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利
績效工資制度是與個人業(yè)績相掛鉤的一種制度,可以有效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加強單位內部人事管理,進行科學的崗位設置等。在科研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面臨一些問題,例如考核困難、績效體現相對滯后、個人績效較難考量等問題,大多與科研單位的工作性質有關。因此,在科研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首先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機制,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樹立整體績效與個人績效相結合的機制。其次,應不斷探索績效工資制度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真正調動研究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科研發(fā)展。
科研單位大部分屬于事業(yè)單位的中的一種,在最新的關于事業(yè)單位改革中指出應推動收入分配的改革,績效工資制度是核心??冃ЧべY制度的前身是計件工資制度,但是并不是簡單的與產品數量相結合的一種制度,而是建立在科學的工資標準和管理程序基礎上的工資體系。績效工資制度是事業(yè)單位改革的重要內容,最基本的特征是薪酬與業(yè)績掛鉤。
一、科研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的意義
科研單位是國家科技等行業(yè)發(fā)展的領頭人,關乎著整個社會的創(chuàng)新。在科研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有利于推進科研單位內部的人事制度改革,加強人事管理,做到人盡其才,可以進行更為科學合理的崗位設置等。第二,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科研單位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做到成本與效益的直接對接。第三,有利于形成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建立公正合理的競爭與獎勵機制,調動工作積極性等。
二、科研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面臨的問題
在各大事業(yè)單位開展績效工資制度的同時,科研單位的績效工資制度相對落后一些,這與科研單位自身的性質有關。大致分析,科研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第一,績效工資觀念薄弱,主要受傳統(tǒng)歷史因素的影響;第二,績效考核困難,主要受科研單位創(chuàng)造性的性質有關;第三,績效體現相對滯后,受科研研究對象的影響,可能在幾年后甚至幾十年之后體現出來;第四,個體績效考核較難,源于科研的集體性等。面對這些問題,在科研單位開展績效工資制度需要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
三、科研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的具體策略
(一)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機制
鑒于科研單位自身的工作性質,在績效工資制度的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難以考核評價等
問題,這就需要盡快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機制。第一,對科研崗位進行細分,根據各個崗位的具體要求進行具體的考核評價。這就需要對各個崗位需要的能力、責任、知識等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定,依此制定考核評價的標準。第二,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定量的指標比較容易考察,主要包括專利、論文、項目、成果等,定性的指標難以考量,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團隊合作、國際影響力等。第三,堅持團隊績效與個人績效的結合,一方面強調個人創(chuàng)新以團隊合作為基礎,另一方面尊重團隊的成效,既強調協(xié)作,又強調個體能動性的發(fā)揮。第四,樹立發(fā)展的觀念,將當前的考核評價與過去、未來相結合,看到科研人員的發(fā)展。第五,鼓勵重大科研成果,這是與科研單位的工作性質有關,績效評價考核應向人才傾斜,激勵創(chuàng)新,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到科研過程中,也可以專門設立重大科研獎。總之,科研單位績效考核一方面借鑒其他事業(yè)單位的績效評價考核制度,做到公正、合理,另一方面結合科研單位的工作性質,做到鼓勵、創(chuàng)新,為績效工資制度的實施提供依據。
(二)推動績效工資制度的改革創(chuàng)新
績效工資制度的貫徹與落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進行完善的。
第一,全員參與,提高績效工資的意識,轉變“大鍋飯”的思想,可以通過采取專題會、研討會等方式,進行績效工資制度實施重要性與必要性的宣傳,形成積極的輿論氛圍,避免出現抵觸的心理。第二,堅持公平公開的原則,實事求是,客觀公正,要全面體現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狀態(tài)與成績,對考核標準進行公開,對考核結果甚至過程都應透明,使得科研工作者知其所以然,找到下一步的努力方向。第三,對考核結果進行及時反饋,當結果出來之后應堅持民主的原則,允許科研工作者進行質疑,并做出全面的解釋,并鼓勵員工提出改進的意見與建議,做到制度的不斷完善與發(fā)展。總之,績效工資制度是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進行完善與發(fā)展的,基于實踐,發(fā)現問題,提出改正方案,再落實到實踐中進行考驗,形成良性循環(huán),推動發(fā)展與進步。
四、結語
總而言之,科研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根據科研單位的特點等不斷進行績效工資制度的完善,滿足單位發(fā)展的需求與科研工作者的精神需求,實現科研單位的創(chuàng)新與良性發(fā)展。(作者單位:北京農業(yè)生物技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