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梅
摘? 要:隨著小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其地位也日益明顯。當前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依然存在很多問題,迫切的需要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促進我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途徑。本文針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探究和分析,希望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教學策略
1引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能力和數學思維的主陣地,但是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往往枯燥乏味,造成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煩心理。為此,我們教師應該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引導學生發(fā)現和探索數學奧秘。本文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與方法。
2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學生自身的因素
小學學生正處于個人成長的關鍵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以自我為中心,而面對挫折則不能正確的看待。其次,學生極易受個人情緒的影響,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這些外部因素給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了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導致了教學成果的下降。
2.2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在應試教育弊端仍然沒有很好解決的當下,小學生面臨著考試和升學壓力。應試教育下的數學教學,過于側重學習成績的高低,而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忽略了學生的個性需求。學生將數學視同為枯燥乏味的“代名詞”,進而使多學生失去了數學學習的興趣,其結果必然是數學學習成績的下滑。
3小學學數學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的方法與路徑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臺,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運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去組織和開展我們的教學,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要不斷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要讓學生充分的發(fā)揮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1注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新
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心理特征還處于成長階段,受非認知性因素的影響還較大。所以,教師必須根據學生這一時期的心理特征,注重非認知性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注重創(chuàng)建良好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建,通過良好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快速的進入課堂角色,共同營造出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講授《長方體與正方體體積計算》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做課堂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拿出一個大土豆,然后讓學生通過討論去想一想:“怎樣我們才能求出這個土豆的體積?”學生經過討論、分析、思考,就會發(fā)現土豆的外形十分的不規(guī)則不能直接求出它的體積,于是有的學生學就會說:“可以把土豆先煮熟,然后捏成一個標準的長方體或者正方體,然后再進行相應的計算。”有的學生說:“可以在土豆中切出一個正方體或長方體并測出重量,然后根據大土豆和切出小土豆之間的關系,求出大土豆的體積?!边€有的說:“把土豆放在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水槽中,水面上升的體積就是土豆的體積?!蓖ㄟ^這樣的引導,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還擴寬了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而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3.2注重數學問題的設計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趣味性的問題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進而完成對學生的良好引導。不難看出,合理的數學問題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富有挑戰(zhàn)性的數學問題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調動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去,讓學生能夠深入思考問題并將學生快速帶入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境界。其次,就是以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追問”和“補問”這有利于學生深入的了解數學知識。學生開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有利于形成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意識,有利于高效數學課堂的創(chuàng)建。
例如,在講授《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這部分內容之后,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請用一根12米長的繩子,在空地上圍出一塊面積最大的活動區(qū)域,看看能圍起多大的面積?”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形式去完成多種圍法及算法。這樣就把數學與實際活動有效的結合,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同時對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3.3注重加強學生的解題能力
數學學習就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增強學生的邏輯能力。其次,由于小學數學知識較為抽象,所以,教師傳統(tǒng)的直白陳述很難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也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應該注重學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的發(fā)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要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同時要與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有效融合,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將難懂的知識變得容易懂,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思維能力弱的問題,進而達到擴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一定的難度,思維能力的提高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對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明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樹林.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7):92.
[2]張竹筠.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的學習與常態(tài)教學的融合之道——論小學數學教學體會[J].新課程(中學),2017(02):30.
[3]郭建鳳.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的學習與常態(tài)教學——淺談小學數學教學體會[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6(01):15.
[4]范勝芬.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的學習與常態(tài)教學的融合之道——淺談小學數學教學體會[J].數學教學通訊,2015(1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