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劉春雨
校園貸是指在校學生向各類借貸平臺借錢的一種行為?!坝媚忝魈斓腻X來完成今天的夢想”這是學生們關于“校園貸”很不陌生的一句廣告詞。這句話看似很勵志,實際上卻讓在校生步入"消費主義陷阱",無法自拔。
國家對有關“校園貸”問題不斷發(fā)聲。在2017年九月六日,國家教育部曾明確提出"取締校園貸款業(yè)務,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fā)放貸款。在2018年九月四日,人民日報也發(fā)表聲明“部分校園出現(xiàn)回租貸、求職貸、培訓貸、創(chuàng)業(yè)貸亂象”文章 。據統(tǒng)計,在大學校園中會有8.77%的學生使用貸款的捷徑方式來彌補資金短缺,而這其中的網絡貸款要占據一半以上。然而,網絡貸款的貸款申請程序身份方便快捷,放款速度快,審批通過輕松。但其背后的高額利息卻成為大學生“瀟灑消費”身后的重大隱患。
一、“校園貸”的分類及具體表現(xiàn)形式
(一)“校園貸”分為五個大類,分別是電商背景的電商平臺(如京東校園白條、螞蟻花唄等)、P2P貸款平臺(網貸平臺,用于大學生的助學及創(chuàng)業(yè))、消費金融(公司如趣分期、任分期等,甚至會提供較低額度的現(xiàn)金提現(xiàn))、線下私貸(俗稱“高利貸”)、銀行機構(如 “大學生閃電貸”、 “金蜜蜂校園快貸”、 “學e貸”等),
(二)校園貸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
1.“高息貸”與“高利貸”
學生并不清楚“高息貸”與“高利貸”。其實最高法院早有規(guī)定:年利率超過36%則界定為非法高利貸,將不予支持。
校園貸往往會用月息“0.99%”為誘惑,以低息假象誘導學生貸款,但是事實并非如此,校園貸將平臺服務費、滯納金、違約金等相關費用合計后很容易將超過36%的利息,隨即變?yōu)榉欠ǜ呃J,引發(fā)多種危害。
2.“不良校園貸”
指用虛假宣傳、降低門檻、不文明催貸等手段的平臺,學生使用后即引發(fā)更多的借貸和負債。
所謂的“零首付”、“低門檻”、“放款快”宣傳手段使攀比心理、消費主義心理作怪的大學生們,重新上演了“拆東墻補西墻”甚至不擇手段的激進行為的發(fā)生。
3.“傳銷式詐騙貸
平臺以招募大學生校園代理為借口,進行下線發(fā)展逐級提成斂財學生甚至在并不知情或者更高傭金的利益驅使下被不法分子利用,當刷單公司跑路后使學生陷入還款深淵。
4.套路貸
采用設套的方式誘導大學生進行貸款,用“培訓貸”、“裸條貸”誘惑學生進入套路貸,用巨額還款致使借貸人走入不歸之路。
套路貸是目前校園貸中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還款“黑洞”,培訓、裸照敲詐威脅,用“好處費”作誘餌后將人間蒸發(fā),誘騙學生繳納高額保證金后消失;
開啟了“校園貸”模式,噩夢即來。涉世不深的學生們在 “消費從眾心理”的影響下,越陷越深。
二、校園貸案例
曲某是計算機專業(yè)大二的學生,經了解該生在外做兼職,經常曠課成績也直線下降。在老師與其談話過程中發(fā)現(xiàn)她眼神迷茫、心神不定。該學生因買手機貸款,在貸款過程中遇到一個同樣遭遇的女孩,并被要求借助曲某的身份等信息貸款,并承諾按時還款,在以曲某名義借錢后該女孩消失不見了,從此曲某背負著三萬元的貸款需要償還,只好做兼職省吃儉用進行還款,迫于還款壓力所以連續(xù)逃課掙錢,也造成她很大的心理壓力。無獨有偶,電子信息專業(yè)王某以同樣的方式被所謂的“朋友”套用信息貸款七萬元也消失不見,給該同學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和心理壓力,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導致學生陷入網貸的因素大概是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沒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不重視個人身份信息保密,另外大學生的虛榮心心理——扭曲的價值觀,互聯(lián)網高速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對學生金融、網絡安全知識普及不夠。正常的信貸,是一種金融工具,它的確為大學生打開了一扇解決經濟困難的窗,用得好,就能發(fā)揮校園貸的正向功能。如果是不良信貸,即我們經常提到的校園不良網絡信貸,它一般披著具有誘惑力的迷人外衣,打著申請便利、手續(xù)簡單、放款迅速的旗號,喊著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總有一款滿足你的口號,像金融毒品一樣能夠讓大學生欲罷不能。同時不良網貸給學生帶來的影響。
三、高?!靶@貸”對學生帶來的威脅
(一)學業(yè)的威脅:學生一旦踏入負債危機,還貸壓力將導致繁重兼職,逐漸剝奪學生的課業(yè)學習能力,原本單純的求學之路也因負債壓力變得困難重重,無心學業(yè)。
