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容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遍喿x能力是在閱讀欣賞評價過程中提升的,是指對課文美的感知、體驗和欣賞評價能力,包括從課文的思想內容和人物評價到表現形式、語言文字,乃至風格特點的評價與欣賞。
【關鍵詞】閱讀教學;欣賞評價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較淺,思維經緯度有限,但其思想認知也要經歷感受、理解、欣賞評價過程。那么,在閱讀教學中,如何通過評說人物與思想內容、鑒賞語言表達等方面的教學,來提高學生欣賞評價能力?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高效閱讀,積淀語言,豐富表達
首先,積極閱讀,養(yǎng)成習慣。培養(yǎng)學生主動、喜歡、快樂讀的習慣,堅決杜絕消遣性的閱讀或走馬觀花性閱讀,積極引導學生把閱讀過程變成一次體驗、發(fā)現的旅程。教給學生欣賞性閱讀方法,集中心智、積極審美心態(tài),去感受、理解、欣賞評價文本中的人與事、景與物、情與理,達到“觀其言,品其味,悟其神”之功效,使閱讀真正成為一個審美體驗、欣賞評價的過程。
其次,閱讀經典,積淀語言。只有大量閱讀經典,學生才能感悟、積淀一定的人文精神,培養(yǎng)一定語感,積累到一定語言材料;也只有接觸到大量規(guī)范語言和篇章,才能增強語感,提高閱讀表達能力。
再者,獨立“閱讀”,學會欣賞。朱熹說:“書要自己讀,道理要自己去深究?!倍覀兊恼Z文課堂講解的文章,相對于浩瀚如海的世界文學寶庫是鳳毛麟角,多數文章還要靠學生自己去閱讀、分析、欣賞玩味。如果缺乏“獨立”,那么在新文章面前只能“望洋興嘆”。教學時,就應教給學生閱讀欣賞評價的方法、技巧以及一定的思維模式等。
二、朗讀玩味,感知內涵,傾吐情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敝挥蟹磸屠首x、玩味,學生感知才會隨之得到強化,才能由直觀感知過渡到理性感知。學生一旦對文本形成較為深刻的理解,自然就會對文本經典內容生成美感體驗,生成閱讀欣賞,隨之萌生閱讀評價。例如學習《錢學森》這一課時,有這樣一句話,錢學森誠懇地說:“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chuàng)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苯虒W時,只有用高昂的語調、堅定的語氣反復讀,抓住“日夜盼望、終于、祖國的兒女、應當”等朗讀、玩味,學生才能感受到錢學森態(tài)度誠懇,感情真摯,迫切報效祖國的情懷。
只有學生用“心”去品讀,將文本中無聲蘊情的文字化成有聲有色溢感情的語言,才能調動他們的視覺感官,叩擊他們的心弦,使他們思想感情產生共鳴。
三、弄清文意,咀嚼精英,體味表達
朱自清說:“閱讀有時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還要領會那話中話,字里行間的話——即言外之意,不能讀得太快,必須仔細地吟味,這就需要斟酌文字的功夫。”對文本中的經典進行咀嚼欣賞,從語言角度賞析,尤其是修辭角度進行欣賞,這當然無可非議。但如果學生思想理解不到位,其收效也會過于單一,微乎其微。所以,只有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對文本經典展開多元探究、體味,才能獲得豐厚的欣賞評價成效,形成重要的閱讀欣賞評價能力。
如學習《鄭成功》時,鄭成功慷慨激昂地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絕不允許侵略者橫行霸道。我們一定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教師讓學生閱讀文本,談談感受,學生思考片刻,有的說:我從“絕不允許、一定”讀出了鄭成功的態(tài)度堅定。有的說:我從“祖國的寶島臺灣、中國的領土”讀出了鄭成功的愛國情懷。教師繼續(xù)引導:從絕不允許侵略者橫行霸道,聯系上下文,聯系時代背景,你還能讀懂什么?有學生聯系上文,“荷蘭侵略者殘酷地奴役臺灣人民”,讀出了鄭成功對侵略者的無比憎恨和對祖國的無比熱愛。教師對此給予肯定評價。
學生一旦對文本思想內容和人物評價有深刻體會,體味表達、欣賞評價能力自然水到渠成,說明教師引導學生感知內容方法正確,學生獲得了閱讀感知體驗,對文本的欣賞評價便信手拈來。
