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欣杰 唐福仙 石雪青
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人民醫(yī)院,廣東連南 513300
腸鏡檢查是進行消化系統(tǒng)疾病檢查和治療的常規(guī)方法,具有診斷準確率高,治療效果理想等特點,但是該種檢查方法屬于侵入性操作,對患者機體組織具有創(chuàng)傷性,可能引發(fā)患者腹部脹痛、腸道痙攣等不良情況,導致其治療依從性下降,不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1-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醫(yī)療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醫(yī)療研究人員也從人性化角度出發(fā),提出了無痛腸鏡概念,即通過麻醉藥物的應用減少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4-6]。本次針對腸鏡檢查患者實施納布啡復合丙泊酚麻醉,現報道如下。
擇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在我院進行無痛腸鏡檢查的患者共300例,所有患者均按美國麻醉醫(yī)師協會ASA分級標準進行分級,均為Ⅰ或Ⅱ級,已排除對研究用藥過敏患者。根據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50例。對照組中男女性別比例為87∶63,年齡18~73歲,平均(43.2±3.6)歲;觀察組中男女性別比例為91∶59,年齡19~75歲,平均(44.3±3.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體重指數15~25kg/m2范圍內患者;無明顯心肺肝腎功能障礙患者;無既往腦血管疾病史;呼吸功能無異常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研究患者。排除標準:合并肛門、直腸狹窄、肛裂、嚴重放射性或結腸炎患者;合并胃腸道梗阻患者;合并腹腔粘連患者;惡性腫瘤伴腹腔轉移患者;合并腹腔積液患者;合并哮喘、心功能障礙患者;嚴重肥胖患者;阿片類藥物及鎮(zhèn)靜藥物依賴者;合并精神或意識障礙患者。
兩組患者術前準備相同,進行腸道清潔,檢查前6h開始禁食禁飲,進入檢查室后在患者上肢建立靜脈通路,幫助其呈左側臥位,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心電監(jiān)護。經鼻吸氧,流量設置每分鐘2L。同時備齊呼吸球囊、面罩、相關急救用品以及氣管插管設備。
對照組行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中國醫(yī)藥工業(yè)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H20123297;規(guī)格:0.1mg)復合丙泊酚(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H20051842;規(guī)格:20mL:200mg)麻醉,首先給藥芬太尼,靜脈注射劑量0.5μg/kg,給藥5min后進行丙泊酚麻醉誘導,靜脈注射劑量為1.5mg/kg。觀察組行鹽酸納布啡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A000055248;規(guī)格:2mL:20mg,10支)復合丙泊酚麻醉,首先給藥納布啡,靜脈滴注劑量為0.1mg/kg,給藥3min后進行丙泊酚麻醉誘導,靜脈注射劑量為1.5mg/kg。
觀察患者睫毛反射,其反射以及患者意識消失后置入腸鏡進行檢查,該過程中對患者表情和肢體動作情況進行觀察,若患者表情痛苦并出現體動情況,再次靜脈注射給藥0.5mg/kg丙泊酚。同時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其脈率降至每分鐘60次以下,靜脈注射給藥0.5mg阿托品;若患者血壓相較于基礎血壓水平的30%,或患者收縮壓水平低于90mm Hg時,給藥15mg麻黃堿;若患者血氧飽和度降至90%以下需面罩給氧。
(1)記錄兩組丙泊酚給藥量、麻醉蘇醒時間以及麻醉不良反應;(2)通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7-8]評定兩組患者疼痛程度,總分值為10,分值越高越說明患者疼痛嚴重。
本研究數據使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丙泊酚給藥量、麻醉蘇醒時間、VAS評分顯著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 n 丙泊酚給藥量(mg)VAS評分(分)觀察組 150 145.25±10.16 3.41±1.26 1.32±0.41對照組 150 178.33±11.65 6.58±1.43 3.45±0.36 t 26.2095 20.3705 47.8119 P<0.05 <0.05 <0.05麻醉蘇醒時間(min)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顯著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麻醉不良反應比較[n(%)]
腸鏡檢查在臨床消化科疾病的診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常規(guī)腸鏡檢查無麻醉措施,侵入患者體內時往往產生強烈的疼痛感,導致患者對腸鏡診治方法產生抵觸心理,進而導致治療依從性下降,因此減輕患者痛苦感受,保證腸鏡檢查的安全舒適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9-11]。
無痛腸鏡檢查因此發(fā)展起來,其是指在進行檢查之前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藥物使患者在短時間內失去意識和痛覺,在此期間進程檢查并保證患者能夠快速蘇醒,以提升患者檢查舒適性。丙泊酚是常見麻醉藥物,多行靜脈給藥,具有藥物發(fā)作快、持續(xù)時間和蘇醒時間短等優(yōu)點,在臨床短時麻醉處理中具有良好應用,但是該藥物引發(fā)患者呼吸抑制風險高,且易使患者血流動力學產生較大波動等不足,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多在丙泊酚給藥基礎上復合應用鎮(zhèn)痛類藥物提升其應用效果[12-13]。芬太尼屬于強效阿片類藥物,鎮(zhèn)痛效果顯著,聯合丙泊酚應用對腸鏡檢查患者術后腹痛有良好改善效果,但是兩種藥物均有引發(fā)患者呼吸抑制的風險,因此可能造成患者窒息[14]。納布啡屬于阿片受體激動劑拮抗劑混合鎮(zhèn)痛類藥物,可拮抗u受體,引發(fā)患者呼吸抑制風險較低且具備良好的封頂效果??捎行б?guī)避麻醉性惡心嘔吐等不良癥狀??蓪受體發(fā)揮激動作用,進而強效鎮(zhèn)痛[15-16]。由此可見,納布啡鎮(zhèn)痛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起效時間快,復合應用丙泊酚能夠有效發(fā)揮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提升患者腸鏡檢查舒適度,降低痛感,規(guī)避不良反應,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患者給藥劑量、疼痛程度、蘇醒時間及不良反應均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兩者聯合給藥麻醉效果更理想。
綜上,無痛腸鏡檢查患者行納布啡復合丙泊酚麻醉效果良好,能夠有效減少丙泊酚使用劑量,降低丙泊酚大量用藥對患者的不良影響,同時聯合用藥可有效縮短患者麻醉后蘇醒時間,避免患者麻醉程度過深陷入昏迷或意識障礙,并且聯合用藥能夠降低患者因麻醉產生的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說明其臨床應用安全性更高,因此值得進行大力推廣以及在各級醫(yī)院中普及,從整體上減輕腸鏡檢查患者的痛苦,提升檢查舒適度,確保檢查準確性。