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淑紅
【摘 要】目的:探討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在臨床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治療中的應用與效果。方法:隨機將我院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8例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分成甲乙兩組各44例,分別給予其常規(guī)護理與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護理效果與術后感染發(fā)生情況。結果:乙組術后感染發(fā)生率為4.55%,同甲組的22.73%比較,差異顯著(P<0.05);同時,甲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切口愈合時間與換藥次數(shù)、住院時間,均顯著多于乙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臨床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具體情況,給予其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術后感染發(fā)生,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性膽囊炎;手術感染;尿潴留;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148-02
急性膽囊炎作為臨床一種多見病,屬于典型肝膽外科急腹癥,患者臨床多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發(fā)熱等,嚴重影響到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存質量。而針對該病癥,臨床多采用手術治療法,這時,整個圍手術期的護理質量,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患者術后效果了。對此,我院對收治的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結果取得了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8例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1]:均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且滿足手術指征,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等功能障礙者;伴有全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精神障礙者;手術禁忌者。隨機將患者分成甲乙兩組各44例,甲組,男28例,女16例,年齡均在23-76歲間,平均年齡(44.5±1.5)歲;乙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均在25-76歲間,平均年齡(45.3±2.1)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比較無顯著差異,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甲組被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入院后,全面評估患者情況,進行健康宣教;幫助患者做好術前準備;術后觀察體征變化,做好出院指導等;
乙組被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有:①術前心理引導。術前,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疾病發(fā)生與手術治療的相關知識,增加患者對病情的知曉情況;術前強化溝通交流,緩解其緊張不安情緒;同時,告知患者術前的一些注意事項,叮囑其禁食禁水;②術中護理。手術室護理需熟悉手術流程,常規(guī)消毒,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確保手術室內(nèi)溫濕度適宜,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術中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匯報。③術后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確保引流管保持暢通狀態(tài),避免引流管受壓或脫落;通過觀察分泌物的氣味、顏色與量來分辨是否發(fā)生感染,若有異味或顏色較深,可能出現(xiàn)感染,需及時上報處理[2];術后6h,引導患者去枕平臥,定時協(xié)助家屬幫助患者翻身,以減少壓瘡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病情穩(wěn)定患者,可鼓勵其下床運動;做好術后換藥處理,而且在換藥時,需將切口處分泌物清理干凈,并在無菌消毒處理后,敷上無菌紗布,避免切口處細菌繁殖造成切口感染;另外,術后,還要做好對患者的飲食指導。因患者術后體質普遍比較虛弱,而且這時抵抗力也比較低,極易出現(xiàn)細菌感染。這時,護士就需根據(jù)患者情況為其制定相應的飲食計劃,鼓勵其多攝入蛋白質與維生素,合理控制飲食,禁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水果與綠葉蔬菜。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出現(xiàn)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與尿潴留的發(fā)生情況,并記錄兩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換藥次數(shù)與切口愈合時間。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感染情況比較分析
術后,乙組1例出現(xiàn)切口感染、1例出現(xiàn)尿潴留,術后感染發(fā)生率為4.55%,甲組則有5例出現(xiàn)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尿潴留,感染發(fā)生率為22.73%,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如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相關指標對比分析 如表2所示,甲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切口愈合時間與換藥次數(shù)、住院時間,均顯著多于乙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一般來講,急性膽囊炎主要同細菌性炎癥、化學性炎癥與機械性炎癥相關,且80%左右是因細菌性炎癥誘發(fā)的[3]。針對這些患者,臨床多通過手術方式來治療,但因膽囊本身解剖結構比較復雜,術后極易誘發(fā)感染,這時結合患者情況給予其綜合護理干預,就顯得很有必要了。本次研究中,乙組患者均被給予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該組術后感染發(fā)生率為4.55%,顯著低于僅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甲組的22.73%,而且該組患者在術后排氣時間、術后切口愈合時間與換藥次數(shù)、住院時間幾個指標比較上均顯著優(yōu)于甲組。
綜上所述,針對臨床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給予其綜合護理干預,對降低患者術后感染率,加快切口愈合,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換藥次數(shù),均有著顯著效果,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崔菊遠.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對急性膽囊炎手術感染的效果觀察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11):265.
[2] 宋洋.不同護理干預對急性膽囊炎患者手術感染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25):227.
[3] 鄧冬琴.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對急性膽囊炎手術感染的效果探討[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7,21(21):2866-2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