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平
【摘要】目的 研究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在喉癌圍手術期的價值。方法 隨機選取2016年2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喉癌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參照組(普通護理)和干預組(人文關懷護理),各25例,分析兩者效果。結果 干預組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比參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喉癌圍手術期實施人文關懷護理,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喉癌;圍手術期;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2..02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care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laryngeal cancer
LI Yu-ping
(Otorhinolaryngoiogy of Zigo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Sichuan Zigong 6430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human nursing care intervention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laryngeal cancer.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a reference group (general care) and an intervention group (human care) to analyze the effects.Results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human nursing care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laryngeal cancer has significant nursing effect.
【Key words】Humane care;Nursing intervention;Laryngeal cancer;Perioperative period;Application value
喉癌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其病因尚未明確,可能是多因素影響所致。伴隨醫(yī)學模式的轉變,腫瘤治療效果無法再使用單一性指標衡量腫瘤治療效果,特別是喉癌患者,其生存質量對治療價值具有直接的反映。喉癌目前臨床治療多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后患者說話無聲、無法有效反饋其感受,加之復發(fā)風險的因素,患者生活質量直線下降[1]。因此,本研究以收治的喉癌患者為對象,給予患者人文關懷理念下的護理干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2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喉癌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25例。其中,參照組年齡30~60歲,平均(45.62±5.34)歲;干預組年齡31~60歲,平均(46.13±5.4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入選標準:均接受喉切除術者;患者和家屬對研究內容了解,愿意支持本次研究者;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審核、認可。排除標準:具有血液疾病、心肺功能重癥、肝腎功能缺陷嚴重及精神疾病史者;具有手術禁忌者;對研究不了解者;研究不配合者;其他腫瘤疾病者。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普通護理,內容:給予患者生活起居基礎處理、營養(yǎng)維護、術后并發(fā)癥護理。
干預組:人文關懷護理,內容:(1)術前:①科室護士長自發(fā)組建人文關懷小組,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人文關懷理念,??浦R、護理技能、突發(fā)狀況處理,溝通技巧培訓。重點以護理人員的人際交流技巧培訓,確?;颊呓巧D變正確,接受患者帶來的負性情緒,讓其掌握關懷的敏感性,提出問題解決的創(chuàng)新方法,為患者創(chuàng)建一個溫暖、舒適、支持、健康的環(huán)境[2]。②喉癌患者因自身病情、家庭經濟、手術方式陌生等因素的影響,患者產生多種負面情緒,比如:恐慌、緊張、抑郁等等,影響患者心理健康的同時,加快病情進展。因此,護理人員多與患者主動溝通,交流其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消除其不良情緒;同時從家屬交談中,了解患者的性格、生活方式,確保護理計劃符合患者的需求。(2)術中:進入手術室前,調節(jié)溫度、濕度,并采用恒溫箱對手術輸注的液體、血液實施加溫,并對手術臺加溫,手術期間對裸露的四肢保暖,減少低溫現象。(3)術后:①術后患者暫時無法說話,配置寫字板,通過寫字板交流溝通,而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可采用手勢、圖案以及互聯網交流平臺溝通。②指導患者正確深呼吸法,指導家屬正確叩背法,盡量鼓勵患者自我排痰;痰液黏稠者,可采用吸痰法,提前給予患者和家屬方法講解,提高其配合度,吸痰完畢,表揚患者,使其保持愉悅的心情;定期對導管、氣管消毒。③術后疼痛是影響患者預后效果影響較大,根據患者的表情及患者主訴,疼痛輕者通過注意力轉移法緩解,疼痛嚴重者給予患者止痛藥物;另外告訴患者臥位可以減緩疼痛,但是盡量避免傷口牽拉。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種不同護理干預的效果,生活質量采用本院自擬生活質量評定表,從患者生活能力、活動能力、健康狀態(tài)、家庭支持及生活前景角度評估,分值每項50分,分值代表患者生活質量高。患者滿意度應用本院自擬滿意度表,滿分60分,分值>40分表示滿意,<25分不滿意,24~39分良好[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生活質量評分分析
干預組患者生活能力(45.26±0.33)分,活動能力(43.54±0.46)分,健康狀態(tài)(40.32±0.25)分,家庭支持(44.68±0.39)分,生活前景(42.38±0.51)分;參照組患者生活能力(35.26±0.41)分,活動能力(32.56±0.36)分,健康狀態(tài)(29.56±0.28)分,家庭支持(30.95±0.41)分,生活前景(35.46±0.38)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患者滿意度分析
干預組患者滿意度96%,參照組患者滿意度68%,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人文關懷是一種新型護理理念,其以患者感受為基底,開展心理、生理等護理措施,有效實現生活質量提高的目的。同時人文關懷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多關心、愛護、尊重患者,而且人文關懷護理要求隨著醫(yī)療行業(yè)的發(fā)展,護理標準及要求不斷更新,其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喉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的一類,病情發(fā)作后,患者非常痛苦,加上其對手術知識了解少,患者不良情緒增加,導致生活質量不斷下降,不利于預后恢復[4]。因此,為了改善患者生手術室、活質量,給予此類疾病患者人文關懷護理,根據病情開展圍手術期心理、術前指導、術中保暖、術后心理、排痰、溝通以及疼痛護理,而且經過術后當日胃腸減壓護理、營養(yǎng)支持、術后24小時內鼻飼,患者病情穩(wěn)定,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進食,并鼓勵其主動進食,既體現自我價值,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同時加強病情觀察力度,按時更換藥物,做好傷口感染預防護理措施,有效減少不適癥。與此同時,護理期間注意對患者氣管、導管護理,按時對其消毒,叮囑患者及家屬進行監(jiān)測,發(fā)現異常及時上報處理,以防病變;疼痛作為患者對自我感受表達的一種方式,根據其面部表情、行為,判定疼痛程度,對癥護理,減少疼痛感[5]。除此之外,人文關懷是以主動關愛、尊重患者的一種護理理念,所以護理期間,該護理模式比較重視病人的病人的身體、心理、經濟等情況,結合病人的整體情況,特別是心理焦慮、抑郁者,為他們實施心理疏導,并做好家屬的心理工作,鼓勵他們正面面對疾病,并將負面情緒發(fā)泄出來,改善病人和家屬的心態(tài),進而為他們提供優(yōu)質、舒適的護理服務,有利于病人恢復治愈信心,增強他們的生活能力,使他們更加護理滿意護理,從而確保他們的生活質量,為他們早期康復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在喉癌圍手術期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升,有效增加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薦。
參考文獻
[1] 郭曉東,李 平,任文艷.圍手術期康復護理對喉癌患者手術后負面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4):491-493.
[2] 楊曉翠.人文關懷理念下的護理干預在喉癌圍手術期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8(4):256-258.
[3] 周藝儀,胡華勇,洪 燕.喉癌部分喉切除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4):301-302.
[4] 譚輝,郝永麗,王海洋,等.系統康復護理對喉癌患者圍手術期心理狀態(tài)及術后恢復的干預研究[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8,31(2):112-116.
[5] 闞秀華,富 瑤.心理干預對喉癌圍手術期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7,38(4):791-79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