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群
[摘要]隨著MOOC時代的到來,關于高校思政慕課建設與應用的研究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具體。同時,高校思政慕課建設與應用過程中既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也存在一些劣勢。因此,有必要探索高校思政慕課建設與應用得以實現的具體路徑,力爭實現MOOC和高校思政課的有效融合,切實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政課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校思政;慕課;建設;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1-0090-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40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高校思政課建設與應用的研究現狀
近年來,在世界高等教育領域內掀起一股慕課熱潮,關于慕課,高呼教育革命者不少,質疑和反對的聲音也不小。關于高校思政慕課的建設與應用的相關研究亦越來越多,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具體。如復旦大學的顧鈺民教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慕課熱”以后的“冷思考”》一文中指出,思政課領域引入慕課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對思政課教學改革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引發(fā)了人們對思想政治課改革過程中許多根深蒂固問題的思考。越來越多的人去追問思政課的性質和特點是否適合引入慕課,高校思政慕課教學是否遵循了思政課的教學規(guī)律,是否有利于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越來越多的人在研討慕課的落地之道,也就是如何讓慕課適應思政課教學的特點,探索具體的應用方法,以期實現慕課與高校思政課的完美融合,從而提高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
支持者認為在思政課中引入慕課不是簡單的盲從,而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當代大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必然結果,是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必然要求。甚至可以說慕課對高校思政課而言,無疑是一場顛覆性的革命,不接受慕課將會被時代拋棄。在懷疑者眼中,雖然慕課是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的一種新的積極探索,對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啟示,然而,它還算不上是一場革命,更不可能替代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特別是由于思政課教學有自身的教學特點和性質,慕課最多只能是對現有思政課堂教學的補充或延伸。旁觀者則認為慕課本身還不夠成熟和完善,還處在發(fā)展之中,慕課的教學效果很多時候還遠不如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而且,目前存在慕課課程注冊的人多,但是完成課程學習的很少,因此,慕課是否適應高校思政課的教育教學還有待觀察。
二、高校思政慕課建設與應用現狀
2012年被稱為世界慕課元年,我國慕課自2012年以來也得到迅速發(fā)展,2013年被稱為我國的慕課元年。我國建立了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誕生了包括學堂在線、中國大學慕課、慕課網、酷學習等在內的一批中文MOOC平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加盟edX或Coursera等國際慕課平臺,并相繼開設了若干門課程,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目前,我國高校思政慕課教育正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自2013年以來,不斷地有很多所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水平很高、綜合實力非常雄厚的高校將慕課運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過程之中。他們在中國大學慕課網、學堂在線、超星慕課網、智慧樹網站的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lián)盟、果殼網的“MOOC學院”等平臺等發(fā)布課程資源。
2014年3月15日,國內首個思政慕課——一堂名為《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課程在復旦大學、北京大學開講,慕課從此正式進入我國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領域,雖然發(fā)展沒有其他課程迅速,但也算得上是迅速興起。在一些著名高校的示范引領下,其他各級高等院校也加緊了各自的思政慕課的建設與應用。隨后,全國多所高校把思政課引入到慕課平臺,2014年9月清華大學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在清華慕課平臺“學堂在線”上線,廣受學生歡迎。2015年春季學期,實現了本科4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全部上線。清華大學課程《毛澤東思想概論》課于2015年9月受邀登錄世界三大慕課平臺之一edX,面向全球開課,這也是國內的思政課首門登錄國際英文慕課平臺。2016年2月,作為清華大學最新的教學研究成果,清華大學完成了“雨課堂”在清華校內的試點工作;同年4月,“雨課堂”正式對外發(fā)布并免費開放。“雨課堂”將手機變成了連接教師和學生的智能終端,為課前、課上及課后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賦予了全新的體驗?!坝暾n堂”還支持上課掃碼簽到、多屏及時互動、彈幕答疑、大數據分析等功能?!坝暾n堂”在實現大班教學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方面效果顯著??梢哉f,雨課堂有效地解決了“三率”(到課率、抬頭率、人腦率)問題。
2016年9月26日,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創(chuàng)辦的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概論》)慕課在愛課程網和中國大學慕課網同時正式啟動。短短24小時內,總選課人數超過了13000人。為了促進與學習者更加有效的交流,學校又組織建立了“武大思政MOOC學習群”,它由武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四門課程相關責任人負責運營及維護,僅算擔任管理員的教師就已經超過了10名。
在一些名校的示范影響下,各地院校也緊隨其后,已經建成并正在建設一大批思政慕課。然而,高校思政慕課和其他高校慕課建設發(fā)展相比步伐仍然顯得稍慢,而且有影響力的課程也少得多,國內外知名網站都很難找到我國高校思政慕課的身影。
三、高校思政慕課建設和應用過程中的優(yōu)勢和劣勢
(一)高校思政慕課建設與應用過程中的優(yōu)勢。讓慕課助力思政課教學改革,具有以下優(yōu)勢:第一,順應了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在高校思政課中引入慕課是時代的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需要,是符合信息時代教育教學發(fā)展的需要,是思政課教學的新嘗試和新突破?;ヂ?lián)網空間,不能逃避,而應主動占據,并充分利用,通過更廣泛有效的渠道向世界介紹和傳播馬克思主義。同時,有利于實現優(yōu)質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公平。
