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玥
【摘 要】編劇是為了搬演。劇本只有在付諸表演的現實時,才實現真正意義的戲曲。戲曲隨表演而現,又隨表演結束而逝。雖然科學的發(fā)展與進步,現代有了錄音錄像,可將戲曲作品再現出來和長久保持下去,但這也是表演的紀錄與留存。因此,表演在戲曲藝術中占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戲曲藝術的生命線。既然戲曲藝術憑借表演而實現而存在,那么,戲曲美對表演美的依賴也就不言而喻了。
【關鍵詞】戲曲;表演;美;構建
中圖分類號:J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4-0032-02
戲曲美由它的表演美體現,因而,戲曲藝術特征與其表演藝術的一致性,戲曲美與其表演美的一致性,也就十分自然了。關于戲曲表演的藝術手段及其綜合化、虛擬化、歌舞化、程式化、意象,以及所呈現的綜合美、虛擬美、歌舞美、程式美、意象美這里就不再贅述,僅重申或強調以下幾點:
一、動作美
美化動作,這是所有杰出的戲曲表演藝術家如梅蘭芳、周信芳、程硯秋、蓋叫大,馬連良共同的藝術經驗之談。梅蘭芳在《舞臺生活四十年》中甚至將“在舞臺上的一切動作,都要顧到姿態(tài)上的美”確定為戲曲藝術的“美學原則”。這是因為沒有動作就沒有表演,沒有表演也就沒有戲曲。因此,在戲曲舞臺上構建戲曲美,營造表演動作美常常是第一位的,歷代戲曲藝術家也常常集中精力在這上面苦心經營,狠下功夫,出奇制勝。
戲曲表演中的任何做、打,都是動作與姿態(tài)的結合體。沒有姿態(tài)的動作在生活中也是很難見到的,在藝術表演中就更沒有了,沒有舞姿的舞蹈是難以想象的。生活中與藝術中的動作都離不開姿態(tài),所不同的僅僅是后者較之前者更刻意地追求出美的表現。戲曲表演動作是舞蹈化了的,它要求包含律動美、線條美和節(jié)奏美,所謂線條美也就是姿態(tài)美。動作與姿態(tài)和諧協調方能產生美,否則,即使拆開來單個看都是美的也是枉然。一般講表演動作,其中就包含有姿態(tài),梅蘭芳所以突出一下姿態(tài),無非是強調姿態(tài)對于動作之重要與不可或缺,事實上,動作美也往往由與之相應的姿態(tài)美來集中體現。
二、聲腔美
聲腔即是聲樂,戲曲聲腔是戲曲音樂的主體(輔以器樂伴奏),是敘事、寫景、抒情推動劇情開展和刻畫人物的音樂手段。戲曲聲腔由曲調與唱腔組成。
聲腔在戲曲藝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離開了聲腔就不能稱其戲曲。正如《大百科全書·戲曲卷》所言:“戲曲聲腔的演變,是中國戲曲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標志?!薄皻v史上某一劇種的形成,總是以某一聲腔的興起,變遷為其標志?!彪m說我國現有的三百多個戲曲劇種可歸類劃分為六大腔系:昆腔腔系、高腔腔系、梆子腔系、皮黃腔系、民間歌舞類諸腔系、民間說唱類諸腔系;實際上同一腔系的不同劇種,聲腔也是很不相同的,如皮黃戲中的京劇、漢??;梆子戲中的秦腔、豫劇、晉劇、蒲?。粸S戲中的錫劇、滬劇、蘇劇、甬劇等劇種總以聲腔作標志。豈但如此,就是同一劇種也有不同的聲腔藝術,京劇旦行中的梅腔、程腔、張腔,生行中的譚腔、余腔、馬腔、高腔、言腔、麒腔;豫劇旦行中的常腔、陳腔、閻腔、馬腔;越劇生行中的尹腔、范腔、徐腔、陸腔等流派也常以聲腔來區(qū)別。由此可見聲腔的特殊地位。
聲腔是戲曲中最活躍的藝術成分(因素),戲曲的形成伴隨著其聲腔的確立,爾后戲曲的發(fā)展、新劇種的產生又總是以聲腔的變化革新、新聲腔的誕生作先導。戲曲最早的聲腔南曲、北曲是曲牌聯綴體,其雖受嚴格的音韻、詞格所規(guī)范,度曲必須遵循,但演唱時演員又可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及演唱技巧自由發(fā)揮,而且在流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音隨地改,以取悅當地觀眾。元末北曲南移,使南曲吸取北曲,產生南北曲合套。作為南曲自身,自南宋聞世,到明朝中葉,已衍變?yōu)槔ド角?、弋陽腔、海鹽腔、余姚腔四大聲腔。又爾后,在詩贊體說唱基礎上生成的板腔體戲曲一一花部異軍突起,其中最先成熟的梆子腔劇種秦腔稱雄劇壇,在它向外擴張流播過程中又衍生出蒲劇、晉劇、雁劇、豫劇、河北梆子、萊撫梆子等新劇種。后來居上的皮黃腔,也衍生出京劇、徽劇、漢劇、粵劇、佳剷等諸多劇種。同一劇種聲腔可以因地制宜變化產生出許多劇種,同一個劇種還可以因人制宜變化創(chuàng)造出許多風格迥異的流派唱腔藝術。錫劇是個小劇種,也有生行的(王)彬彬腔、吳(雅童)等,旦行的梅(蘭珍)腔、姚(澄)腔等流派唱腔藝術。戲曲唱腔藝術的豐富多彩由此可見一斑。
