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彬,劉 偉,匡增杰
(1.集美大學航海學院,廈門 361021;2.上海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學院,上海 201306;3.上海海關學院海關經濟系,上海 201306
國際海事組織(IMO)海上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第72 屆會議(MEPC72)MARPOL Annex VI修正案中指出,2020年在全球范圍內所有未安裝脫硫設備的船舶禁止攜帶硫含量超0.5%的燃油,但如果船舶已經安裝有脫硫設備,也可以攜帶硫含量超標的燃油[1]。中國航務周刊[2]、信德海事[1,3]等公眾平臺對限硫政策下主流班輪公司采取的措施作了相關報道;白玉峰等[4,5]對脫硫主要措施的利弊作了分析;呂龍德[6]分析了限硫令對修船市場的挑戰(zhàn)與機遇。這些研究從定性角度研究了限硫措施的利弊及影響,并未全面的對各個措施進行詳細的經濟性比較。
本文從班輪企業(yè)運營成本角度出發(fā),以20 000 TEU的超大型集裝箱船為主要研究對象,利用技術經濟學中相關分析模型分析各措施下的經濟效果,量化分析經濟效益和風險,以期在限硫政策下為班輪企業(yè)應對措施選擇提供技術經濟層面的指導。
2006年起,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MARPOL)附則六“防止船舶造成空氣污染”對船舶的硫氧化物排放設立了總體的限制。該附則促成了硫排放控制區(qū)(SECA)的建立。它規(guī)定區(qū)域內硫氧化物的硫含量上限是0.1%。該硫排放控制區(qū)自2015年1月起在歐洲和北美實施,此后將陸續(xù)擴大至全球海域。[7]
2015年7月,交通運輸部宣布對國內船舶的硫排放實施監(jiān)管,并設立硫排放控制區(qū),這部《珠三角、長三角、環(huán)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qū)實施方案》已于2016年1月1日實施。方案規(guī)定船舶在排放控制區(qū)核心港口靠岸停泊期間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的燃油[9];同時交通部擬自2020年起,國內特殊區(qū)域(海南沿海、瓊州海峽、國內港口)將使用0.1%以下的燃油。[10]
從國內外的限硫規(guī)則看,未來1~2年內將普遍限制船舶燃油的硫含量在0.5%以下,未來10年左右最終限硫標準將提高到0.1%。
對于航運企業(yè)來說,燃油成本在船舶運營總成本中占據(jù)相當大的比重,燃油成本巨大,改用低硫油,成本增幅巨大,目前全球航運企業(yè)采取的主要應對措施如下。
船用燃油有重油和輕油之分,重油分為普通重油(如IFO380CST)、低硫重油(LSFO380CST),輕油也分為普通輕油(Mgo)與低硫輕油(Lsmgo)。船舶航行時一般使用的是重油,在港時在低硫控制區(qū)內使用低硫重油,如果沒有符合要求的低硫重油補給時才使用低硫輕油。輕油由于其粘性不足,不能長時間使用,否則會對船舶發(fā)動機產生不利影響[11]。直接使用符合要求的低硫重油在技術上是簡單可行的,但是成本上比普通重油貴,而且存在供應不足的問題,需要與供油商提前預定。船舶保稅油,價格直接和國際原油掛鉤,以新加坡價格為風向標,根據(jù)2018年8月新加坡某些油商的最新報價,普通重油與低硫輕油之間的價格差在200美元/t左右,普通重油與低硫重油之間的價格差在170美元/t左右,普通輕油與低硫輕油的價格差僅6美元左右。2020年的全球限硫令主要的影響在于低硫重油與高硫重油的選擇上,重油根據(jù)產區(qū)不同,硫含量不一,少量產區(qū)的重油硫含量是達標的,但是大部分需要再加工后才能達標,其中一個加工方式是將高硫重油與低硫輕油調和,價格介于高硫重油與低硫輕油之間。
