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從澤 李喜香 董云霞2 馮彥俊
1甘肅省中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50;2 蘭州市肺科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清熱除濕止痛液是甘肅省中醫(yī)院協(xié)定處方制劑,由秦艽、忍冬藤、防己等十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療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痛風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肩周炎、頸椎病等屬風濕熱痹、出現(xiàn)關節(jié)疼痛,局部紅腫灼熱等癥。歷經多年臨床應用效果明顯,可顯著改善風濕熱痹型膝骨關節(jié)炎患者關節(jié)疼痛、活動受限、局部腫脹,發(fā)熱等局部和全身癥狀[1]。現(xiàn)擬將傳統(tǒng)湯劑改為便于服用的合劑,對其提取工藝進行研究,轉化為醫(yī)院制劑,更好的為臨床服務。方藥中秦艽為祛風濕熱藥,指標成分為龍膽苦苷,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熱、抗炎等作用[2-4]。本實驗采用正交試驗,以龍膽苦苷為評判指標,對清熱除濕止痛液進行提取工藝優(yōu)化,找到最佳提取條件,對實際生產有一定指導意義。
1.1 儀器 Waters 2695型HPLC儀,Waters 2998型光電二極管陣列檢測器(美國Waters公司);ABT100-5M電子天平(KERN德國);MH-5000型可調式電熱套(武漢格萊莫檢測設備有限公司);AKRY-UP-1816超純化水機(成都唐氏康寧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RE 5298A旋轉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SB-5200DTR超聲波清洗儀(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材料 秦艽、忍冬藤、防己等十味藥材均購于蘭州安泰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經甘肅省中醫(yī)院李喜香主任中藥師鑒定,符合2015版《中國藥典》藥材項下規(guī)定;龍膽苦苷對照品(批號110770-201716,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甲醇為色譜純(批號20171204,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純化水。
2.1 含量測定[4-7]
2.1.1 色譜條件 色譜柱:Waters Symm-etry-C18(1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甲醇:水=30∶70;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274 nm;柱溫:25 ℃。在上述色譜條件下,理論板數(shù)以龍膽苦苷峰計應不少于4 000,分離度>1.5,龍膽苦苷對照品、清熱除濕止痛液供試品及陰性樣品色譜圖見圖1。
2.1.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龍膽苦苷對照品1.08 mg置于5 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
2.1.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按處方比例稱取9份含秦艽、忍冬藤、防己等十味藥材的混合飲片(78 g),按擬定的正交試驗設計進行水煎煮提取,濾過后濃縮至適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55%,靜置16小時,抽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純化水至100 mL,得到清熱除濕止痛液。精密量取10 mL清熱除止痛液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并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微孔濾膜濾過,濾液即為供試品溶液。
2.1.4 陰性樣品溶液的制備 按清熱除濕止痛液處方和制備工藝制備缺秦艽的陰性樣品,按“2.1.3”項下方法制備陰性樣品溶液。
2.1.5 線性關系的考察 分別精密吸取“2.1.2”項下對照品溶液2.5、5、10、15、20 μL,按上述色譜條件依次進樣,以進樣量(μL)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其線性回歸方程為:y=1 727.834 38x+15.004 19,r=0.999 94(n=5)線性范圍:0.52~4.16 μg。
2.1.6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2.1.2” 項下對照品溶液10 μL,按“2.1.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次,記錄峰面積。結果,龍膽苦苷峰面積的RSD為1.24%(n=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1.7 穩(wěn)定性試驗 精密吸取“2.1.3” 項下供試品溶液10 μL,分別與放置在0、2、6、10、14、24 h時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結果,龍膽苦苷峰面積的RSD為1.39%(n=6),表明樣品溶液在24 h內穩(wěn)定。
2.1.8 重復性試驗 按處方比例稱取處方藥材78 g,按“2.1.3” 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共6份,再按“2.1.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結果,龍膽苦苷峰面積的RSD為1.71%(n=6),表明本方法重復性良好。
2.1.9 加樣回收率試驗 按處方比例稱取秦艽、忍冬藤、防己等十味藥材混合飲片39 g,平行9份,平均分為3組,每組分別按清熱除濕止痛液中龍膽苦苷含量的80%,100%,120%精密加入龍膽苦苷對照品,按“2.1.3” 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共9份,再按“2.1.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計算加樣回收率。結果,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9.48%,RSD=1.67%(n=9),表明該方法可行。結果見表1。
表1 龍膽苦苷加樣回收試驗結果 (n=9)
2.2 正交試驗 以提取時間(A)、加水倍量(B)、空白(C)及提取次數(shù)(D)為考察因素[8-9],以龍膽苦苷含量為指標,按正交L9(34)進行試驗,因素水平、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和方差分析分別見表2、表3和表4。
表2 因素水平表
表3 L9(34)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
表4 方差分析結果
注:F0.05(2,2)=19.00,F(xiàn)0.01(2,2)=99.00
由極差分析結果可以得出,各因素對龍膽苦苷含量影響的大小順序為: A(提取時間)>B(加水倍量)>D(提取次數(shù)),其最佳工藝為A2B1D2。
由方差分析結果可知,提取時間(A)和加水倍量(B)差異均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提取次數(shù)(D)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紤]到藥材的提取效果,確定提取次數(shù)為3倍,得出最佳提取工藝為A2B1D3,即加水量8倍,提取3次,每次提取50 min。
2.3 驗證試驗 按照最佳提取工藝A2B1D3分別提取三批處方量藥材進行驗證試驗,按照“2.1.3” 項下方法測定龍膽苦苷的含量,取平均值,結果優(yōu)于或近似于正交試驗的數(shù)據。驗證結果見表5。
表5 驗證試驗結果
清熱除濕止痛液是由秦艽、忍冬藤、絡石藤、桑寄生、薏苡仁等10味中藥制成的復方制劑,其中秦艽為君藥,傳統(tǒng)用于風濕痹痛、筋脈拘攣、骨節(jié)酸痛等病癥,廣泛用于風濕病的治療,在本院治療膝骨關節(jié)炎疾病的眾多案例中,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1]。秦艽藥材中的主要成分以龍膽苦苷為主的裂環(huán)環(huán)烯醚萜苷類化合物,而龍膽苦苷為其指標性成分[10],選其為含量測定指標,且對清熱除止痛液質量標準的進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本實驗通過正交試驗設計對清熱除濕止痛液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化篩選,通過測定龍膽苦苷的含量來評價其內在質量,確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藝為加水量8倍,提取3次,每次提取50 min,適合實際生產,可作為后續(xù)研究的基礎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