(二)心理的傷害:放貸人對學生個人信息十分了解,學生一旦不能按時還貸,放貸人會采取恐嚇、毆打、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進行暴力討債,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園秩序造成重大危害。甚至更有放貸人對女學生進行“裸貸”,對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
(三)情感的傷害:放貸人不僅對學生個人信息十分了解,對學生身邊的朋友,室友等信息也有了解,一旦逾期放貸人對學生身邊的朋友進行騷擾;學生在還不清貸款的情況下,多數(shù)會向身邊的室友、朋友借錢,或者放貸人會借此機會引導學生成為下線,去對身邊朋友進行“勸導”。
(四)家庭經濟的損失:一些借貸公司還是分期平臺,并沒有在用戶申請分期時,主動、明確地告知逾期還款會造成怎樣的后果,或者將要如何賠償。不清楚拖延還款要負擔多少,導致雪球 “越滾越大”。大學生資金有限,經濟收入主要來自父母給的生活費,如果大學生依靠生活費來還款,相當于給父母增加了經濟負擔。
四、高校學生“校園貸”發(fā)生的處理方法
(一)談心談話并與家長溝通。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并沒有償還能力,只會越還越多,以貸還貸,所以必須第一時間通知家長,并與家長溝通不要給學生壓力,過多的批評也將無濟于事。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勇敢面對,直視自己沒有償還能力,必須借助家庭的力量,減少自責與愧疚,盡早償還才是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對家人負責。
(二)全學年內展開排查。通過以班級為單位,寢室為單位,學生干部黨員在全學年進行網貸排查和統(tǒng)計,被發(fā)現(xiàn)有七人陷入網貸危機,有的人已經解決了危機,剩余的學生依然在網貸的陰影籠罩下,逐一解決。
(三)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網貸的主題班會。對每個班級進行“拒絕網貸,健康生活”的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不良網絡貸款的風險及網貸如何收取高額利益,能夠樹立理性消費觀念,自覺遠離網絡借貸行為,提醒學生高度重視個人身份信息保密,謹防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提醒學生陷入網貸如何處理,切勿以貸還貸。在經過有網貸經歷的學生允許同意下,講述身邊的實際案例,以及網貸是如何增加高額利息賺取不正當利益的。
五、校園貸風險防范措施
(一)自覺樹立正確消費觀,抵制過度消費或超前消費;加強金融信貸、法律知識學習,提高個人金融風險防范能力;
(二)參與或使用校園貸極易引發(fā)高利貸、過度借貸、詐騙貸、套路貸等嚴重危害,建議不要輕易參與或使用校園借貸平臺進行貸款;
(三)確實需要通過校園貸平臺進行貸款時,要詳細了解利率、還款期限等信息,制定合理的還款假話,并與網貸平臺簽訂正規(guī)合同,切忌使用虛假宣傳、誘導消費、惡意貸款等“不良校園貸”平臺;
(四)增強自我安全保護意識,謹慎使用個人信息(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不隨意或泄露個人信息,提防個人信息被他人冒用或從事其他不法借貸行為,謹防上當受騙;
(五)不參與不明“校園貸兼職”,避免部分借貸平臺不法分子以冒充“熟人”、“同學”等進行說服加入校園貸推廣或代理行列,當遇到此類情況時,一定要保持理性并提高警惕,切忌為了短期利益而耽誤學業(yè)甚至觸犯法律;
(六)若有臨時性資金需要,可通過補助、勤工儉學等正規(guī)渠道合理解決,不輕易相信短信、小廣告等發(fā)送或發(fā)布的貸款信息,防止陷入借貸風險;
(七)一旦遇到還款壓力或遭遇暴力催債等借貸問題時,應及時向學院、家人尋求幫助,必要時向保衛(wèi)處或警方進行報警,切勿采取冒險或極端解決方法!
加強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加強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樹立大學生正確價值觀引導,加強大學生理性思考教育,不能讓網貸斷送學生自己的求學之路,引導學生清楚大學生應該是學習知識、自我提升、感悟青春的過程,大學對每個人來說一生只有一次,不要因一時的沖動追悔莫及。對自己負責,學習好專業(yè)知識,努力提升自己;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將來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成為國家和家庭的負擔。(作者單位:黑龍江東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