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
2019年3月,西安交通大學一學生突發(fā)奇想建立了夸夸群。在群里,無論發(fā)什么都會收到別人的夸獎和贊揚,心情不好的時候也能收到安慰。據(jù)報道,很多大學都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很快群成員就達到了上限。
在上海大學的“夸夸群”內(nèi),一位學生說,“勤勤懇懇做個認真的碼農(nóng),學了一下午習,求夸?!彪S后,便有群友夸贊稱,“我想你平時在生活中一定是別人家的孩子了,夸。”除了這種真應該表揚的同學,隨便你說什么都會收獲很多的“夸”,即便有的同學稱午睡起晚了,也會有人夸贊“睡眠真好”,以及“對自己身體好一點,夸”。不少高校“夸夸群”中的“群規(guī)”就是可以隨意夸。例如武漢大學“夸夸群”的群規(guī)就是“沒有規(guī)則,各種夸,直接夸,隨意夸”。
1.求夸源自于外在壓力。很多學生進入大學之后,依然會存在很多壓力。生活學習的不如意,一個不期而遇的意外,都證明了“壓力無處不在”。年輕人在遇到壓力時,應該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這固然重要,但也應該看到壓力的存在以及疏解壓力的需求。其實,不只孩子需要鼓勵,大學生和走上工作崗位的人也有需要,“夸夸群”的存在能夠有效幫助釋放壓力,找到自尊,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嘗試。
2.求夸是一種精神激勵。求夸獎、求鼓勵,在很多人看來,這似乎是中小學生,甚至是幼兒園孩子才有的需求,與此對應的就是常提的鼓勵教育,通過鼓勵和夸獎,從而激發(fā)和建立孩子的自信。到了大學階段,這種以鼓勵為主的教育反而就講得少了。但事實上,這是人生每個階段都需要的一種精神激勵。這種看似“無厘頭”“鬧著玩”的夸夸群的出現(xiàn),正是反映出當下大學生對“鼓勵教育”的現(xiàn)實需求。
3.求夸是一種網(wǎng)絡虛幻。網(wǎng)絡上互夸,只是一種娛樂的方式,要得到真正的點贊與自信,還靠現(xiàn)實中的積極向上。沒有閃光點被人夸出閃光點,那是自欺欺人,也會誤導方向,縱被夸得云里霧里,也得不到真正的快樂與自我滿足感。時間一長,內(nèi)心還是空的,夸夸群也會沉寂下來,失去存在的意義。因此,要獲得他人認同,離不開現(xiàn)實中的腳踏實地與默默努力。認準目標,勉力向前,水到渠成之后,花香自有蝶飛來,別讓那些浮夸枉費時間。
1.于個人而言,打開現(xiàn)實之門,應該像《活著》中勇敢面對慘淡人生的福貴一樣勇敢,像《觸不可及》中走出殘疾陰影的樂觀的特若斯一樣樂觀面對現(xiàn)實,而不應該蜷縮于“夸夸群”中美麗的、悅耳的夸贊。正值芳華的青年人,我們應拒絕過度夸贊,正確看待現(xiàn)實,打開現(xiàn)實之門,就算迎面而來的是洪水猛獸,我們也應該毅然拿起手中的劍去披荊斬棘,揚現(xiàn)實之光彩。
一棵小樹在經(jīng)歷風吹雨打后才能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一個琥珀在多年沉積,斗轉(zhuǎn)星移后才成就美麗,一個國家在磨礪后方能強大。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提到:“人終將毀于他所熱愛的東西。”試想,倘若我們盲目狂熱地追求“夸贊”,甚至將虛擬的“夸贊”做為現(xiàn)實生活的全部,并習以為常,人類將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若我們一味地沉溺于虛擬的“夸贊”,依賴虛擬帶給我們的寵愛,人類終將淪為虛擬的奴隸,走向滅亡!
所以我們不必迷戀于虛無幻象!不如轉(zhuǎn)身,沉浸在真實的花香中,你會得到無盡的滿足,何必貪戀鏡中花?
——湖北省枝江一中鄢露瑤《何必貪念鏡中花》
2.夸夸群之所以風靡,很大原因在于大家需要一個能獲得鼓勵與信心的地方,這更像是青年人自創(chuàng)的一種心理互助模式。而事實上,大學生之外,每一個人都需要鼓勵,生活不易,壓力難釋,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這種群體性的孤獨感無疑是當下的一種普遍心態(tài)。
希望獲得他人鼓勵和夸獎,是人的天性,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不管是在學習當中,還是在生活和工作當中,人們都需要鼓勵和夸獎。畢竟,誰都想身在一個充滿溫情存在激勵的現(xiàn)實空間。
——張炳劍《“夸夸群”流行,游戲中釋放了壓力》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