這個主問題進行探究。學生的質疑得到了肯定,學生的質疑欲望一下子被調動起來。語文課本只不過是學生學習的一個例子而已,學生必須能從每一次的例子中汲取全面的營養(yǎng)。
三、創(chuàng)情境 悟分析之法
如何讓學生課堂中的自主先學同樣發(fā)揮作用呢?這是我們學校語文教研組的教研專題。語文課堂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對文章的“讀”來提煉文章的主要內容;感悟語言文字背后的信息;把握語言文字的情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作者的匠心獨具。
(一)積極創(chuàng)設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安排。
在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的“一言堂”已遠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已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種桎梏。如何才能使“一言堂”變?yōu)椤叭貉蕴谩??這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語文學科有它自身的特點,一方面語文知識與生活非常貼近,學生往往一知半解;另一方面,語文學科中又有許多理性知識是學生不感興趣,難以理解、領悟的。針對這種情況,為引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更多參與到學習知識的當中,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就成為首選了。采用把學生分成小組的方式,對有些教學內容,讓他們利用一定的時間,自己分析、自己安排、自己講解,從而自己小結、補充,效果往往是好于教師“一言定天下”的。
在學習《夜晚的實驗》一課時,由于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從語言文字中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所以當我出示文章的表格時,全班學生幾乎都能順利完成。并且能粗略知道:斯帕拉捷是一個堅持不懈的人。順著學生的思路,我向學生繼續(xù)發(fā)問:“通過朗讀,你還讀到怎樣的斯帕拉捷?”此刻,學生再次進入文本的研讀,進而讀出了斯帕拉捷的“善于觀察、勇于實踐,對科學執(zhí)著的追求精神”。
(二)積極評價學生的課堂活動,讓學生體會成功感
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評價幫助,讓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對于解答了問題但存在不足之處的學生,先肯定他們解答中的正確之處,然后用鼓勵性的語言“你可以從某某方面來考慮考慮”“請你再……你會想出來的”等來激勵他們,對學生中新穎、簡潔的解法,可以用“你的回答很棒”“老師還沒有想到”等語言來鼓勵學生,讓學生有一種自豪感。兩年前有幸聆聽了特級教師宋運來講授《記金華的雙龍洞》,整節(jié)課宋老師不停地對學生的點滴體會和看法給予表揚,整堂課掌聲不斷。
“學講方式”講究自主學習。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和能力的習得,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標。讓我們做一個教學的有心人,用心去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