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潘岳詩文中的哀情初探

        2019-06-03 10:20:38李曼蓉孫雪
        關(guān)鍵詞:緣起分類

        李曼蓉 孫雪

        摘 要:潘岳作為西晉一位著名的文學(xué)家,其文學(xué)作品無論對當時還是后世都有重要影響。潘岳作品多含哀情,正如《文心雕龍》所評“潘岳為才,善于哀文”,他作品中的哀情感人至深、內(nèi)蘊豐富。潘岳詩文中的哀情,一方面是受社會環(huán)境與文壇文風(fēng)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他自身較為多情敏感的性格和坎坷的個人經(jīng)歷所致。傷時光之逝、悲身受羈絆、哀親人之喪,在他的筆下,哀情多樣而難以自解。在他哀情文字的背后,實則是對于時間不可逆與死亡不可避問題的無力直面,是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的對話和平衡。潘岳詩文之哀,注定是文學(xué)史上無法掩蓋的一聲長嘆。

        關(guān)鍵詞:潘岳;哀情;緣起;分類;蘊藉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9)03-0078-04

        從數(shù)量上看,潘岳現(xiàn)存詩文共65篇,另有殘詩32篇,其中便有哀誄文與祭文23篇,在其詩與賦中,也有如《懷舊賦》《悼亡賦》《悼亡詩》《哀詩》等以哀情為主基調(diào)的作品凡9篇[1],敘寫哀情的文章,在其現(xiàn)存的完整詩文作品中居半數(shù)。從作品的知名程度和文學(xué)價值看,潘岳的名作《悼亡賦》《懷舊賦》《悼亡詩》,是其真摯情感的自然流露,而這些作品,都是與表達心中哀情有關(guān)。無論是從量上還是從質(zhì)上看,潘岳敘寫哀情之詩文,在潘岳的作品中占據(jù)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文獻綜述

        潘岳作為西晉時期一位著名的文學(xué)家,由于出生在魏晉這樣一個無論是在政治史上還是文學(xué)史上都頗為特殊的年代,加之其在魏晉時期的文學(xué)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文其人都受到歷代學(xué)者的關(guān)注。

        歷代文獻對他的研究大體集中在幾個方面:家譜研究與系年考證、文格與人格的討論、對其作品藝術(shù)特色與語言特色進行研究、對其作品的綜合論述、對其與其所處環(huán)境關(guān)系的研究。

        其中,對其家譜系年進行研究的有陸侃如的《“晉潘岳生卒年考”書后》[2]、李長之的《兩晉詩人潘岳的生平及其創(chuàng)作》[3]、何融的《潘岳年譜》[4]等,這類文章從當時已有史料入手,對潘岳人生各個時期的狀況進行了詳細的考證,給后來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對其文格與人格的討論的有錢鐘書的《談藝錄》;張國星的《潘岳其人其文》[5]、吉廣輿的《從元遺山論詩絕句看潘岳詩品與人品的出入》[6]等,這些文獻從傳統(tǒng)的文格與人格的觀點與潘岳的“文人無行”的比照作為切入點進行討論,大多試圖突破傳統(tǒng)成見,以論證潘岳并非完全的“心畫心聲總失真”[7]的拜塵之徒。

        而對其作品的綜合論述的主要為各家的文選與文學(xué)史著,例如王鐘陵的《中國中古詩歌史》[8]、曹道衡的《漢魏六朝辭賦》[9]、傅剛的《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10]等。這些研究,對潘岳作品整體特征進行了概括,對其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予以一定肯定。

        對其作品藝術(shù)特色與語言特點進行研究的有曹道衡《潘岳陸機的高下分別》[11]、潘潤嬌《潘岳哀誄文芻議》[12]、楊倩《生命的挽歌——潘岳哀挽文學(xué)的研究》[13],主要從緣由及其表現(xiàn)手法對潘岳詩文技巧及感情進行分析,有些還涉及與同時期其他文人進行比較。

