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 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CT檢查中碘過敏反應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行碘造影檢查的20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則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觀察兩組患者碘過敏發(fā)生率及對護理的滿意率。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碘過敏發(fā)生率為2.0%和7.0%,觀察組碘過敏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護理滿意率為97.0%和85.0%,觀察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能夠降低碘造影檢查患者的過敏反應發(fā)生率,從而提高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率。
【關鍵詞】護理干預;CT檢查;碘過敏
CT檢查是臨床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CT增強掃描主要是為了提高掃描的強度,提高病灶與正常組織之間的區(qū)別,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率[1]。但是CT增強掃描需要使用碘造影劑,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碘過敏的現(xiàn)象,對檢查結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癥狀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2]。因此,需要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降低碘過敏反應的發(fā)生率。筆者主要針對護理干預對CT檢查中碘過敏反應的影響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行碘造影檢查的20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4例,女性46例;平均為(45.6±5.6)歲。對照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5例,女性45例;平均為(46.2±5.2)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
觀察組則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具體措施為:1)心理護理:針對患者對于檢查認知水平較低而在檢查過程中出現(xiàn)緊張、焦慮情緒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為患者介紹CT增強掃描的優(yōu)點和作用,并強調檢查對于臨床診斷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屬檢查中的相關注意事項,讓患者了解CT檢查的作用,從而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更好的接受臨床檢查,能夠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告知患者注射造影劑后可能出現(xiàn)的反應,并將處理方法告知患者,從而預防患者出現(xiàn)恐慌的情緒。2)檢查時的護理:檢查前認真詢問患者的各項情況,若患者存在碘造影劑過敏、嚴重肝腎功能不全、重癥甲亢等情況則禁止使用增強掃描檢查;對于合并糖尿病、腦血管痙攣、急性胰腺炎等高危因素,患者需要加強檢查過程中的護理觀察,尤其是老年患者。在采用碘造影劑注射之前需要進行碘過敏實驗,皮下注射0.1mL碘造影劑,觀察10~20min后患者有無異常反應,確定為陰性之后才可進行增強掃描。3)過敏反應患者的護理:若患者注射碘造影劑后出現(xiàn)面色發(fā)白、氣喘、胸悶等癥狀,需要立即停止碘造影劑的注射,并給予吸氧、維持水電解質等治療措施。對于出現(xiàn)輕微不良反應的患者給予大量飲水,從而降低碘造影劑的含量,緩解不良反應,對于皮膚過敏的患者給予外用抗過敏藥物涂抹;對于癥狀較強烈的患者給予呼吸支持以及靜脈注射地塞米松、腎上腺素等藥物處理,并給予急救措施。4)檢查后護理:CT檢查后需要觀察20~30min,確認無延遲不良反應之后即可結束檢查,檢查后叮囑患者多飲水,并檢查穿刺部位的情況。
1.3 觀測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碘過敏發(fā)生率及對護理的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碘過敏反應發(fā)生率
觀察組與對照組碘過敏發(fā)生率為2.0%和7.0%,觀察組碘過敏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值為5.415,P值為0.000)。
2.2 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率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護理滿意率為97.0%和85.0%,觀察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CT增強掃描是指在CT平掃的基礎上靜脈注入造影劑對病灶進行重點篩查,從而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率。由于CT平掃無法發(fā)現(xiàn)的微小病灶,能夠通過造影劑的應用提高組織的對比度,從而提高檢查的準確性[3]。碘造影主要是通過造影劑在不同組織中的分布,形成不同的密度與形態(tài),提高了部分疾病臨床檢查的準確率。例如顱腦疾病中CT平掃的診斷準確率為80.0%,而增強掃描的準確率高達90.0%[4]。雖然碘造影劑對人體無毒副作用,但是部分患者可能由于過敏而出現(xiàn)不良反應,在注射后數(shù)分鐘到數(shù)小時后發(fā)生,例如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上呼吸道黏膜刺激、喉水腫等反應,甚至可能出現(xiàn)皮炎、口內金屬感等癥狀,從而對臨床檢查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臨床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各方面癥狀,及時發(fā)現(xiàn)并及時處理,是緩解患者過敏反應的重要渠道。針對性護理干預是近些年來臨床護理推出的一種新型模式,其主要以臨床護理經(jīng)驗為基礎,針對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將臨床研究與臨床實踐相統(tǒng)籌,從而提高臨床護理的效果。通過規(guī)范的護理干預,能夠合理掌握患者的病情,并結合患者對CT增強掃描的認知水平,有的放矢的開展健康宣教工作,從而提高患者對于碘造影劑應用的認知水平[5]。本次研究觀察中通過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干預,觀察組與對照組碘過敏發(fā)生率為2.0%和7.0%,觀察組碘過敏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過敏反應發(fā)生率;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護理滿意率為97.0%和85.0%,觀察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通過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能夠提高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率。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能夠極大改善CT增強掃描患者碘過敏反應發(fā)生情況,從而提高臨床護理的服務質量,有助于改善醫(yī)患關系,從而提高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率。
參考文獻
[1] 馬麥云.CT檢查中碘過敏的護理干預效果[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02(12):143-144.
[2] 胡群燕.護理干預對CT檢查中碘過敏反應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02):14-15.
[3] 徐東慧.護理干預在CT增強掃描中的應用與臨床實踐[J].吉林醫(yī)學,2014,17(19):4362-4364.
[4] 王愛華.碘造影劑在CT增強掃描中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24):86-88.
[5] 耿旭,劉海霞,孫靜華,等.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5):1390-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