四、多元解讀,尊重差異,賞評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思考、體驗的多元性,相信學生有一定的感知理解能力,教師應創(chuàng)設機會給他們以思想自由和發(fā)表自由。當學生理解了文本內容后,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學生,抓住文本內容中的某一感人點或文章中心思想方面,結合自己的情感參與、經驗滲透,以小見大,由近及遠、由此及彼地聯想,從而多角度、多側面地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如教學《理想的風箏》,有這樣一句話:“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中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粉筆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風箏?!?/p>
師:讀讀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生:(略)。師:你認為, ?“我”記住的只是風箏嗎?“理想的風箏”怎么理解?聯系上下文,同桌討論,找找理由。(討論交流)生:理想的風箏,指的是劉老師的樂觀頑強,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劉老師和我們放風箏時,他臉上漾起的微笑,笑著,叫著,喊著,臉上現出滿足的神情。 ? 生:理想的風箏指的是他的幽默風趣,如講“女媧造人”的故事時說自己那時候被甩掉一條腿,教室里騰起一片笑聲,故事幽默,又很好地化解自己腿疾的尷尬。生:對事業(yè)和生活的熱愛……師:作者為什么不直說,啊,劉老師,你的樂觀頑強、幽默、熱愛生活永遠留在我的心里?生:這樣不夠含蓄些。師:是的。文章,要有含蓄美,追求的是意猶未盡、留有余地,讓讀者自己去品味、去發(fā)現。
通過交流,學生紛紛說出自己心目中的劉老師的高大形象,對“理想風箏”主題的理解。難能可貴的是,教師話鋒一轉,把交流的目標定位在頭頭是道表達自己的觀點上,進行 “聽說訓練”上,言意融合得天衣無縫。這樣的賞評過程多元解讀,聚焦言語表達,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五、擴大知識面,增加認知厚度,提升評價力度
小學生閱讀欣賞評價水平低,與知識占有量有著很重要關系。因此,除了要博覽群書外,還要放開眼觀,拓寬視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想得深遠,欣賞評價起來就更有力度、更合乎實情。電視節(jié)目熱點度高、社會性強,語言凝練、深刻,如《今日說法》《焦點訪談》等,讓學生通過觀看電視節(jié)目,更好地了解生活、洞察社會,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通過對事件現象的辨析討論,學到欣賞評價事物、獨立思考和表達的能力。
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針對當前社會生活中發(fā)生的,有評判價值的人、事、物,有針對性地拿到課堂上進行討論、評判。評判時,讓學生各抒己見,充分發(fā)表看法,學生智慧火花不斷碰撞,思想認知就會得到進一步提高。談社會生活的“奇”,談大自然中的“趣”,談社會生活中的“得”等,學生膚淺的認知就會變得更加敏銳、深刻,有厚度,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洞明”與“練達”能力就會得到提高,欣賞評價起來就會有力度。
六、做一個肯閱讀,多閱讀,高素養(yǎng)的教師
首先,自身欣賞評價素質要過硬。教師只有保證自身擁有高度閱讀欣賞評價水平,擁有科學、有效的教學素養(yǎng),才能給學生以積極正面的影響,引導他們學會欣賞評價的方法,提高欣賞評價能力。其次,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教學策略。明確認知學情,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設計,有的放矢地使學生的閱讀認知得到不同層次的提升。再者,做一個肯閱讀,善閱讀,會閱讀的老師。只有這樣,師生在閱讀互動活動中,才能對閱讀內容做出一個客觀、公正、合理的評價,開創(chuàng)閱讀教學的新局面。
總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煩瑣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有循序漸進、有的放矢地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評價能力及其他閱讀能力,才能培養(yǎng)出“三個面向”的新一代創(chuàng)新人才。
參考文獻
[1]朱自清.古文學的欣賞[A]\\朱自清論語文教育[M].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黃云利:探尋閱讀教學低效的源頭及破解密碼[J].語文教學通訊,2013(3).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