        另外,對潘岳所處環(huán)境的研究主要是將其還原到魏晉政治、文學(xué)環(huán)境進行討論,尤其對潘岳及“文章二十四友”的討論,為此類文章較為集中的研究點,例如張國星《關(guān)于〈晉書·賈謐傳〉中的“二十四友”》[14]、師飄《西晉二十四友》[15]、沈玉成《“竹林七賢”與“二十四友”》[16]等。

        前人關(guān)于潘岳其人其文各個方面翔實的研究,為本文研究潘岳詩中的哀情提供了有力的學(xué)術(shù)支持,另外,通過對文獻的整理發(fā)現(xiàn),相比于對潘岳其人的評價、對其作品的綜合論述及對其作品技巧與思想的探討,對潘岳作品中的“哀情”進行專門論述的相對較少,且主要是就其所處社會環(huán)境到其表現(xiàn)手法進行分析與討論。鑒于此,對潘岳作品中的“哀情”進行系統(tǒng)分析和闡述,其必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將從哀情之緣由、哀情之類別以及哀情之寄蘊3個方面對潘岳詩文中的哀情進行分析闡述。

        二、哀情之緣由

        (一)社會環(huán)境

        潘岳身處西晉,這是一個動亂、黑暗、血腥、人人自危的時代。先有統(tǒng)一三國的戰(zhàn)亂、魏末之亂的司馬氏篡位,繼而又有司馬氏為鞏固西晉政權(quán)而大肆殺戮,人人惶恐,朝不保夕。后又有八王之亂,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相互傾軋,互相殘殺,集團的得勢或沒落,往往牽連背后的一大批跟隨者,發(fā)生一次次大規(guī)模的殺戮。

        此時期,文人或消極避世,酒藥為伴;或追求名仕風(fēng)度,不拘禮教;或如潘岳之流,托身權(quán)貴,以求聞達。如東晉葛洪所言,此時“名士蓬發(fā)亂鬢,橫挾不帶,或裹衣以接人,或裸袒而箕踞。朋友之集,類味之游,莫切切進德,周周修業(yè),攻過弼違,講道精義”[17]。描寫了魏晉名士們不尊禮教,追求自然與玄學(xué),在世人看來有違禮法名教的名士風(fēng)流。又如《世說新語·德行篇》亦曰:“王平子、胡毋國諸人,皆以任放為達,或有裸體者?!盵18]對深受名教約束的人們看來,這種“任放”,是不可思議的。而這種放達,一方面雖與當時名教與自然的討論與碰撞有關(guān),另一方面,也是社會環(huán)境使然,多變而危險的時局使文人產(chǎn)生悲觀的心理,這個時期的文學(xué)作品,大多帶有悲觀的色彩。如阮籍《詠懷詩》:“朝日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薄八臅r更代謝,日月遞差馳。徘徊空堂上,切但莫我知?!盵19]這種惆悵與傷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同時期文人的心聲。恰似王瑤先生曾說的:“我們念魏晉人的詩,感到最普遍、最深刻、能激動人心的,便是那在詩中充滿了時光飄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與感情?!盵20]

        處于這樣一個黑暗而多變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籠罩著憂傷的文學(xué)環(huán)境,潘岳的詩文,哀情成為其主要的情感基調(diào),而有“人生天地間,百年孰能要”[21]之嘆。屈身權(quán)貴,縱有自身追求功名利祿使然,也與當時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不無關(guān)系。