第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拓展了受教育者的范圍,慕課可以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個性化移動自主學習的需求,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學習更加高效、便捷,有助于學生形成更好的學習體驗,更高的自我評價。能夠更加合理評估學生的學習投入和效果,學習投入與成績成正相關關系,學生的學習靈活性更強,反復學習的可行性,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學習熱情,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展現個性的舞臺。
第三,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提高了教學效率,避免了教師重復授課,為思政課教師提供了更多提升自我的機會;有利于解決傳統(tǒng)思政課課堂規(guī)模偏大,課堂互動困難的難題,創(chuàng)新了師生溝通的方式,可以通過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大數據分析,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為在線下課堂教學過程中實現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所有人都可以參與教學評價,這非常有利于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及教學效果,對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意義非凡。
第四,從教學內容方面看,可以豐富教學資源,能夠實現及時教學,時效性強,內容也更加精品化和精細化,可以說集及時性、科學性和思想性為一體。
(二)高校思政慕課建設與應用過程中的劣勢。高校思政慕課建設與應用過程中面臨以下劣勢:第一,有可能會出現各高校課程教學同質化的問題。第二,如果沒有完備的監(jiān)督體系,學習者又沒有強烈的求知欲和較強的自我約束力,可能會讓慕課最終流于形式,現在的慕課普遍存在完成率和通過率不高的問題。第三,部分教師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受挫,被邊緣化,少數名師由于擁有更高的資質與團隊,成為教學型明星。第四,學生多樣化的背景可能被忽視,慕課一旦錄制成功,可能顧及不到學生的專業(yè)、個性等背景。第五,教師的言傳身教的影響將被削弱,老師個人的人格魅力將不能充分彰顯。第六,好的慕課需要團隊協(xié)作,周期長,工作量大,知識更新慢。第七,很多教師缺乏經驗,不習慣面對鏡頭,無法充分展現教學水平。第八,知識碎片化,導致課程體系化難以構建,學生難以形成系統(tǒng)化的理論知識。
四、高校思政慕課建設與應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轉變觀念,提高信息化素養(yǎng)。雖然無論教育如何發(fā)展,教師永遠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的重要主體,只不過是教師本身承擔的任務以及扮演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而已。MOOC時代的到來,MOOC的建設與應用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育模式、教學方法和教育觀念。同時需要每個教室重新定位自己和學生在整個大的教學流程中的師生關系,并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素養(yǎng),以適應新的教學模式的到來,因此,教師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及對自己角色定位已經刻不容緩,必須形成新的教育觀念以適應新時代慕課的要求。
其實教師應該是慕課應用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慕課的建設與應用既為老師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它還為教師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減少了大量的重復勞動,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果面對慕課時代的挑戰(zhàn),教師不能及時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積極適應新教學情境的要求,如果故步自封,必然會被社會淘汰。
慕課的建設與應用不可避免地對教師的信息化素養(yǎng)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教師自己要明白慕課的建設與應用對自己的信息化素養(yǎng)提出了怎樣的要求,并基于這個認識自己不斷有意識地去提高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同時,有關教育部分也要增強相關內容的培訓,切實提高教師的計算機及網絡的實際操作能力,能自己錄好慕課,應用好慕課,更好地迎接MOOC時代的挑戰(zhàn)。
(二)線上和線下課堂相結合。如果慕課僅僅是建設起來,而不能有效地應用到線下課堂教學之中,那么,慕課建設的意義至少失去了一半。特別是對于思政課,線上教學主要是為了解決知識重復講授,以及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但是思政課最重要的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學習,它更需要老師們在線下的課堂教學中言傳身教。思政課教學的目的絕不僅僅是讓我們的知識儲藏在學生的頭腦中,更重要的是要讓這些知識于學生來說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就必然要求我們要繼續(xù)敬畏講臺,要去探索慕課的落地之道。因此,理論知識的傳播可以通過慕課線上傳播,知識內化則需要通過課堂內外師生協(xié)作完成。線上慕課教學將教學內容拆分成一個個獨立的知識點,在線下進行整合,通過有難度的作業(yè),課堂討論辯論及第二課堂等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實現良性互動,在線和離線無縫對接。
(三)精心打造教學內容。任何課堂教學,在任何時候一定是要以教學為王的。慕課在建設過程中也必然要求精心打造教學內容,在線上及時更新慕課內容,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短片、小測驗,生生互評,在線討論和答疑解惑,構建教和學的共同體。
高校思政課是全國各高校的公共必修課,這樣在慕課的建設過程中就具有更多的優(yōu)勢??梢员拘冗x拔優(yōu)秀的教師去錄制慕課,可以是舉全院之力去錄制好每一節(jié)慕課,甚至可以實現兄弟院校的有效合作,選拔出最優(yōu)秀的思政慕課,實現資源共享。這樣,既節(jié)約了廣大教師的時間,又節(jié)約了慕課的建設成本,還有效地提高了慕課的質量。
(四)建立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考核機制和保障機制。建立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考核機制(教師和學生)和保障機制。一方面,引導學生安排和控制好自己的學習進度和節(jié)奏,使學生能夠及時有效地參與線上和線下的討論,解決高退出率,低通過率,以及學習過程中的誠信問題。另一方面,為科學評價教師教育教學提供相應的軟硬件保證和考核評估的科學依據,從而充分激發(fā)老師建設和使用慕課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總之,高校思政慕課建設與應用既適逢其時,面臨各種各樣的機遇,同時,又面臨著各方面的巨大挑戰(zhàn)。要建設和應用好思政慕課,需要集學校、社會、教師、學生之力,進行長期的艱苦的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