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全
做人辦事要有底線思維,作為教師要有教育教學的底線——于己要依法執(zhí)教,于生就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學生的健康成長包括生命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
1 生命健康方面
《道德與法治》七年級教材,共有三課來講解生命教育內(nèi)容,而原來的《思想品德》只有一課內(nèi)容講解生命知識。安全教育,生命安全是第一位。開學第一課需要了解的各種安全知識,掌握必要的應急措施。
第一要了解安全知識,例如在校內(nèi)的安全:1、注意課間安全,大課間、體育課以及參加集體活動時,前后左右之間保持一定距離,不要太擁擠,不然容易踩腳、絆腳,容易摔倒。在課間玩耍時要文明玩耍,不做劇烈的活動;上下樓梯靠右走,“右行禮讓”;不在教室內(nèi)打球、踢球、跳繩、踢毽。嚴禁用掃帚、拖把、鉛筆、石頭等危險物品玩耍、投擲。集體活動中要一切行動聽指揮,遵守時間,遵守紀律,遵守秩序,語言文明。2、校園圍墻的安全:不要攀爬圍墻,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不要過去玩耍,不要亂扔垃圾、石子等危險物品。3、講究飲食安全:拒絕三無食品,不吃腐爛變質(zhì)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在校外無證攤點上吃飯,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4、注意實驗課的安全:在上實驗課前要聽老師講解注意;在做實驗時要按要求來做。實驗課需要使用酒精燈和易燃的化學藥品時,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并按操作要求去做,時刻小心謹慎,嚴防危險。
還要注意校外安全:1、交通安全: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和交通秩序。在上學、回家的路上應該走路右邊行走,在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馬路時要減速慢行,注意來往的行人、車輛,確認安全后方可。不騎自行車;不乘坐農(nóng)用車輛、無牌無證車輛,不乘坐超載車輛。2、要有“防火災、防觸電、防侵害”意識。不吸煙、不玩火,不焚燒廢棄物;不隨意觸摸電器,不私拉電線,不在教室內(nèi)使用充電器、熱得快、等電器;不和陌生人說話,遇到形跡可疑的人要報告保衛(wèi)科或教師。3、防溺水教育,2000~2005年中國兒童意外溺水狀況報告顯示,溺水死亡占我國0—14歲兒童少年意外死亡的6成之多,每年有3萬名左右的兒童死于溺水事故,其中溺水死亡的農(nóng)村兒童是城市兒童的5倍。
第二要自我防范意識。同學們受到意外傷害,很多是沒有想到潛在的危險、沒有自我保護意識造成的。我們只要不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就能有效地避免和預防意外傷害。我們要注意不跟隨陌生人外出游玩,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讓陌生人隨便出入家門。不隨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上學放學時盡量不要獨行,不要走小路,遇到壞人壞事要冷靜、要敢于見義勇為又要量力而行,
第三要學會自護自救,要提高自我防御能力。學會簡易的防護自救方法,遇到偶發(fā)事件要冷靜對待;敢于批評、指正一切違反安全的人和事。同時掌握一些緊急電話:“119——火警”,“110——報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打電話時注意要說清地點、相關(guān)情況、顯著特征等。
掌握安全知識,形成“安全”的濃厚意識。把安全意識化為行動,讓危險遠離我們的生活,有平安健康才有幸福夢想!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要時刻有安全意識,努力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警鐘常鳴,永記心間!
2 心理健康方面
我們的健康,不僅僅身體,還有心理健康教育。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最新估計,全球有逾3億人罹患抑郁癥,約占全球人口的4.3%,近十年來增速約18%,其中中國有5400萬患者;據(jù)統(tǒng)計,中國均勻每年有28.7萬人死于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相當于每兩分鐘就有一人自殺身亡。其中有一些中學生出現(xiàn)自殘、自殺現(xiàn)象。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學生不能正確對待學習壓力,例如有一位叫岳小靈的女生,本來成績比較好,后來變成神經(jīng)病。也有些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思想扭曲,報復他人,例如有一位叫韓大偉的男生,因為上網(wǎng)向自己的姥爺要錢未果,后來居然投毒藥死了親姥爺。
一方面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懂得心理健康知識,例如心理問題演變過程,心理異常→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疑病癥神經(jīng)癥——神經(jīng)衰弱、抑郁癥,強迫癥、焦慮癥、恐怖癥等→精神病——精神分裂精神病,狂躁抑郁精神病等。
另一方面學會自我控制,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培養(yǎng)自己的高雅情趣。每位同學還要注意心理安全:在同學間遇到矛盾時,要冷靜,要理智,切忌猜疑、讓家長來學校為你撐腰,以免給自己和同學帶來不良的后果。同學之間要互相體諒、理解,以平和的心態(tài)來面對。學會舒緩舒解憤怒、低落、憂郁、厭倦的情緒,對自己要時常鼓勵增強自信心。
為了讓青少年擁有一個健康的“心靈港灣”,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不能缺位。太和五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主題教育活動,塑造學生健康心理,培養(yǎng)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適應時代要求,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都成為了學校最溫馨、最溫暖的所在。
總之,教育的底線就是確保學生的安全;身體和心理,一個都不能少!
(作者單位:安徽太和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