        (二)個人遭遇

        除了社會環(huán)境的殘酷和黑暗,潘岳的個人遭遇也比較悲苦,在他54年的人生中,頻繁遭遇生離死別,親人、好友、摯愛一個個遠離自己,陰陽兩隔。這些不幸的遭遇,積壓在他內(nèi)心的痛苦,沉淀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詩文。在他29歲時,于他有恩的岳父楊肇去世,他作《楊荊州誄》《懷舊賦》以紀念他;后又遭逢弟妹棄世,作《哭弟文》與《楊城劉氏妹哀詞》以悼之;45歲到46歲,好友夏侯湛與潘岳長子相繼去世,寫就《夏侯湛誄》《思子詩》與《傷弱子辭》,情真意切;令他“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22],而發(fā)出“人居天地間,飄若遠行客。先后詎能幾,誰能弊金石”[23]的人生苦短縹緲之嘆的是在他52歲那年他摯愛的妻子楊氏辭世,他悲痛不已,思緒難平,先后寫了《悼亡賦》《哀永逝文》《哀詩》和《悼亡詩》來悼念她,自此后,“悼亡詩”便專指悼亡妻。

        一個重情之人,遭遇親朋好友接連離去的切膚之痛與孤獨之感,與黑暗時代背景的雙重夾擊,成為了文學(xué)家潘岳心底悲涼的來源。

        (三)真性情的表露

        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提倡“哀而不傷”,對自己的感情要適度地控制。而魏晉時期的士人們,卻往往不乏真性情者,并不過分矯飾。宗白華先生曾言:“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24]的確如此,例如哀誄文,在魏晉之前偏重于以群體的角度表達一種對逝者的悼念,偏重于對逝者的某種表彰,而到魏晉時期,尤其是潘岳的哀誄文,抒情性卻加強了許多,例如其為悼念妻子而作的《悼亡詩》:“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fēng)。獨無李氏靈,髣髴覩爾容。撫衿長嘆息,不覺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盵25]非獨對李氏懿德的褒揚,而更多的是寫妻子逝去之后,自己悲傷流涕、精神恍惚的狀態(tài),流露心底的悲涼,表達對妻子的懷念和內(nèi)心的痛苦。

        潘岳作品中的哀情,尤其是哀誄文中的哀傷情感,更多的是在魏晉這樣一個文人有著率真?zhèn)€性時代中真情的流露。

        三、哀情之類別

        (一)感懷之哀情

        潘岳表達感懷之哀的作品,主要表達的是宦海羈絆之苦、思念親人故土之哀與感嘆時光飛逝之無情。潘岳雖一生向往功名甚至不惜攀附權(quán)貴、行阿諛奉承之事,但在他的作品中,也偶有對宦海泛舟的厭惡,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例如《秋興賦》:“仆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nóng)夫田父之客,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夙興晏寢,匪遑底寧,譬猶池魚籠鳥,而有江湖山藪之思?!盵26]心存歸隱之憧憬,料想林下生活的簡單美好,反觀自身身處宦海,難有自在之感,“池魚籠鳥”,卻仍心懷江湖山藪??辞锶罩?,思宋玉之言,不由感慨:“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行有羈旅之憤。臨川感流以嘆逝兮,登山懷遠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難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盵27]眼前的秋景,讓他產(chǎn)生羈旅之哀、光陰飛逝之嘆。

        潘岳重情,如陳祚明先生所言:“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筆,淋漓傾注,宛轉(zhuǎn)側(cè)折,旁寫曲訴,刺刺不能自休。夫詩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語不佳者。”[28]情深之人如潘岳者,在羈旅生涯中遠離故土與親人,當?shù)歉咄h,思念之哀油然而生。

        一如《內(nèi)顧詩·其一》:

        靜居懷所歡,登城望四澤。

        春草郁青青,桑柘何奕奕。

        芳林振朱榮,綠水激素石。

        初征冰未泮,忽焉袗絺綌。

        漫漫三千里,苕苕遠行客。

        馳情戀朱顏,寸陰過盈尺。

        夜愁極清晨,朝悲終日夕。

        山川信悠永,愿言良弗獲。

        引領(lǐng)訊歸云,沉思不可釋。

        內(nèi)顧,依董志廣先生在《潘岳集校注》中的解釋是“在外而顧念家室”[29]。登高望遠,眺望平原,草木蔥郁,孤單無依之感油然而生,與所念之人,所念之地相隔遙遙三千里,無盡的思念令其日夜憂思不能忘。

