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曉明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英語已成為一種通用語言。自中國加入世界經濟組織以來,中國的發(fā)展一直是面向世界的。在這種情況下,英語作為中外之間的橋梁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分析了新形勢下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策略。
關鍵詞:新形勢;初中英語;改革;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0-0111-01
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學習的問題已經成為家長和老師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如何有效克服這一困難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積極討論的問題。在我國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方法中,不難看出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問題,如缺乏興趣、注意力不集中、逃避學習。如何使英語閱讀和學習更有效率,有必要在確保傳統(tǒng)學習方法的同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這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
1.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
1.1 教學觀念落后。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許多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始終把自己視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在老師提出主題后,解釋課文內容,學生只是傾聽而且過于被動。在解釋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獨立閱讀的時間太短,師生之間的互動不足。在“滿堂灌”模式下,學生只能被動學習,自主閱讀嚴重缺乏,學生的閱讀技能難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無法得到有效培養(yǎng)。
1.2 教學方法單一。
對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很大,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沒有對英語閱讀教學進行深入研究,也總是采用比較陳舊的教學方法。由于教師只解釋單詞、句子和語法,使課堂缺乏活動,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英語閱讀教學主要是拼寫新詞、背誦單詞和分析語法結構,這是因為教學方法單一。在繁瑣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很難對英語閱讀感興趣,往往表現(xiàn)出注意力不集中,閱讀效率低下。
1.3 教學內容枯燥。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學材料主要圍繞教材、復習資料,以及相關試卷等,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閱讀選擇、判斷等。在實際閱讀中,學生只是機械地做題,在內容方面,不可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對于閱讀教學而言,學生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語言知識,還要掌握相應的文化知識。在跨文化差異的影響下,很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往往重視語言形式,教師的教學水平有限。在教學內容中,滲透的文化知識不足。
2.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2.1 提高英語老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如果自我修養(yǎng)不夠高,思想素質水平低,就很難對學生進行教育。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首先應具備良好的綜合學術素養(yǎng)、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優(yōu)秀的寫作能力。此外,還應掌握一些教育心理學和管理知識;其次,加強英語老師對于國外語言學理論的研究,由于每種語言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掌握一些講英語國家的一些歷史文化、風俗習慣以此來加強自己對于英語語言的理解,可以更好地使學生理解英語的語言文化;另外,加強對多媒體等電子設備的學習與應用。因為多媒體教學已逐漸成為學校教育手段的主要方式,所以必須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來豐富提升自己的學識與能力。
2.2 提高學生自主性。
閱讀是學生理解文本材料的過程,英語文本構成的基礎是詞匯和短語。學生將在不同的單元或課時中遇到新的單詞或短語。教師可以在課前安排學前任務,監(jiān)督學生進行預習,學生需要掌握基本單詞和短語。由于學生在學習單詞和短語時難以掌握發(fā)音,因此教師可以在閱讀課程之前教導學生大聲朗讀,然后再通過導學案形式去引導學生進行預習。以7B Unit 3“Finding your way” Reading 1的教學為例,預習中首先要求學生識記call、robber、drive、quickly等單詞,其次是翻譯如walk to school、go out of、住在……附近、立刻等詞組,根據(jù)內容設計一些較為簡單的判斷題和句子翻譯題。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都容易忽視預習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認為學生自主學習效果不佳。其實不然,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適應逐漸形成預習習慣后,不僅可提前掌握相應的詞匯,還可初步了解所要閱讀的材料內容,為課堂閱讀節(jié)省時間。
2.3 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思維。
一種語言有一種語言的孕育環(huán)境。要很好地學習語言,首先必須了解語言文化背景信息、歷史數(shù)據(jù)和人文狀態(tài)。對于中學英語的學習,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思維,使學生更多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人文特征。將文化信息整合到學習詞匯和短語的過程中。初中英語學習仍然基于詞匯。除了解釋單詞和短語的含義外,英語教師還可以教授一些外國習俗和習慣。許多的英語詞匯與短語都具有豐富多樣的文化內涵,如“countdown”這一單詞現(xiàn)在常常用來指“反應”,是“respond”的同義詞,而它原本指的意思則為“核彈爆炸、導彈爆炸前的倒計時”,用來表示十分危急的情況。所以,英語老師要注意在講解單詞含義時,一定要考慮單詞背后所具有的衍生意義及其背后所賦予的文化內涵等,才能更好地使學生了解到異國文化,提高自己應用英語的水平。
3.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下進行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如何實現(xiàn)英語教師的科學教學,改革教學方法,改善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新教學技術已成為當今中國教育的重要研究課題。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的英語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從自身出發(fā),實施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劉慶偉.就加強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措施分析[J].學周刊,2014(15):127.
[2] 顧霞.分層教學模式在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06):163-164.
[3] 高洪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的研究與探索[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3):34-35.
[4] 孫長鳳.如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方法交流,2011(3):12.
[5] 陳麗靜.如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1(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