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兵
【摘? 要】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通過恰當的教學策略來給予學生引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初中? 作文? 指導? 有效? 方法
作文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體現,同時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難點。進入到初中階段之后,學生們所接觸到的寫作知識越來越多,受到的寫作教育也越來越具有綜合性。然而,很多學生總是“聞作文喪膽”,不愿意寫作、不會寫作,對寫作缺乏熱情。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應對作文教學策略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有效的指導,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水平。以下是筆者在教學經驗中總結而來的幾點粗淺體會。
一、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習慣,積累寫作素材
缺乏寫作素材,一直都是學生在實際寫作中存在的最大的問題。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素材,學生們就寫不出真實的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眾所周知,初中階段的寫作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有很多寫作主題都是非常生活化的內容。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生活中在不斷地發(fā)生著各種各樣的事情,生活中存在著優(yōu)美秀麗的風景,生活中有最真實的情感和感動,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加以加工,就能夠成為生動的作文素材。具體來說,在日常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從生活細節(jié)著手,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用多種感官聯(lián)動去體會,積累出最真實、最富有情感的素材。
例如在開展“學會記事”這一課題的寫作教學時,我組織學生從生活著手,細心觀察找到寫作素材。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這些事有的具有深刻的意義,值得贊揚;有的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常難忘;有的蘊藏了人們豐富的情感,令人動容……把這些事的全過程或者某一重要的側面記錄下來,就是一篇記敘文。在引導學生觀察時,我向學生滲透了幾個觀察的技巧,也是記事文的重要因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重點觀察生活中的事件的這幾個因素,并將其整理記錄下來就形成了真實的寫作素材。在寫作過程中,對這些素材進行全面的渲染和加工,就可以得到一篇真實生動的記事文。
二、組織學生間相互批改,促進交流借鑒
作文的批改對于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有著關鍵的作用。合理的批改不僅能夠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樹立寫作的信心,還能夠讓學生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及時的查漏補缺??傊茖W合理的作文批改能夠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對提高寫作技能有重要的影響。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都會直接親自為學生進行批改。一個班級里有幾十名學生,教師在批改時總是會感到力不從心,由于沒有過多的精力和時間,許多教師在批改的時候總是草草了事。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促進學生查漏補缺、取長補短,同時也為了能夠減輕教師批改作文的負擔,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間進行相互批改,促進學生交流借鑒。學生間的相互批改,首先能夠提高學生對于寫作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可以讓學生在批改別人作文的同時不斷地反思自己,反思自己是否存在著相同的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我經常會在組織學生相互批改作文時對對方的作文進行標注,用鉛筆勾畫出對方作文當中寫的好的亮點內容,同時對于文章當中存在的一些錯別字、語病或者不恰當的內容進行修改,并將批改完后的一些體會自己記錄下來。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拓展自身的寫作思路。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抒情文寫作時,我組織學生同桌兩人為一組相互批改,重點批改對方在作文當中所運用到的抒情手法。這樣一來,能夠重點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中的表達能力,提高他們的表現情感的能力。在相互批改的過程當中,大家對于一些常用的抒情的寫作方法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感知,同時也真真切切的將學到的東西運用到了自己的寫作當中。
三、積極地鼓勵學生寫作,建立寫作信心
建立學生寫作的信心,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寫作的重要途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之所以對寫作不敢興趣,是因為缺乏寫作的信心,總是擔心自己寫不好,久而久之,便開始反感和抵觸寫作,寫作水平一再下降。為了促進寫作教學可以順利的發(fā)展,同時也為了引導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寫作活動當中去,我們可以通過鼓勵和表揚的方式,來肯定學生的閃光點,建立學生的寫作信心。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作為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我們要積極觀察,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并進行充分的鼓勵和肯定,對學生進行正面強化,讓學生在受到鼓勵之后再接再厲,寫的更好,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我常常會對學生作文當中的一些亮點內容進行摘錄,并在班級里進行展示。例如某一位學生寫自己與媽媽之間的幾件真實的故事,巧妙地以時間順序選擇了成長中的三個片段來進行敘述,在敘述之后抒發(fā)出對媽媽的感激之情。整篇課文洋溢著濃濃的溫情,記錄了幼年時期媽媽送自己撥浪鼓禮物、童年時期媽媽陪自己玩溜冰鞋、少年時期打完籃球之后媽媽給自己遞水的故事,作者選擇了自己生活中真實的小故事來抒發(fā)感情,從細節(jié)之處突出母愛,十分生動。于是我將這篇作文展示在多媒體的屏幕上,對這位學生進行充分的鼓勵和表揚。不僅樹立了這位學生的學習信心,更給其他同學的學習樹立了一個參考的榜樣。
在初中寫作教學的過程當中關注以上這三點,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一定的積極影響。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通過恰當的教學策略來給予學生引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蘇紅梅.作文與多積累、強結合、勤練筆、重個性【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21)
【2】李生忠.淺談初中生習作訓練活動中的興趣激發(fā)【J】.甘肅教育,2006(21)
【3】於海仙.初中生作文寫作手法指導策略的創(chuàng)新【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02)
【4】敬仕炯.農村初中作文指導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1(03)
【5】孔月敏.幫助學生解決“寫什么”的教學探索【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01)
【6】趙福赟.讓想象的翅膀在課堂上飛翔【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