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本文主要提出運用繪本故事教學法達到這一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在繪本故事的選擇過程中把握多項原則,例如,文字流暢、圖片精美、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等等,而后,又提出了繪本故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希望可以為有關的幼兒教師帶來借鑒與參考,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繪本故事;小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繪本故事作為一種圖文并茂的文學作品,具有優(yōu)美、精致的繪畫,生動、簡潔的語言,非常適合幼兒閱讀,尤其是小班幼兒。《綱要》指出“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老師和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小班幼兒正是處于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而繪本故事有趣、生動,符合小班幼兒認知的特點,利用繪本故事教學,圖文并茂,教學相長,相得益彰,讓幼兒漫步在繪本世界,領略繪本閱讀的奧妙,體驗繪本豐富的內(nèi)容,充實幼兒的心靈情感,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下面談談在繪本故事教學中,如何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
目前市場上的繪本故事非常多,所以在小班的繪本故事的選擇上,要把握以下原則
(一)
圖畫精美,文字流暢,適合小班幼兒口語表達的繪本故事
幼兒的繪本故事應該以圖為主,以精彩的圖片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通過看圖,孩子慢慢理解圖片的意思,并在老師的幫助下,用簡單的語言可以說出來。
(二)
每個幼兒興趣不同,需求也不同,根據(jù)他們的需求選擇繪本故事
在同一班級里,每個孩子的興趣不同,在選擇繪本故事的時候,需求也不同。所以在選擇繪本故事過程中,根據(jù)幼兒的個體差異,選擇不同的繪本故事,分別進行指導。
(三) 選擇與小班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篇幅不要太長,有趣味性的繪本故事
如果選擇的繪本故事與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易于他們表述。比如:這就是好爸爸系列的繪本故事,簡單易懂。
二、
選擇了適合小班幼兒閱讀的繪本故事,就如何利用繪本故事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課堂教學策略方面,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
通過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傾聽能力是指聽故事的活動中,依靠聽覺感官,接受故事信息,理解故事內(nèi)容。幼兒學習語言源于傾聽,因為傾聽是幼兒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xiàn),是幼兒語言學習和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能力。
《綱要》中關于小班幼兒傾聽能力的描述中指出,幼兒樂意聽老師和同伴講話,聽別人講話時能保持安靜,不打斷別人講話。能理解較簡單的指令。
比如:繪本故事《好餓的小蛇》
一天,一條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樹林里散步。
忽然,它發(fā)現(xiàn)了一個圓圓的蘋果。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啊嗚——咕嘟!它一口把蘋果吞了下去,啊——真好吃。
第2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fā)現(xiàn)了一根黃色的香蕉。啊嗚——咕嘟!它一口把香蕉吞了下去。??!真好吃
第3天,它發(fā)現(xiàn)一串紫色的葡萄。啊嗚——咕嘟!真好吃。
第4天,它發(fā)現(xiàn)一個帶刺的菠蘿。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樣?啊嗚——咕嘟!真好吃。
第5天,它發(fā)現(xiàn)一棵結(jié)滿紅蘋果的樹。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吃掉這棵樹呢?
它扭來扭去爬上樹,然后……張大嘴巴,啊——真好吃。好餓的小蛇再也不餓了,擦擦嘴扭來扭去地走了。
《好餓的小蛇》故事情節(jié)簡單,有趣。通過傾聽,讓幼兒學講故事中的簡單的短句和詞匯,從而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經(jīng)過實踐發(fā)現(xiàn),年齡越小的幼兒越喜歡聽故事,故事中優(yōu)美的詞句能對幼兒產(chǎn)生影響。讓他們在耳濡目染中豐富詞匯,接受更多的語言,對孩子的語言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
(二) 通過示范模仿法,提高幼兒的表述能力
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師通過自身規(guī)范化教學,為兒童提供
語言學習的模板,讓兒童始終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自然地模仿學習。
比如:這就是好爸爸系列繪本故事《好爸爸在家里》
爸爸本領大,被捆起來也不怕。
爸爸在發(fā)愣,咱倆一起去運動。
爸爸生病我難過,量量體溫熱不熱。
爸爸躲貓貓,一不小心漏了腳。
爸爸玩累了,靠著沙發(fā)要睡了。
媽媽和我抱抱,爸爸瞧一瞧。
開開心心泡個澡,爸爸準備去睡覺。
好爸爸在家里系列繪本簡單易懂,語言更生活化。老師先講故事,然后讓孩子復述。復述并不是讓孩子死記硬背,而是讓孩子在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熟悉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角色對話的基礎上,把故事重講一遍。
這種做法,首先,可以讓老師幫助孩子糾正發(fā)音。其次,可以通過這種練習,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孩子在表達過程中,經(jīng)常會因為不知道要說什么,或者怎么說而導致孩子說話不連貫,或者因為緊張不敢抬頭,表達結(jié)巴。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膽怯,不敢說話。
(三) 通過表演法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班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故事表演是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用動作,表情,語言等再現(xiàn)故事內(nèi)容。
比如:繪本故事《雞蛋哥哥》
這是雞蛋哥哥。不久前,他還待在蛋殼里,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很棒的哥哥了。雞蛋哥哥有很多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們很喜歡雞蛋哥哥?!案绺?,你真帥。”“我也想快點兒長大,像哥哥一樣?!苯裉煲淮笤纾艿苊妹脗冇掷p住媽媽“媽媽,你真好聞”“媽媽”“媽媽,好暖和”媽媽忙著照顧弟弟妹妹,她對雞蛋哥哥說:“加油,雞蛋哥哥。你要給大家做個好榜樣。”“好的?!备绺绾孟牖氐綃寢尩膽驯АT瓉碜龅暗臅r候,多好啊?!茪ざ龅碾u蛋哥哥受到大家的尊敬和贊賞,終于有了做哥哥的自覺意識。雞蛋哥哥下決心再也不要變回蛋了。
通過角色扮演,讓孩子在角色扮演中獲得樂趣的同時,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曉瑩.讓小班幼兒享受繪本閱讀的快樂[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17(12):164.
[2]劉東航.談幼兒園男教師在英語故事教學中冒險精神和幽默品質(zhì)的傳遞——以經(jīng)典英文繪本故事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教學為例[J].新課程·下旬,2016,15(5):277-278.
[3]王靜.淺談幼兒園午睡前繪本故事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時代教育,2018,21(2):213.
作者簡介:
關建玲,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樹屏鎮(zhèn)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