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媛
【摘 要】鋼琴教育融合了多元性的音樂文化知識,同時又是對彈奏技巧有較高要求的一個學科,即興伴奏是鋼琴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在高校鋼琴教育中開展即興伴奏課程對于培養(yǎng)鋼琴專業(yè)應用型人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時,應該充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即興伴奏的能力,同時對相關教學策略進行研究,進而向社會儲備優(yōu)秀人才。
【關鍵詞】學生;鋼琴彈奏;即興伴奏;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3-0214-01
即興伴奏作為鋼琴教學中一個獨立的分支,對演奏者的綜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其特點是自由但不凌亂,是鋼琴演奏和音樂理論相結合的一門實用性課程?,F(xiàn)階段我國大多數(shù)高校的鋼琴專業(yè)學生都未能很好地掌握即興伴奏的能力,這值得身在教學一線的我們深刻反思。面對鋼琴教學改革中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加強對即興伴奏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力度刻不容緩。
一、鋼琴即興伴奏的特點分析
鋼琴即興伴奏是演奏者綜合運用鍵盤和聲學、鋼琴演奏法以及作曲技術理論知識,事先毫無準備地對規(guī)定的旋律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左右手對和弦、織體進行合理搭配,為伴奏旋律營造一個完美的音樂情緒氛圍。其特點主要有三,首先,它具有即刻編創(chuàng)的特點,在未經練習和編排的情況下瞬間之內完成即興創(chuàng)作,非常考驗伴奏者的心理素質和專業(yè)素養(yǎng);第二,具有輔助襯托的特點,其主要功能是“伴”,都是為了襯托主旋律和音樂主題,但不能太過出彩,讓聽眾產生喧賓奪主的感覺;第三,即興伴奏是鋼琴綜合技能的反映,需要伴奏者具備敏銳的思維、熟練的和聲編配技巧,腦海中要儲備豐富多樣的伴奏音型和織體,同時對不同的音樂風格要充分掌握,還要對彈奏方法、指法的設計,以及移調轉調能瞬間反應。
二、如何在高校鋼琴教育中培養(yǎng)即興伴奏應用型人才
(一)強化學生的鋼琴彈奏水平。學習即興伴奏必須要有一定的彈奏能力作為支撐,同時,在學習即興伴奏的過程中,又可以深化學生的彈奏水平,促使學生一邊提升伴奏能力,一邊又能掌握熟練的彈奏技巧。教師在實施教學時,必須加強學生的手指靈活性訓練、速度訓練、觸鍵感訓練,選擇不同類型的歌曲,讓學生體會不同的觸鍵感覺,增強學生對不同情緒、風格樂曲的感知能力和演奏表現(xiàn)力,引導學生準確掌握各種不同的觸鍵方式。同時,還可以臨時布置一些樂曲的伴奏作業(yè),并要求一個樂曲彈出不同風格,或是在有旋律和無旋律伴奏不斷轉換中增加練習難度,以此提升學生即興發(fā)揮的能力。
(二)提升學生作品分析與和聲運用的能力。高校鋼琴教學中想要培養(yǎng)即興伴奏應用型人才,就必須提升學生的和聲思維能力和和聲運用能力。通俗點講,就是伴奏者必須具備對多元化的和聲語匯及其音響的想象能力,進而協(xié)調控制、合理運用。在即興伴奏時,和聲功能發(fā)揮著核心作用,換言之,和聲與節(jié)奏的選配直接決定了伴奏內容是否科學正確。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即興伴奏訓練時,學生必須能夠掌握各種和聲語匯的運用能力,清楚各種和聲的使用效果,學習初期可以先練習調內簡單的和弦,節(jié)奏肢體也可以選擇簡單的柱式、分解、半分解等,以此為基礎,然后逐漸引入調外和聲、裝飾音以及帶有變奏色彩的和弦和織體,合理過渡銜接原位和弦與轉位和弦。對于一些民族調式的歌曲,還需運用一些具有民族色彩的和聲搭配,所以,在進行實際伴奏前,還需分析作品的風格、內涵、結構等,然后選取體現(xiàn)民族性的和聲。由此可知,想要學好即興伴奏就必須對各類型的歌曲風格進行充分了解和認知,基于此才能彈奏出具有畫面感和打動人心的伴奏。
(三)掌握豐富伴奏織體和音型。伴奏織體和音型是即興伴奏必不可少的重要載體。伴奏織體屬于織體的一種,是和聲、旋律縱向和橫向的不同運動形式,各種伴奏音型組成了伴奏織體。在即興伴奏中,伴奏音型的選擇取決于歌曲的情感和風格,較常用的音型有和聲密集型、柱式、分解和弦旋律、音程模進、和弦模進等,伴奏織體和伴奏音型總是相互融合同時出現(xiàn),實際伴奏時,各種音型需搭配使用才能產生較好的音響效果。因此,學生必須掌握各種常用音型的使用方法,然后根據(jù)伴奏內容的特點合理選擇和編配,運用紛繁多彩的綜合音型提升藝術表現(xiàn)力,進而逐漸拓展學生即興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空間,在實踐中訓練對于各種織體和音型的貫穿使用能力。
三、結語
即興伴奏是一門需要各種音樂綜合能力作鋪墊的技術,想要在高校實現(xiàn)培養(yǎng)高水平的鋼琴即興伴奏人才就必須落實各項基礎準備工作,增強學生的彈奏技能,豐富學生的織體、和聲的編配能力,多分析不同類型和風格的樂曲,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辨識能力和審美能力。同時,還需學生自覺思考、勤學苦練,勇于探索和嘗試,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逐漸積累中培養(yǎng)音樂意境的表達能力,如此才能夠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和伴奏技能,為成為社會應用型人才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劍.論即興演奏在高師鋼琴教學中的運用[J].音樂創(chuàng)作,2018,(12):157-159.
[2]吳瓊.鋼琴教學演奏的特殊性及鋼琴教學即興伴奏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8,38(22):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