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偉 李梓銘 隋倩
【摘 要】“裝飾圖案”其功能是為了裝飾的作用,即是為了美化實用物品或環(huán)境,小到一枚標志或紀念章,大至大型壁畫或整個庭院設計,都包含了裝飾圖案設計的內容??梢哉f“裝飾圖案”滲透到我們的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它和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裝飾圖案”是藝術設計教學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它的美學特征是歌頌性、裝飾性、實用性的。它長于抒情,表現大自然中美好的、健康的、向上的事物。從形式上看,它追求的是影像美、單純美、秩序美,這是因實用的需要而決定的。
【關鍵詞】裝飾圖案;傳統藝術
現今我國傳統的明間藝術文化豐富多彩,畫家的實地寫生及其生動真實,這一點有力的展現了我國對名族技術藝術的審美觀。因此,需要不斷完善對藝術的追求,進一步滲透傳統藝術的思想精髓,完善對民族文化的認知和了解,才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習的力度。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又是個文明古國,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進一步能夠展現出歷史的優(yōu)越感和相關的幾何圖案,將人類自身的設計完善,并且滲透到藝術之中,這樣,就能夠將文化和藝術進一步實現整合,這樣的形式就是一種綜合性質的藝術理念,將傳統文化發(fā)揚光大,我們必將要加強對藝術的理解,才能更好的去詮釋借鑒和審美。
一、構圖
完美的構圖才能體現藝術靈魂,那么想要展現一幅完美的自然景觀圖,給人真實立體的視覺感,實現起來并不容易,首先主觀上要將圖片處理的沒有瑕疵,其次又要給人突出的空間感,所以如何將構圖的靈魂面展現從以下點來分析:
(一)理想化
下面首先我們來舉個實例,《引魂升天圖》出自于長沙,這幅圖主要是馬王漢墓,大家可以去了解下,整體畫面感非常強,它的分布清晰明朗,在同一個畫面中看到,它能夠將天上人間完美用線條來展現,并且每一筆都非常柔和順暢,色彩的搭配也是栩栩如生,這幅圖真不愧是藝術界的靈魂杰作。
(二)適應性
想要一個完美的現代裝飾作品,從視覺上就要給人舒適感,整體畫風要表達清晰,抽象化的問題要完善,彩陶時期的鳥紋作品中還是常常能夠接觸到的,我們要加以學習運用,進一步的提升現代裝飾的含義。
(三)空白
裝飾作品中所謂的空白處,就構圖思想而言也是一種裝飾,從審美角度來看,有時候空白更能給予人一種更強的空間視覺,古代時期的剪紙皮影明間壁畫便是很好的例子,其次還有金銀鑲嵌的戰(zhàn)國圖,漢代畫像雕刻和陶瓷制品的外裝飾,這些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靈魂,那么在傳統藝術的理念基礎上,我們要讓每個裝飾作品中的空白處可以帶來意識思考。除了這些之外,我們能夠通過漢代的花香和相關的圖案進一步在民間剪紙等藝術活動中,要受到相關的活動啟迪,進一步實現墻上的藝術形式結合,提升畫面的既視感,可以借鑒《中華千秋頌》這個作品,整體內容表達清晰,利用段落式表達順序,從整體畫風來看,所要表達的意境很有美感,只有這樣的形式才能進一步實現石材的拼湊畫。
二、色彩
每個名族對色彩都有慣性直覺,那么如何恰到好處運用它,從深層角度來看,色彩也展現一個名族文化藝術,同時也呈現了自己的風格,進一步能夠實現顏色的特征,對于傳統的中國的自身特點來說,進一步能夠實現色彩的規(guī)范化模式,傳承色彩的傳統藝術。
(一)色彩以少勝多
從整體畫面感來說,單一的色調遠比明艷的色調要有張力,我們可以利用幾種顏色相結合來完成一幅圖的整體基調,這樣對色彩就要有強烈的感受,我來舉個實例,《八仙圖》這個作品,它的色彩既視感強烈,整體是以紫色為基調,結合紅黃紫黑四色完成,視覺上沒有給人有色彩的沖突。
(二)色彩的并置
以小規(guī)模的形式開始,能夠實現色塊的整合,并且能夠顏色組合的趨勢,進一步實現中門神秦瓊、尉遲恭形象,其服裝和頭飾就是采用此法,也就是用黑色的線來區(qū)分相關的色塊,實現色彩的混合情況,這樣的手法能夠實現相關的借鑒和學習的內容。
(三)線的分割
一幅作品首先色彩要很和諧,不能給人有模糊的感覺,所以要將色彩統一化,那么畫面中那些空白處就要要黑白金銀四種線來清晰的勾勒出,這一做法還是借鑒了古代的壁畫模式
三、寓意
美學上對于圖案的特征能夠實現歌頌性質的作用,能夠對向上的事物進一步實現多元素的分析,實現民間美術和文化的結合,進一步能夠完善人們想要表達的,我們可以多借鑒古代作品,例如家族繁衍、鎮(zhèn)妖辟邪、鎮(zhèn)妖辟邪、神靈慈愛,這些作品都是以紋飾為主,幾乎都做到了形意結合,能夠實現相關的匹配,現在的裝飾作品都有著不同的設計風格,但所要表述的寓意相同,同時也展現了自己獨特的名族色彩,有著精神層面和審美等全方位的涉及和涵義。
上述內容只是簡單的闡述了裝飾圖案,想要進一步提升改革,那就要做更深層次的研究其內容,無論是好與壞,外在的或者精神層面的,都要做到相互融合,這樣才能不斷的完善加強藝術的渲染力。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古都,它的名族特色藝術豐富多彩,在此基礎上,我們要有著一定的認知,這樣就能夠實現裝飾圖案的內涵化。
【參考文獻】
[1]童曉.中國裝飾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重要[J].大觀,2015(11).
[2]秦蓉.論現代裝飾藝術語境中的傳統文化符號—以南京云錦為例[D].南京藝術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