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勇
(山東服裝職業(yè)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
女上裝結構是服裝結構設計課程中重要的內容,正確合理地繪制女上裝基礎結構是理解和設計女裝的必要途徑。在授課中,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師將重點放在了款式變化上,對于女上裝基礎結構的講解不夠深入。導致學生無法靈活運用省進行女裝結構設計,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女上裝結構的理解不透徹。面對一個全新的款式時無從下手,即便在教師指導下繪制完成也缺乏對女裝省、分割線、結構線的靈活運用。
當我們把一個半圓的桔子剝開后平鋪到桌面上時,在桔皮周圍會出現(xiàn)很多空缺,而這些空缺就是“省”,如圖一所示。這個“省”有兩層含義,一是量,二是形。量取決于桔子的大小,形取決于剝開桔子的方式。所以,立體形式只有一種,然而在平面的展開可以是多樣化的。
圖1 桔子展開圖
如何理解女裝的省呢?我們選取160/84A女子正常體模型,將前后半身圍各分割成六片,通過立體裁剪的方式,將人體表面形態(tài)復制下來。然后按照前后中心線對齊將1,2,3和7,8,9分別擺放,看到圖中顯示深色的空缺部位即為省。
圖2 人體模型
圖3 省的構成
圖4 叢向省分布
“省”顧名思義,就是為了滿足人體表面的形態(tài)特征,將衣片中陰影部分去掉,即省略的意思。具體一點就是為了使制作的服裝適應人體特征和款式造型的要求,運用省線、分割線、褶等表現(xiàn)形式省略衣片中面料的多余部分,適當借助歸和拔工藝手段做出衣片的曲面形態(tài),省的大小主要是由于人體表面凹凸部位的差值所決定的。
將前后六片如圖3所示擺放,通過觀察女上裝的省可以得出:
(1)縱向?。呵捌挥?和4,2和5,3和6之間;后片位于7和10,8和11,9和12之間;以及前后側縫線處。
(2)橫向?。褐饕性谛貒€處和腰圍線處。
(3)服裝成形后,前片形成了以肩端點、胸高點和髖點連線的轉折面,后片形成了以肩胛骨點和臀凸點連線的轉折面。形成了正面、背面和側面三個立體面。
(4)省在人體上表現(xiàn)出了凹凸面的變化,在平面中則表現(xiàn)出了位置和量。當六片擺放的方式發(fā)生變化時,省量和位置就會發(fā)生變化。
服裝結構來源于人體,立體形式只有一種,但是在平面的展開可以是多樣化的。如圖4所示,可以將橫向省轉移成縱向省。依托六片結構,可以設計更加自由靈活的分割線,來展現(xiàn)服裝不同的造型。在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是撇胸量和胸坡度有關,是由前中線上端向內彎曲。但是這個結構圖中前中線卻是向外彎曲,在教學中經常被忽略。另外,將圖3中橫向省通過分割轉化成縱向省,在衣片縫合后出現(xiàn)了前胸寬面,后背寬面和側面。在前后片的側面分別又增加了一個轉折面,使服裝的立體造型更突出。
在女上裝結構的學習中,普遍認為前片在設計省時多考慮胸省和腰省,后片多考慮肩省和腰省。這些可以解決由于人體的凹凸面而形成的省。但是,一些細微的凹凸面,平時在寬松服裝里,是被忽視的。如圖5所示,在前中線上有個省量a,在b和c處形成內凹形的省線。為什么會這樣呢?通過觀察圖6可知,我們往往把胸省等同為處理胸高點的凸出,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乳房圓。在人體上,這些部位,決定了版型上省的位置和形式。例如乳間省a的出現(xiàn),究其原因由于胸高點雙凸峰之間的凹面引起,對于女上裝的結構設計中一定要重視這個量。而胸上省b和胸下省c則是由于乳房圓的突起形成的。這些省量往往在設計上裝是經常被忽略。在制作抹胸晚裝、V型領口、通天縫分割、刀背縫分割等款式時,要特別重視此類量的處理。參照圖7,以胸高點為圓心,8~10cm為半徑畫一個圓,在圓的交界面上要根據(jù)人體乳凸量的大小處理。
圖5 乳省構成
圖6 人體側面
圖7 乳省應用
省是服裝結構中不可或缺重要元素,是使服裝滿足人體的重要因素?!澳芄つ∑湫?,巧匠攝其魂”對于省的設計應用應遵循這個基本規(guī)律。只有懂得省的來源構成,才能靈活掌握省的設計及其在女上裝上的應用。服裝結構在六片模片的重組過程就再現(xiàn)了省的直觀構成,同時會產生豐富多彩的變化,這個變化也是省的再設計和應用的過程。另外,對于一些細微的省也不可忽視。一件成功服裝設計作品,往往就體現(xiàn)在對省的細節(jié)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