聲腔又是戲曲中最易于傳播和流行的藝術成分。舉凡好的唱腔、唱段一出,很快就會引起眾多戲迷哼唱而傳遍大街小巷,甚至五湖四海,所屬劇種、劇目,首唱演員也隨之聞名于世,在無廣播電視的時代如此,在廣播電視極其發(fā)達的今天,更是如此。這是戲曲的基本藝術規(guī)律與藝術現象。聲腔是戲曲自身最活躍的,同時也是最佳的傳播媒介。
三、技巧美
戲曲表演是一門技術性非常強的藝術,技藝的高下直接關系到表演的優(yōu)劣。程規(guī)秋在為文化部舉辦的第一屆演員講習班授課時說:“在戲曲表演中,各行都有各行的一套技術。不管是花臉、文丑、武丑、旦角、老生等等都有它自己的一套東西,才能扮演這一行角色?!卑⒓咨踔琳f:“戲曲舞臺,除劇本問題外,表演技術決定一切?!?/p>
阿甲把表演技術提到如此高度絕非憑空而言,而是來自戲曲藝術實踐的理論總結。戲曲表演技術集中表現為技巧的運用。戲曲表演離不開表演技巧,唱念做打都有技巧,因此都有專門的基本功,唱有唱功,做有做功,手、眼、身、步都有各自成套而富有特色和表現力的功,這些功,指的就是技術技巧。
表演如同作詩作畫。蘇軾論作詩作畫時曾講,要寫出好詩文繪出好畫,既萍了然于心,還須了然于手。心指靈氣悟性,手則指技術技巧,兩者缺一不可,然手又起決定作用,因為如果不能了然于手,了然于心也成枉然。戲曲表演同理。只有心中有,不能身上有,是表演不出美來的。俞振飛說得好:“程式表演要借助眼神、手式、身段等基本功,才能做得美,外表才有藝術氣息?!笔聦嵣险沁@樣。同是跑圓場、飛旋子,技術高低、技巧好壞,做出來的美觀程度與傳達出來的藝術氣息就大不一樣。
所以,戲曲特別注重基本功訓練。程硯秋1953年在蘇州演出時就對人說過:“我身上的活,主要得力于幼年苦練基本功,這是根本,很重要?!薄耙谂_上演得‘帥,一招一式都帶勁,干凈利落,給人美感,就要扎扎實實練好武功?!背O阌褚舱f:“基本功是我們戲曲演員的基礎課,是一個演員演好戲的基礎?!薄八鼘ξ覀冄輪T來說,是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薄八P系著一個演員在藝術上的造詣深淺,成就大小,水平高低以及舞臺藝術青春長短等等。”有“閩劇梅蘭芳”稱號的鄭奕奏則更說:“一個演員最主要的條件,就是基本功夫,包括表演和唱腔的一切基礎。”戲曲藝術家們這些切身經驗之談道出了表演至美的根本途徑,此外,沒有別的捷徑。
所謂基本功就是戲曲表演所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同時又是最重要的技術技巧。京劇表演講究“規(guī)矩”,即符合規(guī)范。蓋叫天認為,這“規(guī)矩”就是基本功,即基本技能,而這些是靠從小就苦練出來的。因此,馬連良在北京市戲曲學校授戲時對自己的學生說:“現在黨這樣無微不至地關心你們,老師又這樣無保留地教,關鍵就在你們自己下恒心去練基本功了?!鄙倌晔蔷毣竟Φ淖罴涯挲g段,由此,對于少年戲曲演員照樣能把戲學演得精彩紛呈,甚至還能達到許多成年人所不及,也就不難理解了。
戲曲技巧作為一種表演技藝,它本身就是美的,戲曲的表演美與其技巧美是關聯的,在戲曲舞臺上絕無沒有技巧美的表演美?;竟^硬,技巧規(guī)矩,符合規(guī)范,就會運用熟練,揮灑自如,無論是做還是唱,無論是文還是武,便都會出美。
四、結語
表演是戲曲藝術的中心,其中的任務是將劇本的文學美演變?yōu)閼蚯乃囆g美,即把文學美融合到表演美中,構建出戲曲的美視、美聽。戲曲表演美由導演、作曲(含編腔)、舞臺美術設計、演員共同構建創(chuàng)造,最終由演員表演兌現,此時,音樂伴奏的輔助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就是人們常講的二度創(chuàng)作,其中表演是決定性的。
參考文獻:
[1]中國戲曲表演藝術的特點與審視[J]. 王舒. 鴨綠江(下半月版). 2015(12).
[2]中國戲曲表演藝術的特點與審視[J]. 劉紅. 大眾文藝. 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