        (二)應(yīng)酬之哀情

        潘岳的表達哀情的應(yīng)酬之作,主要有《景獻皇后哀策文》《南陽長公主誄》等為皇室或重臣所寫的哀誄文。文風(fēng)較為典雅端莊,類傳統(tǒng)哀誄文,以大眾的視角念逝者之功德,以表緬懷。雖有“口嗚咽以失聲,目橫迸以灑淚”[30]之句,但總體上對偶工整,莊重肅穆,終不及潘岳悼念其親朋好友的文章抒情性高。

        (三)傷逝之哀情

        傷逝之哀情,是潘岳詩中之哀最為真摯感人的部分。主要有傷親友之逝、傷子女之逝、傷妻子之逝。

        潘岳重情而一生,但感情經(jīng)歷卻十分坎坷。23歲喪父,29歲與他有朋友之義又有知遇之恩的岳父楊肇去世,他悲痛揮筆寫下《楊荊州誄》表達對長輩兼岳父的哀悼之情。文辭雖典雅莊重,卻又包含深情。13年后,潘岳入洛陽任官途經(jīng)榮陽,此時他的妻弟楊潭也已故去,看楊氏父子故居與墓地時,悲從中來,寫就《懷舊賦》?!敖窬泡d而一來,空館闃其無人。陳荄被于堂除,舊圃化而為薪。步庭廡以徘徊,涕泫流而沾巾。宵展轉(zhuǎn)而不寐,驟長嘆以達晨。獨郁結(jié)其誰語?聊綴思于斯文。”[31]一別9年,妻弟英年早逝,岳父家人皆列土,觸目所及,盡皆荒蕪,不由他悲從中來。雜草生于園庭,樓閣依舊而人不在,心有郁結(jié)卻無處傾訴,只能付諸紙筆,行文中其情其哀緩緩流露。

        除了對于岳父家,對于朋友,潘岳也是傾注深情。他曾為好友夏侯湛作《夏侯常侍誄》,誄中盡訴衷情:“望子舊車,覽爾余衣,愊抑失聲。迸涕交揮,非子為慟,吾慟為誰?”[32]以舊物帶出痛覺,恍恍惚惚如隔世,物尤在,人已故。除此之外,潘安仁也曾為邢生作《悲邢生辭》,為好友之妻作《為任子咸妻作孤女蘭澤哀辭》,友人失去,悲痛化為其文中的款款深情。

        潘岳并不長壽的一生,除了要經(jīng)歷親友先自己而去之痛,還要忍受“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喪子喪女之痛。長子夭折,潘岳含淚寫下《思子詩》《傷弱子辭》?!白废氪娣路穑械纻星?。一往何時還,千載不復(fù)生。”[33]兒子逝去,再難復(fù)生,作為父親的潘岳,無奈痛苦,以至于發(fā)出“葉落永離,覆水不收;赤子何辜,罪我之由”[34]之吶喊,可是人已逝去,再不生還。

        潘岳關(guān)于傷逝之哀中,最著名而情深入骨的便是他追念亡妻的作品。在他52歲時,與他伉儷情深、攜手共度的妻子楊氏去世,給潘岳頻遭死別的后半生以沉重一擊。妻子辭世之后,他先后作《悼亡詩》《悼亡賦》《哀詩》《哀永逝文》悼念妻子。《悼亡賦》和《哀永逝文》作于楊氏辭世之初,潘岳“入空室兮望靈座,帷飄飄兮燈熒熒。燈熒熒兮如故,帷飄飄兮若存”[35],是恍惚、是迷離,對空座,臨空屋卻不信妻子已經(jīng)遠離,而感飄忽似還在。出殯之時,“撫靈櫬兮訣幽房,棺冥冥兮埏窈窈。戶闔兮燈滅,夜何時兮復(fù)曉”[36],送妻子出殯之后,夜晚來臨,千家萬戶進入夢鄉(xiāng),而他思念妻子徹夜難眠,輾轉(zhuǎn)到天明。《悼亡詩》和《哀詩》則寫于潘岳為楊氏守喪期滿之后回朝任職的前夕,此時離妻子新喪已有一年,潘岳心中之哀卻似未減半分。進入他們曾經(jīng)共同生活的屋子,他“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帷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37]。妻子雖已棄世一年,但于他看來,家中無處不有她留下的痕跡,仿佛妻子從未遠離。臨別妻子墓地,他“徘徊墟墓間,欲去復(fù)不忍。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躕”[38]。即使最后狠下心來,“揮涕強就車”[39],出發(fā)前往帝京,卻仍是“路極悲有余”[40],他的哀傷,遠比漫長的上京之路長。