船上加裝洗滌器是相對較新的技術,需要船舶有一定的安裝空間,成本可控。當前的洗滌塔主要有三種類型:開式、閉式和復合型。復合型脫硫裝置可以在開環(huán)以及閉環(huán)模式間切換。開環(huán)模式時,該設備主要通過海水“清洗”尾氣中的硫成分;而閉環(huán)模式時,則需要加入相應的化學試劑來達到脫硫的目的。由于閉環(huán)式脫硫系統(tǒng)要將廢棄污水保留在船上,對長距離航行的船舶來說不切實際。開放式脫硫塔由于操作簡單,容易被船員接受,目前約63%的船舶選擇了安裝開放式脫硫塔。但是硫排放物雖然沒有進入大氣,卻進入了海水中,約70%的污染物留在海上[12]。隨著環(huán)保規(guī)則的日趨嚴格,將來是否還允許污水排入大海是未知數(shù)。
從船公司及脫硫裝置生產商的報價看,脫硫裝置費用,加上安裝費用,安裝時間的消耗,對于超大型集裝箱船舶來說,每個脫硫裝置大約需要投入800萬美元[2-3]。
從環(huán)保方面看,采用清潔能源是最好的選擇。目前船公司已經采用或計劃采用的清潔能源包括LNG、電力等,已經有約100多艘船使用LNG燃料,大型集裝箱船使用LNG動力技術上是可行的,有新建和改造兩種途徑。環(huán)保性方面,LNG不含硫,也不含顆粒物,氮氧化物排放將減少85%;但是從經濟上看,會犧牲一定的裝載空間,同時LNG動力的大型集裝箱船建造成本也較高。根據(jù)達飛公司訂造的相關資料,每艘20 000 TEU的LNG動力船舶造價約1.6億美元,而22 000 TEU的普通動力船舶造價約1.4億美元[3]。如果將現(xiàn)有普通燃油船舶改造為LNG動力船舶,改造費用不菲,而且需要耽誤較長時間的船期。除了建造成本或改裝成本偏高,LNG資源補給上可能會存在困難,港口基礎設施建設還未跟上,目前具有完善的港口設施及加注船的港口有鹿特丹、新加坡、舟山等。
無論采取何種措施,班輪企業(yè)都需要付出額外的費用,目標是求出年度費用最小的經濟措施。進行設備投資回收期比較時,以普通高硫重油為參照進行計算,取投資回收期短的方案。
在模型構建時,提出以下假設:
1)燃油、LNG價格不隨市場波動,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
2)沒有補貼措施支持;
3)在港輕油消耗極少,忽略不計。
3.1.1 措施1的年費用
低硫油措施下的等額年費用為:
(1)
式(1)中船舶的燃油消耗與主機功率、運營速度有關系,主機功率越大、速度越快,每天消耗的燃油量越多,市場環(huán)境不好時,班輪企業(yè)會選擇低速航行,以減少市場上的總運力供給,保持船舶的裝載率,反之則會增加航速。在本算例中,通過對航運企業(yè)的調研,按照當前市場環(huán)境下,20 000 TEU級的集裝箱船,每天耗油量大約為120 t。
3.1.2 措施2的年費用
加裝脫硫裝置的等額年費為:
EUAC2=C固×(A/P,i,n)-R×(A/F,i,n)。
(2)
其中:EUAC2為安裝脫硫裝置的等額年費用;C固表示初期投入的固定成本;(A/P,i,n)為等額系列資金回收因子[10];R為設備殘值,取5%;i為企業(yè)基準收益率,此處取8%;n為設備的經濟使用期,設為10年,(A/F,i,n)為等額系列償債基金因子[13]。
3.1.3 措施3的年費用
使用LNG動力的等額年費用為
EUAC3=ΔC(A/P,i,n)-R×(A/F,i,n)+QLNG×PLNG-QLSFO×PLSFO。
(3)
式中:EUAC3為使用LNG動力的等額年費用;QLNG表示目標船舶LNG的年消耗量;PLNG表示LNG單價;QLSFO表示船舶普通重油的年消耗量;PLSFO為普通重油的單價;ΔC表示改造固定成本或者新建LNG動力船舶與普通動力船舶之間的價格差額。
3.1.4 投資回收期
這里的投資回收期分別指基于第一種措施的經濟性(高、低硫油間價格差產生的),措施2與措施3的設備投資回收期可以用式(4),式(5)計算。
EUAC4=C固×(A/P,i,n2)。
(4)
EUAC5=ΔC(A/P,i,n3)+(QLNG×PLNG-QLSFO×PLSFO)。
(5)
通過式(4)、式(5)求出的n2、n3分別為措施2和措施3的投資回收期。
3.2.1 基本數(shù)據(jù)
