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寧
湖南省邵陽市中心醫(yī)院 422000
重癥急性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危急重癥,血流動力學指標波動幅度較大,且患者的死亡率高。在重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中常采用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BiPAP)治療,不僅能夠改善血流動力學指標,還可以為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提供充足的氧氣,避免酸中毒。但是此類患者心臟負荷嚴重,需要配合藥物進行治療[1]。重組人腦利鈉肽(rhBNP)是重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用藥物,為了改善此類患者的急救效果,本文將BiPAP與rhBNP聯(lián)用于重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并通過隨機對照試驗探討其應(yīng)用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急診科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重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38例單純使用BiPAP治療作為A組,40例聯(lián)用BiPAP與rhBNP治療作為B組。A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61.4±6.2)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6~39h,平均時間(15.6±2.6)h;B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1~80歲,平均年齡(61.1±6.0)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5~37h,平均時間(15.4±2.3)h。兩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抗感染、強心利尿、糾正水和電解質(zhì)紊亂、糾正心律失常等。A組患者給予BiPAP輔助治療:選取口鼻面罩式供氧,起始氣壓為10cmH2O(1cmH2O=0.098kPa),逐漸上升至25cmH2O,起始呼氣壓設(shè)定為4cmH2O,逐漸遞增至10cmH2O,血氧飽和度(SaO2)需要≥94%。B組患者在BiPAP輔助治療的同時給予rhBNP靜脈治療,在保持收縮壓>90mmHg(1mmHg=0.133kPa)的同時靜脈應(yīng)用rhBNP,首先給予靜脈沖擊治療,劑量為1.5μg/kg,然后持續(xù)靜脈泵入治療,泵入速率為0.007 5μg/(kg·min),持續(xù)泵入治療時間為3d。
1.3 觀察指標 (1)對比治療后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心率(HR)、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平均動脈壓(MAP)、血氧飽和度(SaO2),均采用生命體征監(jiān)護儀測得;(2)對比脫機時間和尿量;(3)對比兩組搶救成功率。
2.1 兩組治療后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比 A組治療后HR、PaCO2、MAP均高于B組(P<0.05),而PaO2、SaO2均低于B組(P<0.05),見表1。
表1兩組治療后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比
2.2 兩組脫機時間和尿量對比 A組脫機時間長于B組(P<0.05),尿量少于B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搶救成功率對比 A組和B組搶救成功率分別為78.95%(30/38)、97.50%(39/40),A組搶救成功率低于B組(χ2=6.571,P=0.010)。
重癥急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原因多種多樣,常見的累及心血管系統(tǒng)的疾病均可進展為該病,該病的發(fā)生常伴隨著肺水腫、心源性休克的發(fā)病,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很有可能導致病死[2]。因此,對重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積極探討行之有效的搶救方案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意義,急診科和心內(nèi)科臨床醫(yī)師均應(yīng)當引起高度的重視。
表2兩組脫機時間和尿量對比
本文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A組HR、PaCO2、MAP均高于B組(P<0.05),而PaO2、SaO2均低于B組(P<0.05),且A組脫機時間長于B組(P<0.05),尿量少于B組(P<0.05),搶救成功率遠低于B組(P<0.05),提示對重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急救中應(yīng)用BiPAP與rhBNP能顯著改善血流動力學指標,加快恢復,促進排尿,提高搶救成功率。BiPAP是常用的呼吸支持治療,能提升血液的運輸氧能力,減輕組織器官缺氧性損傷,還可提升胸腔和氣道壓力,減少心臟負荷,減輕肺水腫程度[2]。但是該方法效果有限,仍存在極大的改進空間。rhBNP具有利尿、擴張血管、清除體液潴留等作用,有助于減輕心力衰竭癥狀,延緩心力衰竭的進程。rhBNP在重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應(yīng)用的作用機制可以總結(jié)如下:(1)促進鈉排泄,增加尿量,減輕體液潴留;(2)降低血管緊張素以及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量,減輕心肌負荷,改善心臟功能;(3)對肺靜脈及毛細血管產(chǎn)生舒張作用,促進呼吸功能恢復正常[3]。因而該藥物還可改善重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協(xié)同呼吸支持療法起到良好的搶救作用。由此可知,BiPAP與rhBNP聯(lián)合應(yīng)用能夠協(xié)同發(fā)揮對重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搶救作用,提高搶救成功率。
綜上所述,在重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搶救過程中將BiPAP與rhBNP聯(lián)合應(yīng)用,不僅能夠有效改善血流動力學指標,并且還可顯著縮短脫機時間,減少尿量,提高搶救成功率,臨床應(yīng)用的價值較高,值得借鑒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