        正是他一生多經(jīng)死別,命途多舛而生性敏感,才有了如此之多感人至深的悼亡哀挽文字,傷逝之哀情,也成為他的作品中關(guān)于哀情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四、哀情之寄蘊

        (一)面對死亡的無力

        潘岳擅寫悼亡詩,正如《文心雕龍》中指出的“潘岳為才,善于哀文”[41]。而其“哀文”的突出代表便是其悼亡之作。為何潘岳會有如此多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除了他生平坎坷多死別與自身性格上的敏感之外,其實還因為他處于對于死亡問題的無法避免與無法超脫的矛盾夾擊中,因而產(chǎn)生對于死亡問題痛苦的體驗。一如他妻子剛離世時,他在《哀永逝文》中說:“渠懷之其幾何,庶無愧兮莊子?!盵42]期望自己可以像莊子喪妻鼓盆般豁達,以求得在不可控的喪妻之痛中解脫,然而潘岳并沒有做到,且看他寫于喪妻之后一年多的《悼亡詩》:“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春風(fēng)緣隙來,晨霤承檐滴。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庶幾有時衰,莊缶尤可擊?!盵43]一年過去了,潘岳終非莊子,無擊缶之達,難勘破生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細枝末節(jié)都會引起他對妻子的思念,勾起他的喪妻之哀。一面是生死不由人,一面是人力難致放達。情真意切、悲涼孤寂的字里行間,蘊含著在生死問題上的無能為力,天命難違,人力難達。

        他悼念岳父與妻兄的《懷舊賦》中“陳荄被于堂除,舊圃化而為薪。步庭廡以徘徊,涕泫流而沾巾”[44]這一段對環(huán)境的描寫,充斥著他對時光匆匆、親友亡故的無奈,對時間與生命易逝的哀嘆,實則也是對于生死無常和難以放達矛盾的無奈,他的哀情,實則蘊含他的無奈。

        (二)理想對現(xiàn)實的彌補

        元人元好問曾評潘岳:“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盵45]潘岳在《秋興賦》也曾寫“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夙興晏寢,匪遑底寧,譬猶池魚籠鳥,而有江湖山藪之思”[46]。很明顯,他有著對官場的厭惡和為官的無奈,這種思隱而不得之哀,完成他對自我“高情”形象的塑造,對自我想象的描繪,對理想自我的勾勒,其嘆愈哀,其情愈切,其情便愈高。潘岳畢竟是文人,雖為名利而望塵拜權(quán)貴之車,但其理想中的自己卻并不同于現(xiàn)實中的自己,正是在這種對理想中自我的描述,來完成對現(xiàn)實中自我的某種彌補。除了“高情”,悲情的抒發(fā)也同樣是他對現(xiàn)實彌補的一種方式。對時光飛逝的無奈、對親朋好友逝去之悲痛,種種哀情在他筆下淋漓盡致地被放大、展現(xiàn),“情深之子”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潘岳對“爭拜路塵”的現(xiàn)實之彌補,以求得一種在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的平衡。從這個角度上看,潘安仁哀情中的那份高情與悲情,實則是對現(xiàn)實的自己的一種彌補,是理想的自己對現(xiàn)實的自己的一種回護。

        潘岳詩文中的哀情,一方面是受社會環(huán)境與文壇文風(fēng)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他自身較為多情敏感的性格和坎坷的個人經(jīng)歷所致。傷時光之逝、悲身受羈絆、哀親人之喪,在他的筆下,哀情多樣而難以自解。在他哀情文字的背后,實則是對于時間不可逆與死亡不可避問題的無力直面,是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的對話和平衡。潘岳詩文之哀,注定是文學(xué)史上無法掩蓋的一聲長嘆。

        參考文獻:

        〔1〕〔41〕劉勰.文心雕龍[M].古籍出版社,2015.236.