以某班輪企業(yè)的20 000 TEU超大型集裝箱船的運營為例,目前該船型主要投放在亞歐航線上,以圖1的航線掛靠港為例,挑選該航線上幾個基本港口作為實例。
表1為圖1中燃油補給港的高、低硫重油的最新價格(油商2018年8月24日的報價)。中國港口的油價略高于其他港口,鹿特丹的油價水平較低,船用保稅油經常波動,價格受到供需、政治、戰(zhàn)爭、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每年的平均水平都不相同,2018年油價與2017年相比漲幅較大,但是高、低硫油之間的差價變化不大??紤]到在限硫規(guī)則下,未來低硫重油的需求量會增加,供給量受生產工藝調整的滯后而不足,兩者的差價也許會擴大。長期來看,生產企業(yè)為滿足海運巨大需求而采取高、低硫油調和工藝生產,價格將介于高硫重油與低硫輕油之間。在這里取三港的平均值進行估算。
表1 主要加油港8月份報價
Tab.1 Quotation of main refueling ports in August 2018 美元/t
通過對船廠、航運企業(yè)的調研,估算該類船型安裝脫硫設備需要的總成本為7×106美元,包括改裝工期的時間消耗成本,日常維護費用較少,假定為0,實際運營成本核算時可將日常維護成本作為年費用考慮進去。
根據(jù)對船廠和航運企業(yè)的調查,LNG動力的集裝箱船能耗及成本基本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20 000 TEU級LNG動力集裝箱船相關成本數(shù)據(jù)
如果將具備雙動力的發(fā)動機安裝LNG燃料罐及管道設備,一艘大型集裝箱船的花費為2.0×107~2.5×107美元。LNG動力集裝箱船占用船舶的空間較大,大概會耗費1%的運力,因此用22 000 TEU的普通動力集裝箱船與20 000 TEU的LNG動力集裝箱船的新造成本差額約為2×107美元。將新造成本差額或改造成本作為增量成本,定為2×107美元。20 000 TEU級的集裝箱船每個航次消耗18 000 m3[14],按圖1航線掛靠計劃,全年營運340 d,一個航次70 d,則全年可以跑4.9個航次,所以20 000 TEU級的集裝箱船每年消耗的LNG大概為8.82×104m3。
由于LNG國際價格亞洲地區(qū)高于歐洲地區(qū),亞歐航線上船舶多在鹿特丹補給LNG,所以取歐洲地區(qū)國際LNG價格為參照,從近三年的國際LNG價格變化情況看[注]數(shù)據(jù)來源:國際燃氣網。(如圖2所示),2016年4月份達到最低值4美元/mmbtu,之后波動上升,至2018年8月份接近8美元/mmbtu,假設補給LNG的船舶設備及管理費用約2美元/mmbtu,因此補給LNG的價格在此算例中取10美元/mmbtu。
3.2.2 計算結果
根據(jù)3.2.1的基本數(shù)據(jù)計算限硫規(guī)則下三種措施班輪企業(yè)運營20 000 TEU級集裝箱船增加的年費用,如表3所示。
表3 三種措施下的等額年費用及投資回收期
上述結果是在現(xiàn)有經濟環(huán)境下得出的,而船舶的使用年限高達二三十年,在這些年中,能源價格、設備價格變化等不穩(wěn)定因素會導致相關成本費用產生波動,其中油價、LNG價格波動最為頻繁,假定兩者關聯(lián),油價與LNG價格以相同幅度變化,等額年費用的變化情況如表4所示。能源價格上升的幅度越大,班輪企業(yè)的措施將會傾向于選擇LNG動力船舶,當能源價格浮動10%以上時,則選擇LNG動力船舶更經濟。
表4 能源價格同幅度變化時的年費用表
對比三種措施的等額年費用,措施2為較優(yōu)方案;對比措施2和措施3的投資回收期,措施2可以較快地回收資金,說明在當前市場環(huán)境下,采取措施2可以應對限硫令,并很快回收資金。通過敏感性分析,長期來看,隨著各行各業(yè)對于油氣等能源需求的增多,油氣價格同時上揚時,使用LNG動力對于班輪企業(yè)來說經營成本更少,而且LNG動力船舶更具有環(huán)境友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