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體育學科是高校必修課,通過體育課程的開展有利于高校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隨著教育形式改變,高校體育教學也在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優(yōu)化排球教學結構是順應時代教育訴求的表現(xiàn),其不僅有利于改進排球教學實踐,解決學校排球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還能夠使教師對高校的體育教學不斷深入反思,探究如何更為有效的開展排球教學,充分發(fā)揮排球運動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得以健康發(fā)展,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結構朝著更加優(yōu)化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排球? 教學研究? 方式
中圖分類號:G8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a)-0065-02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逐步發(fā)展,社會群眾對高校生的素質教育期望也不斷增高。體育學科是學生在接受素質教育時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高校生加強排球體育項目的學習,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高校生健康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引導高校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及良好品格。改進排球教學模式,是教師要堅持貫徹新課改的標準,尋求多種高校體育教學途徑。以下,我們著重分析高校排球教學的現(xiàn)狀,為完善教學結構提出可行性建議。
1? 分析當前高校排球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設計課程工作不合理,沒有將排球教學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
排球運動以其獨特的運動方式以及對于學生身體機能的促進作用,在高校體育運動教學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很多學生也愿意參與到排球運動中。但是縱觀現(xiàn)階段排球教學,情況并不樂觀,其中的影響因素較為復雜。首先課程設計工作開展的不到位,僅僅是借助體育教科書書本知識,簡單的將排球動作分解開,然后一項一項的傳授給學生,學生會為此感到排球運動枯燥乏味。開展排球運動教學,教師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素質,設計實際教學方案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導致排球體育教學課堂效率不高,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1.2 排球課堂教學內容枯燥,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被尊重
高校體育教學開展排球訓練,其本質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意志力增強。所以只有將排球運動的真正價值發(fā)揮出來,才能夠滿足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才能夠為學生的發(fā)展充分負責,但是剖析當下高校排球運動,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側重點存在偏差,僅僅注重教材理論部分教學,而沒有考慮到排球教學的實際,導致排球課堂教學內容機械枯燥,根本不能將排球教學的實踐價值發(fā)揮出來,學生也始終無法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排球運動中,排球運動精神不能得以有效的傳承。
2? 優(yōu)化高校排球教學結構的重要意義
2.1 有利于優(yōu)化排球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完善排球教學結構是高校開展排球運動教學的必然選擇,只有通過將教學結構優(yōu)化和完善,才能夠將陳舊排球教學方式的局限性打破,才能夠充分發(fā)揮排球運動的優(yōu)勢。在改進排球教學方式的過程中,不僅有利于教師參與排球教學方式的完善,通過教學,教師要善于觀察和總結,發(fā)揮自身的引導優(yōu)勢,將高校學生的排球技能不斷提升,幫助學生掌握好扎實的排球理論,引導學生形成排球精神,讓學生認識到排球運動的魅力所在,愛上排球運動。
2.2 有利于鍛煉教師的排球教學專業(yè)能力,營造良好的排球教學環(huán)境
高校體育教學離不開排球體育課程的融入,通過有效的排球運動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完善教學方案設計時,基于新課改“以人為本”的背景,優(yōu)化排球課堂教學,保障各項細節(jié)教學活動的正常展開。優(yōu)化排球體育的教學結構,不僅僅是能夠將排球體育教學的內容豐富,還能夠增強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最終促進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實踐水平不斷提升,讓學生能夠真真正正感受到排球運動的魅力所在,感受到集體參與體育項目的樂趣所在,讓學生愛上排球運動。
2.3 有利于扎實學生對排球運動知識的掌握,促進體育教學質量提升
堅持優(yōu)化高校排球教學結構,有利于為教師隊伍注入新鮮活力,提高教師隊伍的合作進取意識,深入了解高校生在排球學習期間產(chǎn)生的問題。例如:在教學中的《移動傳球》排球課程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劃分該課時教學中的來球弧線、正確擊球位置、擊球手型、力量控制等重點內容,并結合高校生的體育學習特征,考慮教學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問題,教師互相配合,提出解決辦法,統(tǒng)籌規(guī)劃,制定科學有效的排球教學方案,從而引導學生對《移動傳球》這一課時的內容認識有層次之分,有利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排球運動的認識,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達到實現(xiàn)高質量高效率的高校排球體育教學目標。
3? 探究完善高校排球教學模式的路徑
3.1 總結和分析學生的體育學習特征,制作合理的排球教學方案
學生的體育學習特征是影響排球教學成效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師在改進排球教學方式時,應對學生在排球課程中表現(xiàn)的學習特征,進行總結分析,制定有效的排球教學方案。如教師在制定排球教學中的《正面雙手墊球》校本課程時,根據(jù)學生的日常體育學習中的特征,結合排球墊球中的上肢:“插、夾、提”以及下肢“移、蹬、跟”兩個教學重點進行總結和分析,通過考慮規(guī)劃教學時間、分解練習方案、合作練習方案等多種排球墊球的教學因素,積極開展排球墊球實踐課程設計,從而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體育鍛煉對身體形態(tài)和機能的影響。
3.2 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技教學手段,豐富排球的教學方式
在堅定不移的完善排球教學課程建設過程中,教師要考慮時間空間對排球教學的局限,充分利用體育教學資源,在排球教學過程中深入對排球精神以及排球發(fā)展歷史的講解,以此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排球運動的道德規(guī)范和準則,塑造良好的體育品格。例如:教師在進行排球教學中的《上手傳球技術》時,教師通過課件播放經(jīng)典的排球賽事,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排球動作與實際運動規(guī)則,從而提高學生的排球運球的積極性。并且教師針對排球賽事可以進行課堂排球實踐活動教學設計,讓學生自身感受運球對身體協(xié)調性的要求。
3.3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完善學生排球核心素養(yǎng)評價體系
教師在改進排球教學結構時,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立足學生的實踐。例如:教師進行排球教學中《扣球》時,根據(jù)排球扣球要求的彈跳高度、腰腹力量、手臂揮擊速度、手腕的控制能力要求,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能差別的特征,設計分組訓練排球教學方案,考慮排球扣球的準確、熟練等特點,進行總結和分析,優(yōu)化排球教學的內容,從而發(fā)展學生速度、力量、柔韌、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促進學生掌握排球運動的鍛煉技能。
4? 結語
綜上所述,優(yōu)化排球教學模式不僅僅是迎合當代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所以開展高校排球教學,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地位,結合高校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排球運動的特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強化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讓學生感受到排球運動的魅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排球訓練中,養(yǎng)成終身體育意識。
參考文獻
[1] 吳正國,董雪芬.排球[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
[2] 陳俊峰.探究高職排球教學現(xiàn)狀及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2):104-105.
[3] 朱紅彬,周靜.高校排球教學現(xiàn)狀與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J].體育世界,2013(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