        〔2〕陸侃如.“晉潘岳生卒年考”書后.大公報·圖書周刊,1948,(62).

        〔3〕李長之.兩晉詩人潘岳的生平及其創(chuàng)作.國文月刊,1948,(68).

        〔4〕何融.潘岳年譜.知用叢刊(第二集).北京圖書館.李朝陽.現(xiàn)代潘岳研究綜述.貴州文史叢刊,2005,(03).

        〔5〕張國星.潘岳其人其文.文學(xué)遺產(chǎn),1984,(04).

        〔6〕吉廣輿.從元遺山論詩絕句看潘岳詩品與人品的出入.陜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1999,(03).

        〔7〕〔45〕元好問.元好問詩編年校注[M].中華書局,2010.50.

        〔8〕王鐘陵.中國中古詩歌史.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

        〔9〕曹道衡.漢魏六朝辭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傅剛.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11〕曹道衡.潘岳陸機的高下分別.文史知識,2002,(02).

        〔12〕潘潤嬌.潘岳哀誄文芻議.華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7.

        〔13〕楊倩.生命的挽歌——潘岳哀挽文學(xué)的研究.山東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8.

        〔14〕張國星.關(guān)于《晉書·賈謐傳》中的“二十四友”.文史(27輯).中華書局,1986.

        〔15〕師飄.西晉二十四友.古典文學(xué)知識,1988,(05).

        〔16〕沈玉成.“竹林七賢”與“二十四友”.遼寧大學(xué)學(xué)報,1990,(06).

        〔17〕葛洪.抱樸子外篇校箋·疾謬[M].中華書局,1991.601.

        〔18〕劉義慶,劉孝標著,徐傳武校點.世說新語[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9.

        〔19〕阮籍.阮籍詠懷詩譯解[M].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106.

        〔20〕王瑤.中古文學(xué)史論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4.

        〔21〕-〔23〕〔25〕-〔27〕〔29〕-〔40〕〔42〕-〔44〕〔46〕潘岳.潘岳集校注[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18-259.

        〔24〕宗白華.美學(xué)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77.

        〔28〕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39. (責(zé)任編輯 姜黎梅)

        猜你喜歡
        緣起分類
        分類算一算
        垃圾分類的困惑你有嗎
        大眾健康(2021年6期)2021-06-08 19:30:06
        分類討論求坐標
        數(shù)據(jù)分析中的分類討論
        教你一招:數(shù)的分類
        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緣起、風(fēng)險及其監(jiān)管
        時代金融(2016年36期)2017-03-31 11:18:40
        中世紀大學(xué)理性的緣起
        職業(yè)教育治理的緣起、實踐困囿及推進路徑
        職教論壇(2016年31期)2017-03-04 19:43:47
        淺析習(xí)近平鄉(xiāng)愁情結(jié)的緣起
        青年時代(2016年31期)2017-01-20 00:51:40
        蘭州成為區(qū)域發(fā)展增長極:理論、緣起、問題及路徑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色精品|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观看| 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免费看污 |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选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丁香综合网| 按摩女内射少妇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第一页人妻丝袜|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久久er这里都是精品23|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久久|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第1页|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在线|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性色av|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大屁股xxxxhd黑色| 91性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激情|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素人av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欧美两根一起进3p做受视频|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观看 |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乳巨码无在线| 亚洲AⅤ樱花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在线第一页|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 91网站在线看|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四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