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宇
【摘 要】足跡是犯罪分子在作案過程中遺留在承受客體上,并且能反映赤足或穿鞋襪的結構形態(tài)和人體行走動力的痕跡。隨著犯罪形式的變化,足跡檢驗認定在刑事偵查、審判工作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為揭露犯罪、查明案件、串并案件和審判定案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jù)。通過赤足足跡的檢驗鑒定可以直接認定人身。
【關鍵詞】足跡檢驗;刑事偵查;審判;證據(jù)
一、足跡檢驗在偵查、審判中發(fā)揮作用的科學依據(jù)
(一)足跡的特定性
足跡所表現(xiàn)出來的無論是形象特征還是步法特征都具有一定的特定性。所謂形象特征就是單個足跡所反映的赤腳、鞋或襪外表結構特征;所謂足跡的步法特征就是單個或成趟足跡,它能反映人的行走習慣規(guī)律的特征,而這些特征是經過長期練習和反復實踐形成并固定下來的,由于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職業(yè)、步行姿勢等各種因素的不同,每個人所反映出的步伐特征也不一樣。通過對足跡的分析鑒定,可以判斷人的身高、年齡、體重、走路姿勢等,還可以分析遺留的時間、作案人逃跑的方向等,在條件較好時,通過足跡循跡追蹤,或將足跡作為警犬嗅源,直接抓獲或認定犯罪嫌疑人。
(二)足跡的相對穩(wěn)定性
足、鞋、襪的結構形態(tài)以及行走運動形態(tài)并非一成不變,他們都有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在長期的變化過程中,始終保持著本身所特有的基本性質。
(三)足跡的反應性
足跡不僅僅能反映赤足、鞋襪的結構形態(tài),還能反映他們的運動形態(tài),足跡的反映性為足跡分析和足跡鑒定提供了物質基礎。有研究表明,提取到一個人的8個足印,通過一系列分析,就可以獲得其身高、性別、體重等數(shù)據(jù),準確性與指紋鑒定相當。
(四)足跡的連續(xù)性
足跡的連續(xù)性能反映足的運動形態(tài),可以被用于分析犯罪嫌疑人的進行犯罪活動的過程以及足跡追蹤。
二、足跡檢驗在偵查、審判過程中的作用
(一)澄清事實,判明案件性質
在刑事案件的偵查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所發(fā)生的事件是否構成犯罪,是否需要立案偵查。例如發(fā)生一起命案,應該弄清是自殺、他殺或意外事件,通過現(xiàn)場遺留的足跡痕跡的鑒定,可以判斷是屬于死者的還是第三人的,或者現(xiàn)場有幾個人等等,如果現(xiàn)場有除了死者足跡之外的其他的足跡,這就為我們判斷他殺的可能性提供有力證據(jù)。同時,利用現(xiàn)場足跡可以分析作案時間、作案人數(shù)、作案過程等,為判明案情提供材料。
(二)提供偵查線索,縮小偵查范圍
刑事案件發(fā)生后,在確定案件性質的基礎上,明確偵查的方向和范圍,這是偵破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此時案件性質定位不準,偵查的方向和范圍就難以確定,就會給偵查工作帶來障礙,甚至會走彎路。雖然根據(jù)現(xiàn)場的客觀反映和群眾及被害人的反映可以提供依據(jù),但是犯罪現(xiàn)場遺留的痕跡物證尤為重要。
(三)利用足跡物證及規(guī)律特點串并案
運用現(xiàn)場痕跡物證及其規(guī)律特點,主要是罪犯在大腦思維支配下的實施犯罪過程中,所引起的一切事物變異的總和,這種變異包括罪犯在現(xiàn)場上遺留的形象痕跡;鞋印動力定型痕跡;罪犯作案的時間、空間、部位、目標和侵害對象等規(guī)律和罪犯的體貌、語言以及各類遺留物特征等。在案件偵查中。
(四)證實犯罪,提供證據(jù)
重證據(jù),不輕信口供,是刑偵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F(xiàn)場痕跡物證在證實犯罪方面的證據(jù)作用卻是不能忽視的。如果現(xiàn)場提取的足跡與犯罪嫌疑人認定同一就可以作為有力證據(jù)揭露證實犯罪?!霸趯徟羞^程中,被告會說謊,證人會說謊,辯護律師和檢察官會說謊,甚至法官也會說謊,唯有物證不會說謊。
三、正確合理地使用足跡的檢驗鑒定結論
足跡檢驗技術是同刑事犯罪斗爭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為偵查破案提供準確、可靠的線索和科學的依據(jù)。足跡的檢驗鑒定結論是一種獨立的證據(jù)形式。是鑒定人依據(jù)同一認定理論, 運用痕跡學的檢驗方法, 對現(xiàn)場足跡與嫌疑人的足跡樣本進行觀察、測量、比對根據(jù)其特征認定或否定結論。這一結論是客觀的、科學的。但也不能把足跡的鑒定結論絕對化, 排除其他證據(jù), 只有把鑒定結論擺在適當?shù)奈恢茫?與其他證據(jù)相互呼應, 才是科學的態(tài)度。
四、總結
綜上所述, 足跡的檢驗鑒定結論已經成為公安司法機查明案件事實、確定案件性質、判斷法律責任的重要依據(jù),也是審查判斷其他證據(jù)的重要手段。因此, 在足跡的檢驗鑒定過程中要嚴格遵循鑒定程序, 堅持檢驗工作的客觀真實, 實事求是的工作態(tài)度, 對犯罪痕跡進行勘查、檢驗和鑒定; 要本著對工作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tài)度, 快速、全面、有效地發(fā)現(xiàn)、提取各種痕跡, 認真細致的檢驗, 切實可靠的作出結論, 以求準確、及時的打擊犯罪, 保護人民。
【參考文獻】
[1]史力民.足跡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
[2]樊崇義.證據(jù)學[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1.
[3]徐立根.物證技術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4]刑事科學技術研究論叢編委會.刑事科學技術研究論叢[C].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5]李冬云,王炳成.痕跡檢驗技術[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